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自然探索 > 探索隨筆   


古道悲風

剝離宋代古墓壁畫

揭開“東方金字塔”神秘面紗

北極小城特羅姆瑟印象

美洲乳齒象可能因結核病滅絕

這種鳥已經隨風而逝

十萬銅鑄文字 幾多華夏故事

“死亡之海”將現“綠色長廊”

天壇再現“北圓南方”古貌

尋險羅布泊

放縱天性,上路吧!朋友

獨腿單騎闖過阿裏無人區

百年來的簡帛發現與簡帛學的發展

凝望西部

史念海與中國歷史地理學

神秘的瑪雅文明:水晶頭骨千古之謎

帶著對生命河的關注-行進在金沙江畔

探秘藏北顱骨墻

接近《垂直極限》

發現深海沉船 印證英雄膽量

百名郊遊者雲蒙山曆險記

古城鎮遠

陽光中的香格里拉

千里風塵:慕士塔格攀登深圳隊前方報道之六

一個羅布泊探險者的野生動物情結

千里風塵:慕士塔格攀登深圳隊前方報道之五

風雪念青路--(7.3) 冰淇淋之夜

風雪念青路--(7.2)探路c1

風雪念青路--(7.1)建立大本營

風雪念青路--6.30 當雄

風雪念青路--(序)

納木湖畔望羌塘

千里風塵:慕士塔格攀登深圳隊前方報道之四

千里風塵:深圳隊慕士塔格攀登前方報道之三

千里風塵:深圳隊慕士塔格攀登前方報道之二

千里風塵:深圳隊慕士塔格攀登前方報道之一

魂牽卡瓦博格

貢嘎山札記 (下)

貢嘎山札記(上)

難忘的九天九夜(四)

難忘的九天九夜(三)

難忘的九天九夜(二)

難忘的九天九夜(一)

飛躍羅布泊

卓奧友峰的神秘面紗的背後

闖進雪域險境--雄鷹盤旋在地球最高處女峰
探秘巴丹吉林沙漠



    金秋10月,記者踏上了巴丹吉林沙漠這片神奇的土地,展現在面前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一個燦爛的世界!
    神奇的沙漠瀚海孕育了深厚的大漠生態文化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北部,面積4.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無人類的足跡。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間。
    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佔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里,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沙漠中的湖泊星羅棋佈,有113個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達74個,淡水湖12個,總水面4.9萬畝,湖泊蘆葦叢生,水鳥嬉戲,魚翔淺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譽。沙漠東部和西南邊沿,茫茫戈壁一望無際,形狀怪異的風化石林、風蝕蘑菇石、蜂窩石、風蝕石柱、大峽谷等地貌令人嘆為觀止。生動記錄狩獵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畫,被稱為“美術世界的活化石”。
    在阿拉善右旗7.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棲息著2.4萬各族兒女,而在境內的2.8萬多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生活著24戶100多個牧民,他們世世代代善待沙漠,沙漠也給他們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創造了人與自然相安如初的大漠生態文化。一個湖泊、一個沙窩就是一個生物圈,就是一個創造生命奇跡的故事。自1984年以來,先後有法、日、美、奧地利、新加坡等國家及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前來考察。1993年,中德聯合考察隊對巴丹吉林沙漠進行了綜合考察,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發現了鴕鳥蛋和恐龍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圍還發現了大量的新石器和舊石器,經考古分析,這裡在3000~5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跡。1996年德國探險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書,轟動了歐洲探險界。
    人與自然的長期磨合創造了深刻的綠色理念
    遠古時期,巴丹吉林沙漠就留下了人類文明的足跡,尤其是上個世紀以來,這裡的綠色理念完全昇華到一個嶄新的境界。
    不久前,阿拉善右旗建旗40週年,出版的《阿拉善右旗———四十年的回顧》一書,收集了自阿拉善右旗成立以來曾任旗委、政府領導職務的14位同志的15篇回憶文章,可以説字裏行間道出了這樣一個哲理:阿拉善右旗走過的40年,就是這裡的人與自然磨合協調的40年。給我們勾畫了這樣一幅天人合一圖:遼闊的阿拉善右旗草原上,奔跑著近3萬峰阿拉善雙峰駱駝,20余萬隻阿拉善白絨山羊;地下埋藏著煤、鐵、銅、黃金、鹽、芒硝、鹼、螢石等豐富礦藏,曼德山岩畫、巴丹吉林沙漠奇觀馳名中外,更有2.4萬頂天立地的阿拉善右旗人民經歷了艱苦和勝利的洗禮……
    阿拉善右旗人飽經了惡劣環境的磨礪。阿拉善右旗因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向東南方向轉移的影響,加之境內分佈大面積的乾旱土壤和鬆散的流動沙丘,成為我國沙塵暴的多發區。據統計,近10年來,頻繁發生的沙塵暴達39次,其中強沙塵暴達10余次。1964年的旱災和雪災,全旗牛馬損失70%,駱駝損失1/3,小畜損失50%。歷史上為抗災保畜,旗領導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沙漠戈壁,延伸到羅布泊一帶尋找草場。1962年,阿拉善右旗遭受旱災,部分牧民將牲畜趕到額濟納古日乃湖放牧,不巧,此時這一帶被劃為國防軍事禁區,必須立即撤回。隆冬時節,旗長卜和一行3人,冒著生命危險,騎著駱駝,經過5個晝夜的艱難瀚海歷程,穿越巴丹吉林沙漠急進古日乃湖,而後,又用近半個月的時間,安全撤回了80多群牲畜(計2.7萬頭只),270多人。
    阿拉善右旗人實現了與自然協調的磨合。投資500萬元,打通了上丹至孟根的瓶頸咽喉,建成了阿拉善盟境內的第一條穿沙公路,使巴彥浩特至阿拉善右旗旗府所在地的額肯呼都格鎮朝發夕至的夢想變為現實。此後,全旗蘇木公路交織如網。歷時3年,鋪設管道100余公里,投資1100萬元,跨戈壁,越大漠,讓旗府所在地的人民喝上了甘甜水。完成草場圍欄455處65萬畝,新建畜群草庫倫750處1500畝,建畜群貯草庫794座,扭轉了靠天養畜的局面。植樹113畝1.2萬株,建立了“滿達廣場”綠地。建立了旗縣級巴丹吉林湖泊自然保護區,實現有效保護,永續利用。
    赤子的呵護為西部的燦爛凝鑄了大漠之魂
    阿拉善右旗這片遼闊而原始的秘地,是祖國西北重要的生態屏障。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絕大部分就坐落在這裡,其面積達4.7萬平方公里,當於
    40個香港,是世界高山大河分佈密集的唯一沙漠,擁有世界上高達500米的最高沙山,沙漠中星羅棋佈的湖泊比湛藍的天空還美。巴丹吉林沙漠的任何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國西北、華北等地區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阿拉善右旗境內的高峰陡嶺、低山丘陵等都是阻擋來自西伯利亞寒流的天然屏障。如同在浩瀚的沙漠、無邊的戈壁上駱駝成為“動物之王”一樣,這片特殊的土地上還生長著多種旱生或超旱生的“植物之王”,勤勞勇敢的阿拉善右旗廣大牧民祖祖輩輩守護著這片古老土地,一代又一代地保護著祖國的邊陲。一位資深的老旗長説得好:“在這裡,每一頂氈房就是一個邊防哨所,每一位牧民就是一個活的界碑,人人都是守邊英雄和生態衛士。”這,就是大漠兒女用赤膽忠心凝鑄成的大漠之魂!
    本報記者翁浩
    中國環境報

責編:東子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