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走遍中國 > 出行交流   


千島湖感覺有點爽

瀘沽湖:我的夢

草山的雲

夢境黃姚 漫卷詩書

通往天堂的中間站香格里拉

站在廊橋看風景

去看我的“四姑娘”

漓江徒步

自駕破車遊貴州

男人的西藏 女人的歐洲

古鎮西塘畫中游

夕陽照西遞

惶恐一笑瀘沽湖

懷想揚州

水之景——九寨風情

麗江虎跳峽中甸四支煙

開卷遊山水

平民化的草原

馬背上的稻城亞丁

長河落日

夢幻之旅: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首卡格博峰

徜徉在“小布達拉宮”松讚林寺

霧眼江南

魂牽夢係冰淩花

天堂的旅程——西藏林芝之旅

最美東錢湖

拉布楞寺的佛光

獨木舟野營

天邊的納木措

竹樓裏的誘惑

玉珠——那座我心裏的山

我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樂在徒步山水時

遙望天坑

夢幻的漓江(8)、龍的眼睛在這裡

夢幻的漓江(7)、西山西湖與隱山

夢幻的漓江(6)、蘆笛清幽

箭扣行

夢幻的漓江(5)、洞天的夢幻

夢幻的漓江(4)、這裡有洞天

夢幻的漓江(3)、城市中的山峰

夢幻的漓江(2)、人在桂林

夢幻的漓江(1)、緣起漓江夢

楠溪江

逶迤草原雲淡淡

避暑山莊看雪
石門懷古



    有一條路,從遠古走到現在。
    有一根線,拴起過去和未來。
    它,就是五尺道。
    翻開中國歷史地圖冊,在秦代準漢以南諸郡這一頁,在八百四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上,你可以看到五尺道像一條細線從成都南下,經內江、宜賓、昭通、指向曲靖,把古代的成都平原和滇池地區連結起來。
    石門,就是五尺道進入雲南鹽津後第一道“鎖鑰南滇,咽喉西蜀”的天險雄關,它位於鹽津縣西南二十一公里處,關河北岸的懸崖上。歷史上又稱豆沙關。峭壁上有唐袁滋題名摩崖。1963年修建風雨亭保護,現為國家級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站在石門關上,仰觀俯視,歷史的風雨從心頭滾過。
    高峽對峙,天開一線。
    蒼山如壁,地裂千尋。
    是誰鬼斧神工,給這聳天巨崖一斧劈開,讓在高原上千折百回、曆盡艱難的關河,終於在這裡找到了出口,巨浪滔天,濤聲動地,如脫韁野馬,不可拘勒,呼嘯著奔涌北上,與金沙江匯合,然後奔赴大海,尋找新的天地。
    公元前316年,秦將司馬錯滅蜀,秦在成都設置蜀郡,派蜀守李冰及其子,開始修築從成都循岷江而下達僰道(今宜賓)的道路,準備把秦的勢力向西南夷地區推進。李冰採用積薪焚石,澆水爆裂的方法,在陡峭的山崖上鑿道,艱難地把道路向南推進。
    我抬眼向關河峽谷的深處望去,殘陽如血,五尺道像條銀色的飄帶,在蒼翠的群山間明滅起伏。我似乎看到我們的先民當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情景,野火焚天,烈焰飛騰,巨岩崩裂,山鳴谷應。這是人對自然的征服,是文明對愚昧的一次偉大進軍。是夢幻和嚮往的一次冒險。
    歷史,從五尺道上艱難而緩慢地走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日理萬機之餘並未忘記這條未竣工的道路。他派常安頁略通五尺道,並在沿道附近的“諸此國”,也就是各少數民族部落地區,“頗置吏焉”。這是中央王朝修築的第一條通向雲南的道路。但是,只過了十餘年,秦王朝因仁義不施,成了一朵乍開還謝的曇花。新建立的漢王朝在“天子不能具純駟,將相或乘牛車”的窘迫狀況下,無力經營西南夷,只好暫時放棄了這條道路,並封閉了通往西南夷的關塞。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又開始了
    對這條道路的續修。建元年間,僰道令因修這條道路不力,被漢武帝的使者唐蒙抓到成都斬首,成為因修路不力而被殺的第一位官吏。唐蒙以中郎將的身份,指揮巴蜀的士兵加快了對這條道路的修築,並招降了夜郎國,在僰道設犍為郡。將今川南、滇東北、及黔西北皆納入犍為郡的範圍。昭通成為雲南最早設置郡縣,最早與中原交通,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歷史上,一條道路的開闢,一條航路的發現,往往會導致一個文明的出現。
    燦爛的朱提青銅文化就是五尺道開闢後,東漢年間在朱提(今昭通)地區結出的一朵燦爛的奇葩。製作精美的朱提、堂狼雙魚青銅洗享譽全國,映射著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滇文化、夜朗文化交融的光輝。保存在昭通地區實驗中學內的雲南唯一一塊漢碑———東漢孟孝琚碑,在無語地訴説著這一段歷史。
    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王朝派袁滋一行冊封南詔,就是從石門進入雲南的。樊綽《雲南志》根據袁滋的著述,為我們描述了當時的情景:“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中數百尺,唯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亙三十余裏,半壁架空,欹危虛險。”
    摩挲蒼壁,我仿佛叩響歷史老人的胸膛,一種蒼涼而悠遠的聲音,在峽谷中迴響……
    五尺道與昭通歷史有著太多的糾葛。杜宇從這裡帶領他的部族北上,在成都盆地建立了蜀國;諸葛亮南征,以攻心為上,七擒孟獲;忽必烈揮師迂迴,包抄南宋;明太祖數十萬士兵平定雲南;鄂爾泰改土歸流;護國軍北上討伐國賊;姜亮夫隻身入蜀求學,成為一代國學大師;龍雲崛起炎山,叱吒風雲,成為雲南王……,走的都是這條路。它是昭通人用毅力在大山中走出的一條亙古的痕跡。
    青石砌成的路面,鐫刻著馬幫留下的深深的蹄印。那是歲月的傑作,是一代代人用生命刻成的。
    對岸峭壁上,懸棺無語,默默注視著人間的興衰。
    秦時明月,漢唐雄風,明清烽火,都消逝了……
    多少人的青春、汗水、悲歡、憧憬,都在這條道路上,走遠了……
    但是,有一種東西是長存的,那就是五尺道所代表的文化精神。這是一種開拓、進取、敢於冒險、敢為天下先、敢於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的精神。它昭示著人們:封閉就會被歷史淘汰,開放才能創造出光輝的未來。
    今天,沿五尺道的方向,一條新的鋼鐵大道正在加速建設,它就是昭通人企盼了幾代的內昆鐵路。
    石門有幸,終於守望到了這條致富路、幸福路的修建。
    徜徉在石門關下,我依稀聽到了歷史前進的足音,感受到了昭通人奔向新世紀萬馬奔騰的步伐。(陳孝寧)
    

責編:王卉 來源:雲南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