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預告
秘魯
首播: 週六 CCTV-3 20:35
重播: 下週日 CCTV-1 16:27
欄目信箱
網上調查
您會在什麼時段收看
《正大綜藝》?
1.CCTV-3 週六20:35
2.CCTV-1 週日16:27

視頻瀏覽器下載
首頁 編創手記 拍攝動態 我的世界真奇妙 世界真奇妙 往期回顧
林 海 王雪純 過彤 張平 王煒 任健平 聶小華
徐偉 董平 劉雅潔 楊珺 賈穎 紀威 卞小懷
員志軍 王楓 關海龍 潘洪蓮      
 
越過大洋之路——對《環球》自拍節目的感想
 
  在《環球》節目中,沒有現場觀眾,欄目與欄目之間沒有演播室答題、參與遊戲等烘托銜接的複雜手段。《環球》的節目串連方式始終是由主持人用承上啟下的語言扼要介紹節目內容,強化編輯者重要的感受與觀點,而每一檔欄目都是在某一領域具備相當專業水準的。因此,《環球》的總體風格是平實穩重的,從包含的知識到觀點都具有一定學術性、嚴謹性。從信息傳播功能來看,對質的要求甚于對量的追求。無論拍攝對像是人物、事件還是某種現象,都有必要深入其細節,在深層觀察的基礎上做帶有一定深度的報道。邊走邊看,來去匆匆的拍攝顯然是不能滿足這種要求的。

  從“越過大洋看世界”製作的第二年起,《環球》組就在節目選題,主持人形象這兩點上著手調整。在選題上,除了適當對訪問國的重要城市進行介紹外,也嘗試著對不同民族的文化現象、社會狀況進行報道,比如日本的小學教育、土耳其的婦女地位等題材。此外,在著名的歷史文化景觀拍攝時力圖進一步發掘它所蘊含的學術價值,比如在希臘拍攝雅典衛城,就請出希臘資深的建築設計師來講解衛城修復工程的各處細節,在重溫古希臘燦爛文明的同時,我們也了解到現代的希臘人用什麼手段,以何種思路來維護和修復這段文明的遺跡。與過去所拍的散記、漫談式專題相比,這一時期的“越過大洋看世界”帶有更多的專業色彩,信息層面向縱深發展,同時滲透了更多的思考。主持人在節目中擔當採訪、評述以及介紹現場情況的職責,在形象上自然而然的收斂了幾分輕鬆隨意的旅遊心態。而調動起溫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遺憾的是,《環球》的外景拍攝自那時起至今,始終沒有更大的突破,很難確立鮮明獨特的風格。1996年和1997年拍攝的《挪威專輯》、《法國專輯》是另外一種嘗試,其中有不少好的經驗。但僅就常規節目中的“越過大洋看世界”來説,一直難以取得顯著的改進。自拍節目的操作方法中存在一些問題,大致集中在選題的制定和前期案頭準備這兩道工序上。

  一、關於選題

  幾年前,為擺脫“世界真奇妙”的影響,對選題做出調整,基本方向是以反映世界各民族不同層面的社會生活為主,風光瀏覽不必作為主題出現,而成為實際生活中真實故事的背景或專業研究的對象。這是一個明智的判斷,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被圖文印刷品、影視作品以及網絡等大量傳媒所包圍,越來越多的觀眾期待的不僅僅是欣賞一段異域風光,而是渴望記住一張面孔,傾聽一個故事,或得到智慧的啟示。這一切同樣是創作者所期望的。因此,我們在確定選題時,最好能避開對一個城市,一個景區做籠統的、直觀的介紹,我們可以將視點定位於一個手工藝人,一個環保志願者,或是在這地區舉辦的某項文化活動等等。我們的主題應該是人,是人的活動。

  在《環球》節目中,越過大洋看到的應該是一個人文的世界。曾經有一些選題,例如丹麥在暑期組織中國兒童赴安徒生故鄉舉辦夏令營,或是青少年經歷海上求生訓練,駕帆船週游列國等,雖都因故未能實拍,但我認為這一類題材都是非常適合《環球》節目的。它們鮮活、真實,具有一定的時空跨度,因而具有豐富的可視性。並且富於時代感,同時還烘托出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尤為難得的是,這是一段生活經歷的寫真。此外,對某種社會現象、社會狀況的報道與探討,如“美國的快餐業”一類題材也大有文章可作。我個人認為,這類題材如刻意追求以系列片方式拍攝,在實際操作上有相當大的難度,不適應《環球》的節目製作週期。相比較而言,每年推出幾個專輯製作比起系列化選題會有更好的收效。這類選題難度很大,充滿挑戰,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會達成視覺享受與深層研究的完美結合。這裡就牽涉到了下面一個問題:

<<前一頁    後一頁>>

   
>> 歡迎進入互動空間>>聯絡我:zhengda007@mail.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