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預告
秘魯
首播: 週六 CCTV-3 20:35
重播: 下週日 CCTV-1 16:27
欄目信箱
網上調查
您會在什麼時段收看
《正大綜藝》?
1.CCTV-3 週六20:35
2.CCTV-1 週日16:27

視頻瀏覽器下載
首頁 編創手記 拍攝動態 我的世界真奇妙 世界真奇妙 往期回顧
林 海 王雪純 過彤 張平 王煒 任健平 聶小華
徐偉 董平 劉雅潔 楊珺 賈穎 紀威 卞小懷
員志軍 王楓 關海龍 潘洪蓮      
 
激情巴西
 
    巴西,南美洲第一大國,它以似火的熱情迎接世界各地的人們。

  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文化與原生的印第安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巴西文化。

  豐富的物産讓人目不暇接,多彩的果蔬令人垂涎欲滴;飛瀉的瀑布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寬闊的亞馬孫河創造出了無數人間奇跡。

  陽光、沙灘、海浪、風帆,讓我們攜手並肩,踏著桑巴舞的節奏,去感受那充滿巴西風情的奇景神韻。


巴西境內的觀光臺

  悠悠亞馬孫

  從薩爾瓦多乘飛機到馬瑙斯,我們經歷了在巴西境內最長時間的一次飛行。記得那天中午13點多我們從薩爾瓦多出發,先後在雷西腓、福塔萊薩、貝倫等城市起降了三次,繞著巴西東北部海岸兜了一圈,最後在10個多小時以後到達亞馬孫州的首府馬瑙斯。

  見到當地陪同宮女士已經是夜裏11點多了。大家顧不上勞累和困乏,迫不及待地在去旅館的路上就在車裏和宮女士籌劃第二天的拍攝工作。宮女士一邊介紹,我們一邊肯定或否定一些項目,她也迅速將我們的意見通過手機反饋給接待方,20多分鐘之後,拍攝方案確立。在我們到達旅館的時候,宮女士就接到電話:明天的遊河船已經定好了。這個決策的過程與剛才那10個多小時慢吞吞的飛行形成了鮮明對照。

  馬瑙斯,這個用印地安土著部落命名的城市總是讓人們與那條悠悠的亞馬孫河聯絡起來。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趕到內格羅河船運碼頭。碼頭上停著幾十條渡船,一邊是輪機轟鳴的聲音,一邊是等船人們唧唧喳喳的交談聲,混雜在中間的是隱隱約約的音樂聲,有些人還伴著音樂的節奏手舞足蹈。仔細觀察附近的幾條渡輪,船艙裏懸挂著一條條五顏六色的棉布吊床,不少人坐在吊床上聊天呢!


亞馬孫河上的大魚

  內格羅河僅是亞馬孫河一萬五千條支流中的一條。這裡河面寬闊,交通便利,世界上最大的浮動碼頭就在這裡。

  乘船遊河是馬瑙斯的特色旅遊項目。船長黑爾納多和他的助手把我們一一接上了船。行進在內格羅河上,河上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一個幾米見方的浮動小屋,這就是河上為來往船隻提供動力補給的加油站,據説這樣的水上加油站在整個內格羅河上共有22個。

  亞馬孫河流經南美8個國家,其中87%在巴西境內。當年的探險者深深地被亞馬孫河的氣勢給震撼了,這條河最寬處有40公里,入海口處達300公里寬,難怪他們把這裡稱之為“河海”,發出這樣的感嘆:亞馬孫河就是“無限”這個詞彙的同義詞。船長黑爾納多告訴我們,最早來這裡的歐洲人還以為找到了一個巨大的淡水湖呢!

  內格羅河流經沼澤,衝出腐殖質,水色較深,好似茶水的顏色,所以人們稱之為“黑河”;而亞馬孫河的主幹道含有大量沙泥,猶如加了大量牛奶的咖啡,當地的印第安人都稱它為白水。隨著下游地勢漸趨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於是就形成了黑、白水交匯的壯觀奇景,一直綿延17公里。

  亞馬孫地區的河流與森林,培育了這個流域內多樣化的生態體系。這裡是地球上生命形態極為豐富的地區。保護好這條水流量佔全世界河流百分之十五的亞馬孫河,無疑也是在保護全人類的共同資源。


世界文化遺産薩爾瓦多

  森林漫步

  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終年雨量充沛,加上安第斯山脈冰雪消融的雪水,每年雨季的時候水要比旱季上漲2至3米,有的地方要漲10米之多。

  亞馬孫地區動、植物的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熱帶雨林的面積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密林深處是動物棲息的好地方,到處充滿了生機,鳥叫聲、蟲鳴聲加上松鼠猴在樹上“奔跑”的聲音和諧地交織在一起。這裡的大樹遮天蔽日,各種植物爭相攀附高枝生長,樹冠由高至低分層,錯落有致。充沛的雨水、濕熱的氣候和長時間的日照,給亞馬孫河流域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亞馬孫雨林産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地球之肺”。這一林區蘊藏的木材佔全世界木材總蘊藏量的45%。我們在林間還發現了巴西紅木。巴西盛産紅木,葡萄牙語巴西(Brasil)就是“紅木”的意思。

  看看這組數字的份量:

  亞馬孫河流域的生物物種佔全世界總數的五分之一;

  植物種類和鳥類各佔世界的一半;

  淡水資源佔世界總量的18%。

  我們的陪同向我們特別“推薦”了一個叫“阿莎菇”的大樹。這棵樹高30多米,樹皮上面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刺。這些小刺中都能分泌出一種毒液,人不小心粘上了就會全身浮腫。不過這種樹還有不少的實用價值。當地的印第安人將這種樹加工成板材,用於建造水上房屋的底座,因為這種木頭泡在水裏可長達40年之久都不腐爛。我們還看到了印第安人稱之為“大板根”的樹。這棵樹已經存活了300多年了。在密林中遇到危險需要求助的時候,敲擊一下“大板根”的樹根,巨大的響聲讓方圓十幾公里的人們都能感受到你在求救。

  來巴西之前做準備的時候,聽到最多的忠告就是在雨林中行走的時候要多注意毒蛇和毒蜘蛛之類襲擊。但是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雨林中的蚊子、螞蟻似乎對當地人格外客氣,倒是我們這些外鄉人成了他們追逐的對象。

  我們都各自準備了不少的風油精和清涼油,但是這些都遠不能抵禦蚊子的侵襲。陪同宮女士專門拿來巴西商店裏銷售的噴霧劑,不停地在我們身上噴灑。攝像王煒乾脆將半瓶子花露水倒在身上,也只有這樣才能抵擋蚊子的進攻。在拍主持人串聯的時候,大家靜靜地站在旁邊,但卻給蚊子造成可乘之機,眼見一隻只黑色的大蚊子排排地落在自己的身上,但是我們為了不發出聲響還是堅持儘量保持身體不能大動。走出林子,大家的腿上和胳膊上被叮了不少的包,真是“傷痕纍纍”的。一隻大蚊子還隔著厚厚的牛仔褲在我的腿上留下一個紅色大包,我的腳還讓螞蟻狠狠地咬了一口,好幾天都癢得心煩。


巴伊亞娘就是這樣!

  水上人家

  多少年來,亞馬孫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傍水而居,與林為伴,與大自然和諧共生,世代生活在這裡。走進他們的生活,訪問水上人家是了解他們獨特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最好方法。

  水上人家的住房有的建在水面上,有的建在河岸邊。這種房子可以水漲船高,水落房低,就是到了雨季的時候,門前的小船永遠和房子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為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當地接待我們的印第安人叫尼奧頌,他邀請我們去到他家裏看看。目前他與母親和哥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陳設簡單的家裏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樸素、潔凈。家裏的大小物品都被有序地懸挂在四週的墻壁上和房頂上,這才是地道的水上人家獨特的裝飾風格呢!尼奧頌哥哥的孩子才幾個月大,小寶寶躺在巨大的吊床上睡午覺。用棉線織成的吊床不僅像搖籃一樣舒適,而且安全,即使在行進的船上,這裡的印第安人也同樣使用吊床,對他們來説,這就是他們舒服的生活方式了。


  印第安人的主食是木薯粉,就像我們吃的米麵一樣,木薯似乎是他們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這裡不産小麥和水稻,無論是岸上的居民還是岸邊水面上的居民,他們都利用的附近可耕作的田地種植木薯。木薯起源於巴西,約有4000年的栽培歷史。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才傳到其他地區,因此巴西人、尤其是巴西土著人自然十分喜愛種植木薯。亞馬孫地區非常適合木薯生長,木薯的圓柱形塊根重達幾公斤至幾十公斤呢!當地人將木薯粉用煎、炸、烤、煮等烹調方式將它加工成多樣的食品,幾乎頓頓都離不開木薯。

  尼奧頌告訴我們,和城市的住家相比,水上人家遷居就是方便。人們不用收拾家當,用幾艘動力船就可以將水上房屋順利拖至想去的地方。近幾年這裡還修建了方便當地人生活的水上商店,出售他們食用的木薯粉和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再不用花上一天的時間到馬瑙斯市裏去購物了。

  印第安人的生活一切都在水上進行。我們特別想看看當地的小學,但是陪同説1月份正值假期,不過他推薦我們去體驗一些當地人週末的生活。我們來到一個方圓只有半公里大的小島上。身在足球王國的印第安人,他們的第一體育運動自然也是足球。水上人家的男子漢們既愛看球,也愛踢球。巴掌大的點兒的陸地也成為他們決好的競技場。就是遇到了爭執,雙方也會在裁判的調解下迅速達到和解。

  啦啦隊自然就是婦女和孩子們了。我們在人群中看到不少抱著樹懶、小猴子和鸚鵡的孩子。這些林間的生靈成了他們生活的好夥伴。

  的確,印第安人的水上人家給他們提供的是更多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後一頁>>

   
>> 歡迎進入互動空間>>聯絡我:lucyn@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