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報道 |
[新聞報道]再探“南方絲綢之路”——神農架古鹽道尋蹤 |
“閒來無事出扁擔,修條扁擔下四川,運得鹽來走河南……”伴隨著山裏人流傳已久的這首歌謠,2002神農架穿越科考隊員從高坪出發,沿著歷史悠久的古鹽道,探訪了這條曾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的山間古道。
實際上這首歌謠已經通俗而有力地確認了川鄂古鹽道對中原文化和巴楚文化傳入神農架起到的作用,“出扁擔”在方言裏是修路的意思。交通的發展最初可能是地區經濟的需要,但外來文化的傳入、融合對後來神農架山林文化産生也有很大影響,而這種文化融合對神農架歷史、經濟和文化發展更可謂意義深遠。
神農架地區縱橫兩條的古鹽道,全長110公里。古鹽道的地理範圍基本考證是由四川東部的大昌到中原地區,神農架是其中重要的一段。鹽道古已有之,清晚期達到興盛時期。大昌鹽由此進入中原大地和荊楚平原,川鄂古鹽道被現代史學家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
後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