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西線
北線
南線


  非斯散記(下)

(文:葛劍雄)

在一座普通的西式建築的外墻上,嵌著一塊白色大理石碑,導遊告訴我這就是著名的獨立紀念碑。1944年1月11日,數十位聚集在非斯的獨立黨人發表宣言,要求取消法國的“保護”,爭取摩洛哥的完全獨立,呼籲世界各國予以支持。碑文的最後一段記錄了這些獨立志士的英名,他們大多已離開人間,但不少人的後代今天還活躍在政壇。摩洛哥不會忘記他們,在取得獨立不久就樹立了這座紀念碑,碑的左下角還留著1991年重修的記錄。

1944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最終勝利的前夕,包括法國在內的盟國最關心的是如何消滅德、日、意法西斯,並在戰後取得最大的利益,恢復自己的殖民地和特權,但為二戰世界做出最大貢獻的摩洛哥和北非人民理所當然地要求自己的獨立。這使我想到了中國人民與摩洛哥人民的共同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卻只能聽從大國的擺布,原來由德國在山東佔有的權益被移交給日本。二戰期間,奮力抗擊日本侵略者,支持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國人民當然會要求列強在戰後放棄根據不平等條約獲得的一切權益,收回殖民地、租界,取消治外法權。

潔白的大理石鐫刻下了摩洛哥人民的神聖意願,獨立的實現卻經過了曲折的過程,滲透著烈士的鮮血,充滿了人民的苦難。直到1956年,法國當局迫於大勢,才同意讓被放逐的摩洛哥蘇丹、獨立後的國王穆罕默德五世回到拉巴特。3月2日,當年由法國強加給摩洛哥的《非斯條約》被廢除,摩洛哥從此獨立。

1912年摩洛哥成為法國實際上的殖民地後,在法國的壓力下,首都遷往拉巴特。但600多年古都的深厚積澱,非斯依然是大學和知識分子最集中的地方,聚集著一批追求自由、獨立的愛國志士,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獨立黨人在非斯形成和壯大,在非斯發表獨立宣言,絕不是偶然的,這也是為什麼非斯至今還被稱為摩洛哥的“精神首都”。

古老的非斯不會忘記歷史。

在一條尋常小巷中,有一座相當精緻的縷花鐵門,推開裏面一座厚重的鐵門,顯現在眼前的一派豪華氣象:中庭有金碧輝煌的拱頂,懸挂著巨大的吊燈,回廊四週的房間都裝飾得富麗堂皇。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正面墻上挂著的前國王和現國王的巨幅照片,以及照片下面一張舊照片。照片中的景象與這座大廳的正面完全相同,只是顯出幾分淒涼。原來正是在這座大廳,正是在這座墻壁面前,摩洛哥被迫與法國簽訂了《非斯條約》,接受法國的“保護”。

這是摩洛哥歷史上最屈辱的一頁:1911年法軍大舉入侵,佔領了非斯、梅克內斯、馬拉喀什等地區,西班牙也趁機派軍隊佔領了部分摩洛哥領土。1912年3月3日,哈菲德蘇丹被迫簽訂《非斯條約》,接受法國的保護。當時這裡是國防大臣的官邸,這座大廳成為簽字的場所。1912年11月,法國與西班牙籤訂《馬德里條約》,對摩洛哥實行瓜分──4/5領土歸法國,西班牙佔有其餘1/5領土。

摩洛哥獨立後,這座官邸被私人購買,如今是一家高檔餐館,惟一保存下來的就是這張舊照片。經理告訴我們,有時又有人來這裡追尋歷史,有本國人,也有外國遊客,還有教師帶領的學生。但今天這裡沒有其他參觀者,要是沒有導遊的引導,沒有這張舊照片,我們大概不會發現這個重大的史跡。

我想,這絕不意味著非斯人忘記了這段歷史,只是非斯人有自己的紀念方式。

走在非斯新城的街上,你不會懷疑正置身於一個法國式的城市,連路上的婦女中也很少有人載著包裹嚴密的傳統頭巾。用法語的傳媒似乎比用阿拉伯語的還普遍,在言談中法語也比帶摩洛哥方言的阿拉伯語更流行。法語和法國文化的影響處處可見,要是沒有這一切,大概也就沒有今天的非斯了。
非斯是理性的,在用獨立洗雪了被法國殖民統治的恥辱後,並沒有排斥殖民統治同時帶來的現代化,也沒有因此而完全拒絕法國文化。非斯是開放的,它的歷史文化既來自阿拉伯人,也來自西班牙的安達露西亞人、突尼斯人,還得益於猶太人,而法國文化也已成為非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漫步非斯,我忽然想到,非斯人選擇藍色作為自己城市的象徵,似乎不僅是因為有藍色的馬賽克。非斯的色彩是那麼豐富,藍色只是其中之一。

                                         2003年3月7-9日于非斯-丹吉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