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
每月收入二百元 非洲普遍貧窮落後、生活艱苦,但窮困到甚麼程度,有待實際的數據顯示。謹引用馬裏的資料以反映一般的國家的民生情況:馬裏人口起過八百萬,十六歲以下的少年童幾近一半,每平方公里約一百七十人,接近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居住在城市。每人每月平均收入約港幣二百元。馬裏全國私家車超過二萬輛,公共交通公具不足五千五百部,電話約一萬台,收音機十分普肩,多達十二萬架。 平均壽命四十多歲 男性的壽命平均只得四十一歲,女性是四十四。出生率每千人是五十一人,死亡率則每千人二十三,每年人口增長率是百分之二點七。醫院病床只有四千張,醫生約有四百個,嬰兒夭折率每千名中有一百七十三名。 教育上,十五歲以下的適齡學童只有百分之二十八接受教育,而全國稱得上有文化的市民,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己。由於位處於半沙漠地帶,終年炎熱乾燥,七十年代的大旱災、大饑荒奪去十萬人的性命。一九六八年軍隊發動政變,推翻親蘇的政府,而于一九八五年,馬裏與鄰國布基納法索因邊界衝突而打了一場仗。「多災多難,貧窮愚昧」是馬裏的問題,亦是非洲的寫照。 垃圾堆中找飯吃 非洲的民生苦楚,只有身歷其境才可感受到。除了極少數地方較為富裕,大部份人民的生活憂戚貧乏,部份地方天災橫禍,倣如在地獄中渡過。貧民在垃圾堆裏覓食,捱肚餓的情況普遍地存在。非洲雖然脫離殖民地時代,但經濟卻依然遭受外國人控制,或者被國內一些軍閥和財閥所操控,社會不平等,貧富懸殊。由於科技落後,人民知識程度低落,資金缺乏,工商業的根基薄弱,民族經濟難於開展,國家建設十分緩慢,發展依賴強國經援。
非洲人樂天安命 非洲人樂天安命,樸素而戇直,鄉村的土著尤其與世無爭,寄情于煙酒歌舞。工作不講求效率,無時間觀念可言,生産力低,跡近懶慢鬆散。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我們的截然不同,思想與行為自然兩樣。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