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影像志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30日 16:18
肖同慶(總導演)
20年前,一部系列片《話説長江》曾創下中國電視收視記錄。如今,這部系列片的影像已經斑駁不堪。人們已經忘卻那裏面的三峽是如何壯美,只有膾炙人口的主題歌《長江之歌》還廣為流傳。
10年前,一部名為《大三峽》的紀錄片第一次對三峽進行了全景式的展示。
這部紀錄片的創作集體是著名紀錄片《望長城》的班底,總編導是魏斌。我們稱這部系列片為《大三峽92版》。這部紀錄片共12集,每集50分鐘。分上下篇,上篇為三峽工程,下篇為走三峽。上篇主要圍繞三峽工程的歷史淵源、長江水運水患、水利工程的科學之迷展開敘述;下篇以走三峽的方式,講述三峽的人文風貌和文明歷史。紀錄片沿用了《望長城》探索出的記錄方式,對三峽進行了詳盡的揭示。攝製組出訪多國,比較世界幾個大的水利工程,用當時比較先進的三維動畫對三峽工程的結構功用和面貌進行了通俗形象的描述。在下篇,攝製組特地製作了一個大木排,沿江漂流,沿途探秘,並不惜代價再現了建造古棧道的艱難過程,今天看來,許多場景仍然驚心動魄。系列片中的一集《姊妹溪》榮獲國際紀錄片大獎。
1997年,為迎接大江截流,魏斌領導的紀錄片室再次承擔了製作系列片《大三峽》的任務。張金鵬擔任總編導。該片共分8集,每集50分鐘。我們稱為《大三峽97版》。該片主要圍繞三峽工程的建設和施工展開敘述,具有很強的政論色彩,氣勢宏大。攝製組動用航拍等高難度手法,展現了工程大江截流前的雄姿。
1998年,以張金鵬為主的攝製組編輯了《大三峽98版》,共分五集,敘述對象仍然是三峽工程。其後,中央電視臺每年撥專款分別用錄像和膠片跟蹤拍攝三峽工程。承擔任務的仍然是社教中心的紀錄片室(後升格為紀錄片部,即今天文化專題部前身),另外,在1997年和2002年大江兩次截流之際,中央電視臺都進行了長時間連續直播。
2002年,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赴三峽拍攝了規模較大的系列片《永遠的三峽》,本片以主持人串場,沿江拍攝三峽的歷史人文地理,結合專家訪談,藝術形式靈活,沿用了鳳凰慣用的以媒體事件為主的《千禧之旅》《歐洲之旅》和《逝去的家園》的手法,表現上雖然全面但稍嫌深度不夠。
除此之外,重慶電視臺和湖北電視臺一直有欄目對庫區和工程進行跟蹤拍攝,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其中,湖北電視臺與三峽總公司合作的關於工程建設史的系列片,重慶電視臺關於移民的系列節目對三峽的搶救式拍攝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境外電視臺,如美國、日本、英國等電視媒體都對三峽進行過大規模的拍攝,甚至出鉅資買斷某些場景的獨家拍攝權。説不盡的三峽吸引了全球紀錄片工作者的目光。至於攝影記者、平面媒體更是幾度雲集,《南方週末》組織大型連續報道《三峽,無法告別》,《書城》記者在庫區奔波三個月,《南風窗》記者持續關注。
在重慶,我遇到重慶電視臺的編導歐學光,一晚上我們都在談論三峽,他主持的欄目《三峽大移民》一直在跟蹤拍攝庫區移民狀況。學光兄激情飽滿,極富獻身精神,他有五年的春節是在移民家中渡過的。在他的言説中,三峽大移民堪稱一部壯麗的史詩。他曾四處遊説希望建立三峽影像資料庫,可惜應者寥寥。在看過一些他欄目播出的節目後,我有些悲涼。我想他的攝製組精神可嘉,但條件有限。歷史固然珍貴,但歷史,特別是影像史怎樣寫至關重要。對於10年之久的世所罕見的大移民,最該記錄的是什麼?攝像機的鏡頭該對準什麼?編導的立場又是什麼?怎樣的影像歷史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這是我在組織拍攝系列片《守望三峽》時思考最多的問題。
在三峽,我們還遇到了一些自由製片人,他們拿著攝像機,一直在庫區拍攝。其中,湖北電視臺的一個攝製組一直在拍攝巴東一位老船工的生活。他們也在記錄歷史,他們同時也在創作藝術。我想關於歷史的記錄他們同樣在思考:什麼是最重要的?歷史的主體是誰?
還有紀錄片的敘述問題,我知道前幾部《大三峽》都沿用的是“宏大敘事模式”,大氣磅薄,氣勢宏偉。而我私意卻更喜歡六集《走三峽》,結構精巧,線索明晰,紀實場景動人。當然,三峽千姿百態,各種形式的言説都有存在的必要,我想説的是,文章千古事,容不得半點矯飾和敷衍,否則,我們即使記錄了歷史,也會成為歷史垃圾,就像我們身邊的長江,泥沙俱下,浩然東去,浪淘盡多少世事滄桑,歲月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