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中的小花園(4月15日)
------“SARS記者”的視覺日記(4月15日)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4日 14:32
接到欄目肖主編的電話,我正在穿越河南的火車上,其時,我在拍攝一部關於艾滋病患者的紀錄片。我得到的指示是立刻停止拍攝返回北京,那一天,我第一次聽到一個陌生的術語“非典”。
2003年4月15日
在離開河南的路途中, 我看到了關於SARS的許多消息:SARS在中國大範圍的流行和它帶給社會的恐慌和影響。我想,這是一個紀錄片工作者不應該錯過的歷史時刻。
從河南回來後的那幾天,我每天買來一大疊報紙,坐在社區中的小花園中。在春天暖如絨絮的陽光下,悉心研讀關於SARS的點點滴滴。報紙上每天激增一百以上的患病人數和方方面面糟糕的消息並沒有影響我的心情,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逸和堅定。這種安逸和堅定並不是這種看似閒適的生活狀態帶給我的,而是因為我明白了自己將要去做什麼,我正在為之準備著。這是一種激戰來臨之前的短暫的寧靜。那幾個少有的溫暖的日子,濃縮在了我的記憶裏。
這些天過後,我對於SARS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一個想法也在我的腦海裏逐漸成型。在這場災難裏,醫院是惟一一個承載著病人生命的諾亞方舟,那裏的一切空前的被外界所關注,但是卻因為這種疾病的特殊性,那裏的一切又空前的對外封閉。那裏的一切不能沒有人去記錄,人類如此沉重的抗擊災難的歷史不能發生影像的缺失。我想登上那艘諾亞方舟。
我很清楚,此方舟非彼方舟。它只是患病者的諾亞方舟,對於健康人來説,選擇登上它,便是選擇離SARS近一步、再近一步。但是我仍然有我自己的理由,很簡單,我得無愧於我的職業和我的追求。作為一位紀錄片工作者,我必須要在現場,要站在離真相最近的地方。而且,我相信我能做得很好,因為我之前接觸的是人們談之色變的艾滋病,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疾病會比艾滋病更為可怕了!
我向欄目組提出申請,幾天后,經過週密的考慮和盡可能完善的保護措施,我的申請被批准了。我又多了一位同行的朋友,和我同一欄目的張海強。我想他一定比我下了更大的決心,他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如此一來,孩子只能託付給專程遠道而來的妹妹,而他和孩子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分離。 我想勸他,但我比誰都要更理解他,我什麼都沒有説。
在臨行前的幾天,我每天都坐在社區中的小花園裏翻閱報紙,度過了我職業生涯中少有的幾天清閒。除了SARS,這個沒有沙塵暴的春天確實是一個完美的春天。
(口述/張洪峰,文/張幗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