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孕吳越
展開長江流域圖,可以看到在長江三角洲坦蕩遼闊的平原上,有一個巨大的湖泊。它西南 圓而東北缺,猶如向西突出的新月,它就是太湖。
太湖地跨江蘇、浙江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長興,東近蘇州、吳縣、吳 江,介於北緯30 56′~31 34′,東緯119 54′~120 36′,南北最大長度為68千米, 東西最大寬度為56千米,湖泊面積2400多平方千米,僅次於鄱陽湖和洞庭湖,為我國第三大 淡水湖,江蘇最大湖泊。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具區。震澤之名,最早見於《禹貢》,有"三江既入,震澤底 定"的記載。三江係指古太湖下游三大尾閭的松江、東江、婁江。笠澤與具區之名見於北魏 酈道元(490年前後)的《水經注》一書"吳為澤國,其藪具區,其浸五湖,又曰震澤, 曰笠澤,即今太湖也。"自古以來,,太湖以她寬闊的胸懷,豐沛的乳水,哺育了江浙人民 使江浙成為"杏花春雨江南"的繁華富庶之地。江浙是春秋吳越的領地,所以,人們用"包 孕吳越"來讚美太湖的崇高偉大。
太湖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澤國。湖區地勢低平,海拔僅10米左右,湖河水網交織。太湖湖身 略呈半圓形,為一平原地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岸線長400千米,西南部岸線平滑而呈弧形 ,東北部則蜿蜒曲折,多湖灣與岬角。全湖平均水深2.12米,最大水深僅3.33米,大部分湖 區不足3米,深水區(3米等深線所包括之範圍)位於湖心略偏西的位置。這表明太湖湖盆的 地勢是由東向西傾斜的,與陸地上西高東低的地勢正好相反。太湖的湖盆形態呈淺碟形,由 岸邊向湖心緩緩傾斜,湖底相當平坦,標誌著該湖是長期處於接受沉積充填的環境。由於湖 泊水淺底平,所以容水量不大,僅有51.5億立方米。
湖區地屬北亞熱帶,在東南季風的影響下,氣候溫熱濕潤,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近16℃ ,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3℃左右,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28℃多,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夏 季最多雨,更體現出水鄉澤國的特殊風貌與風情。
太湖水源,古今無大的變化,主要來源於西南岸,即江蘇省宜溧山地和浙江省天目山地, 湖水由東岸排出,形成自西南向東北的傾斜流,太湖水淺,易於形成風生流。在這兩種湖流 作用下,湖水形成了一個反時針流向的常年主流帶,對西岸和南岸進行側蝕,最後在東北岸 排出。補給太湖的水系主要有三:
(1)苕溪水系:源於浙江天目山,以東、西苕溪為最大,兩溪在湖州會合,稱雨言 溪,過湖州市分 汊為70多條婁港,主流向北由小梅口、大錢 口入太湖。另有分流向東,稱獲塘,又稱東北塘,旁納杭嘉湖地區諸溪後,注入太湖。苕溪 水系連同其他東側入湖河流,歷年入湖水量約佔入湖總水量的42%,集水面積5917平方千米 。
(2)南溪水系:又稱荊溪水系,為太湖西路來水。源於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界嶺山地 ,歷史上,曾由於胥溪運河的開挖,丹陽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三湖之水,通過南溪河東泄入 太湖。明代,因東壩建成,水源中斷。東壩以下來水,除由西山九、東山九至大浦口入湖的 主流外,其餘分散入湖的溪瀆總稱為百瀆。荊溪連同其北側的洮、山鬲湖水系,歷年入湖水量約佔入湖總水量的58%,集水面積8961平方 千米。
(3)江南運河:為太湖北路來水。北起鎮江,環太湖北、東、南三面。從鎮江至蘇州運河 段,兩岸河港很多,北岸的河港通長江,南岸的河港連太湖,起著調節江湖水量的作用。19 58年後,通江各口已先後建閘控制,防止了江水到灌,使南運河在水利上發揮了蓄、泄、引 的作用。
上述河流均以降水為主要補給,水位變化與降水季節分配一致,呈冬枯夏漲現象。
太湖的水主要由東面流出,由沙墩口、胥口、瓜涇口、太浦口諸港,分別經由望虞河、婁 江(上遊稱胥江,下游稱瀏河)、吳淞江、太浦河(下游為黃浦江)泄入長江,合計大小出 湖河道達140余條,其中以經太浦口泄入太浦河經黃浦江而入長江的水量最大,佔出湖總量 的80%左右。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區,河網調蓄量較大,因而沿湖各水位站變差較小,歷年水位變幅介於 0.70~2.43米。太湖各站多年平均水位介於3~3.14米之間。
"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完"。自古以來太湖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魚業基地,出産各種 魚類百餘種,其中以梅鱭、銀魚、青、草、鰱、鳙、鯉、鯽、鳊、魴、魚白等為主,此外,還出産蝦、蟹、螺、蚌、蜆等。太湖80年代年 水産量在2000萬斤以上,僅梅鱭一項就佔總産量的50%左右,銀魚及蝦、蟹各佔10%,其他 魚類産量僅佔30%,可見,太湖的魚類資源是以小型魚類為主的。太湖的梅鱭魚、銀魚和白 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稱為"太湖三寶。"
二、太湖的成因
關於太湖的成因和變遷,歷來有許多種不同的觀點,眾説紛紜,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早在本世紀初,部分中外地理學者認為太湖是長江淤積而成。進入30年代,我國的部分地 理學家又提出了瀉湖成因説,即此後廣為流傳的太湖經過"海灣--瀉湖--湖泊水網平原 "的演變模式,他們認為,3億多年前,海水又入侵了,包括太湖地區在內的江南廣大地區 ,成了汪洋大海。中生代發生的印支運動,使巨厚的沉積地層褶皺隆起,成為天目山脈的一 部分,海水也被擠退了。太湖周圍山嶺一層一層傾斜的砂岩和石灰岩,基本上是這期造山運 動所褶曲的。其後的燕山運動,使太湖周圍産生了一系列的斷裂,為太湖內陸湖泊的形成奠 定了基礎。進入第三紀以來的喜馬拉雅運動,太湖地區塊斷差異更趨明顯,産生了太湖斷陷 ,西部山區河流注入而成為湖泊群。第四紀以來,由於冰期--間冰期的影響,太湖地區曾 二度淪為海灣,即距今4萬年至2.5萬年的大理亞間冰期海侵和6000年前後全新世冰後期海侵 。尤其最近這次海侵最為明顯,漫延範圍最廣,海水也比現今海平面高出10米,波浪直拍今 天的太湖以西山麓地帶,三角洲大部分地區成為淺海、瀉湖、沼澤和海濱低地。長江下游為 溺谷,河口在鎮江、揚洲一帶。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在河口附近沉積,使當時的長江三角洲 不斷擴大並向外海伸展,從而形成沙嘴。俟後沙嘴逐漸由太湖的東北側轉向東南側延伸,並 與錢塘江北岸沙嘴相接,這就將現在太湖平原的全部大小湖泊葑淤為一個瀉湖。古瀉湖形成 之初,是十分遼闊的,與海洋還是溝通的。以後,由於山區河流搬來的泥沙瀉入湖內,將瀉 湖封閉、淤淺、湖水淡化,這個大碟形洼地也被分割為幾個大小不等的洼地,洼地匯水而成 為湖泊群,如淀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湖群、芙蓉湖群、菱湖湖群等。太湖正處於這碟形洼地的中心,它是原始太湖在分化過程中 殘留下來的最大的一個湖泊。這一觀點,曾為大多數地理學家所接受。
近年來,隨著對太湖地區地質、地貌、水文、考古發現等方面的不斷研究,有些學者則認 為:在海水深入古陸腹地的過程中,雖然一邊在沉積,但也進行沖刷,這種情況對於整個古 陸來説基本上是平衡的,有的地域確有瀉湖相沉積,但這不具有整體意義。他們認為太湖的 形成是沿著"三江--湖泊--水網化"的方向發展的。略謂太湖平原成陸之初,來自太湖 西南側山地的水流,都是順著平原的自然坡向分別匯入荊溪和苕溪入江、入海的。荊溪的流 向,原是西南、東北向,穿越今洮、〖HT5,7"〗氵〖KG-4/9〗〖HT5,6〗鬲湖群 ,沿今孟河北流入于長江。苕溪大體沿今吳淞江東流入海。到全新世中期,隨著氣候轉暖, 海平面上升,沿今丹徒、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嘉定、上海、松江、金山一線形成了 古海岸線。此後,由於江流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地帶和沿海地帶沉積,逐漸形成了長江 南岸沙嘴,盂海口最終被淤塞,荊溪遂改道東流與苕 溪匯聚于太湖地區,這就是太湖的起源。吳淞江也在這時一分為三,發育為三江,即吳淞江 、東江和婁江。三江分流處約在今蘇洲市區東南15千米的古三江口。吳淞江仍循舊道東流, 經今上海市區入海;婁江東北流到今太倉縣以北入海;東江則東南流經今澄湖、白蜆湖、淀 山湖、泖湖到今浙江省平湖縣入海。大抵三江江流通暢,太湖平原的湖泊面積就縮小,數量 減少,形成一片廣闊的平原;三江江流不暢或淤塞,湖泊面積就擴大。三江系統大致維持到 8世紀,三江中的東江和婁江先後淤塞,吳淞江也日益束狹,排水不暢,太湖湖面逐漸擴大 ,其他一些洼地也潴水成湖,從而出現了湖泊廣布的局面。到了10世紀五代吳越王時期,隨 著人類的利用改造加強,水網逐漸形成,原來已經淤塞的婁江也在北宋時期改造為昆山塘, 黃浦江也在元代末屢加治理髮展成為太湖的主要泄水河道,於是湖泊面積又逐漸縮小為今日 的規模。80年代中期在洞庭東山西側三山島上發現的舊石器遺址,更進一步證實了太湖平原 是一塊古陸而非海灣瀉湖的説法。單樹模主編:《中國名山大川》,第586~587頁 。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太湖是一個構造斷陷湖。由於強烈的燕山運動,使太湖地區發生斷陷 ,奠定了太湖的地質基礎,以後,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太湖斷陷盆地作西高東低的傾斜式 沉降,形成西南部湖岸平滑,基本上呈圓弧形;東北部湖泊岸線曲折,多湖灣和半島、岬角 的形態特徵,已接近今日太湖的形態。
近來又有人提出隕石坑説,認為太湖是由一顆古隕石衝擊坑積水成湖的。主張此説的主要 根據是湖西岸的平滑弧形岸線正是隕石坑所具有的形態特徵。
三、"峰影水面浮"
浩瀚如海、水澄如碧的太湖,當中點綴著許多林木繁盛的小島,周圍是連綿起伏的青山,湖 光山色之堪美,稱我國著名湖泊之最。太湖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島,通稱72 峰。它們從浙江天目山而來,或止于湖畔,或紛紛入湖,形成了山環水抱的形勢,組成了一 幅山外有山,湖外有湖,碧波銀浪,重巒疊翠的天然圖畫。
前人按照山體的大小和聚合,將湖中諸島峰劃分為三組:在太湖的北部有14座,其中馬跡 山最大(21.4平方千米);向東,有41座,洞庭西山最大;在洞庭東山以南,有17座山,以 洞庭東山為最大。據60年代初的調查,絕大多數島嶼面積在0.05~0.5平方千米之間。因湖 泥淤淀和人工圍墾,部分島嶼與東、西洞庭山連成一體,近岸的則與湖岸相連形成半島,如 馬跡山島在人工圍墾下,則于1969年與北岸連成半島,而洞庭東山早在清雍正年間已與東岸 相連,形成半島。目前,太湖尚存大小島嶼40座,以洞庭西山面積最大,為75平方千米。
太湖中的島嶼基本上屬石質島嶼,它們總的趨勢是呈南北方向延伸,其中多分佈在洞庭西 山周圍及北部沿岸一帶,遼闊的西太湖則寥寥無幾,只點綴著平臺山和大雷山、小雷山等小 島。組成太湖島嶼和半島的岩石,主要是志留紀的茅山組砂岩,其次是泥盆紀的五通組石英 砂岩。還有一些島嶼是由石灰岩組成,生成時代是石炭紀、二疊紀至三疊紀,是海洋環境的 沉積岩,散佈于洞庭西山及其外圍的一些島嶼。
西山是太湖中最大也是風景最秀麗的島嶼,位於湖的南部,僅以4千米的距離與洞庭東山 隔水對峙,形如荷花傲立湖中。明代詩人稱讚它"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處有人家"。 西山山巒起伏,太湖72峰,西山獨佔41座。聳峙于島主峰的縹緲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 宇和避暑建築外,主要以自然景物取勝,最有特色的如秋月、晚煙、積雪、梅雪之類的四時 景物。古人説西山是"雖然無畫都是畫,不用寫詩皆是詩",身臨其境,確非溢美之辭。自 春秋、秦漢以來文人學士,以至清代帝王都曾來此消夏賞月或避暑隱居。
西山系石灰岩所構成,由於岩溶地貌發育,形成著名的石公山岩溶風景區和遠近聞名的道 教"天下第九洞天"的林屋古洞。石灰岩延伸湖底成為礁石,經歷千百萬年的湖水浪擊波蝕 ,從而形成了玲瓏多竅的觀賞石--"太湖石",是江南園林的精髓。上海豫園的玉玲瓏, 蘇州十中的瑞雲峰和留園冠雲峰,杭州西湖湖濱公園的皺雲峰和南京瞻園的仙人峰,是為江 南五大名石,皆産自西山黿(元)山一帶。
洞庭東山因在太湖東面而得名。東山的主峰大尖頂是72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跡有紫金庵的 宋代泥塑羅漢像、元代軒轅宮、明代磚刻門樓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樓等。宋塑羅漢像比例適度 ,容貌各異,造型正確,姿態生動,相傳是南京雕塑名家雷潮夫婦所作,制塑技藝精湛,令 人讚賞。軒轅宮面闊三間,進深九檁,雄踞山垣,面臨太湖,氣勢確是磅薄。
洞庭東山和西山,因有太湖調節氣候的好處,冬季比附近地區暖和,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能夠生長典型的亞熱帶果樹,一年四季花果飄香,被譽為江南花果山,真正是"四季好花常 開,八節鮮果不絕"之地。白沙枇杷,烏紫楊梅,稱為"洞庭紅"的福桔和蜜桔,是遠近聞 名的特産;還有全國10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洞庭東山就是它的故鄉。相傳1300多年以前, 洞庭東山有碧螺峰,石壁間有野茶數枝,山中人朱正元加以採制,其香異常,就稱這種茶為 "嚇煞人香。"後來,清代康熙皇帝品嘗後,讚不絕口,以其名不雅,改名為"碧螺春"。
太湖北岸層巒疊嶂,山環水復,是名勝古跡的精華集中處。這裡既有杭州西湖的明媚,又 有青島海濱的浩渺,雄偉中見清秀,博大中見精美。梅飾山的梅園,湖濱佳境黿頭渚,五里 湖畔的蠡園,無錫市西的銀惠詩峰景區,都是令人嚮往的地方。
"太湖絕佳處,畢竟在黿頭"。黿頭渚是南犢山伸向太湖的長渚,衝波兀立,查岈蒼老,直瞰湖面,酷似昂頭引頸的大黿,吞吐著太 湖的波濤雲煙,因而得名。登臨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足下巨石臥水,四週碧浪細騰, 遠處青峰隱現,水上鷗飛帆影,獨具"天浮一黿出,山挾萬龍趨"的氣勢。
渚頭赭色燈塔高矗,刺破青天,蔚為壯觀。民間傳説,黿頭渚原是?quot;活黿",常常興風 作浪吞噬船民和財物。後來,人們在其頭部造了一燈塔,涂上紅色,象徵著一隻燒紅的鐵釘 ,把黿頭牢牢地釘在渚頭,不讓它興妖作怪。從此,行舟犢山門,出入太湖口,就安然無恙 了。在地質上,黿頭渚位於"馬山--惠山大背斜"的軸部附近,組成岩石係茅山砂岩,比 較堅硬,而且近乎垂直的節理裂隙發育,所以湖岸多剝落成懸崖峭壁,奇石錯列,陡壁如屏 。經歷代修建,黿頭渚一帶已形成黿渚春濤、萬浪卷雪、鹿頂迎暉、充山隱秀、藕花深處, 湖山真意、十里芳徑、江南山村、蘆灣消夏、三山映碧、中犢晨霧等著名景點。100多年前 ,無錫知縣廖綸書"橫雲"、"包孕吳越"六個大字,鐫刻在石崖之上,氣勢恢宏,數百米 之外,仍歷歷入目。"包孕吳越"説明了太湖的襟懷廣闊,氣魄雄偉;"橫雲"是形容黿頭 渚一帶石壁如橫在天際的一抹雲彩,深化了風光的意境。
與黿渚遙遙相望的有三山、拖山等勝境。三山,在黿頭渚之西,像昂首游動著的一隻神龜 。三山是太湖72峰之一,實際由四個小山組成,頭尾兩山叫東鴨、西鴨,中間二山叫大磯、小磯,全由茅山砂岩構成。主峰高出水面50米,十分幽靜。山上種植松、柏、楓、梅、桔, 點綴得鬱鬱蔥蔥,分外清秀?quot;三山夕照"是有名一景。每當紅日西墜,金色的霞光染紅了 太湖的山山水水,三山被抹上一片金黃,片片風帆在夕照中徐徐行駛,聲聲漁歌在湖面上回 蕩,這江南水鄉美景,吸引了無數遊子的嚮往。
拖山由三座山峰組成,從大山西望,小山如蹲著的錦雞,從小山東看,大山似玉兔,故稱 "錦雞對玉兔"。春秋時期,吳越在此進行"夫椒之戰",越王勾踐兵敗被俘,數十年之後 ,勾踐復仇亡吳,夫差自殺後葬於此。歷史的興亡成敗,青山可以作證。
五里湖為北岸一灣。相傳,2400多年前,越國大夫范蠡,助勾踐興越滅吳,功成身退,偕 西施從姑蘇飄蕩太湖來此,留連美景,不思離去,五里湖因此又名蠡湖。300多米長的寶界 橋,猶如長龍臥波,將蠡湖攔腰分為兩半。蠡湖亦曠亦逸,山水之間含天然風韻。湖的北岸 之濱建有蠡園,近水碧波蒼茫,遠山青峰縹緲,湖壩環水,亭臺錯落,曲枕長廊,移步即景 ,不愧為江南最負盛名的園林之一。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漫漫歷史長河給太湖留下斑駁陸離的印跡。周太王長子泰伯與弟仲 雍,稱雄一方的吳王闔閭,以《孫子兵法》名世的孫武,身懷鑄劍絕技的幹將和莫邪,傾國 傾城的美女西施,足智多謀的范蠡,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宋朝兩代名相范仲淹與范成大 ,以唐伯虎為代表的"明四家",倡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流寓太湖地區的 歷代名人蘇軾、白居易、秦觀、韋應物、劉禹錫、文天祥、韓世忠、林則徐以及近代一批名 人學士,無不為太湖秀麗山川折腰,或在此留下勝跡,或競相咏嘆,留下豐富的華章丹青, 給山水風物增添了無限逸趣。
四、漁歌能否唱下去?
"魚米之鄉"自古就是太湖流域的別稱,也是太湖燦爛的驕傲。曾幾何時,一首動聽的歌 猶在耳邊吟唱:"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是豐收酒,湖是碧玉杯"。歌聲中有太湖 人民説不盡的自豪與自足。"充滿溫情和水"的旅遊廣告語吸引了多少中外遊客!
然而,"魚米之鄉"的太湖漁歌能否永遠唱下去的問題,已經日益醒目地擺到人們眼前。 近十幾年來,隨著沿湖各地區工農業生産的迅速發展和過快的人口增長(980人/每平方千 米的人口密度),使污染湖泊的因素不斷增多,尤其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直排大量入湖,農 田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以及水産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致使湖水污染已經開始威脅到沿湖 地區數百萬人的飲水安全。
江蘇省太湖水質監測中心站連續14年的水質監測數據表明,80年代初期至今,太湖水體水 質呈下降趨勢,平均75~80%的水體已遭到污染。全湖平均總氮總磷等主要指標較10年前增 加1倍以上,原來的2類水為主現在已變為3類水為主,2類水水域面積由69%縮小到15%,3類 水由30%擴大到70%,4類水由1%擴大到14%?類水從80年代末已經出現,主要分佈在蠡 湖和梅梁湖的閭江口附近,佔全湖面積的1%。從總體上看,10年來太湖水質下降了一個等 級,水體表現出明顯的富營養化特徵,且呈發展趨勢。
太湖周邊有200多條環湖河道,以及數以千計相互溝連的河塘溝汊。碧波清流、遊魚嬉蓮 的水鄉風光已經難以尋覓,黝黑、灰黃、暗紅、慘綠的水流卻常常可見。不少河流魚蝦絕跡 ,河水不能飲用。
銀魚是太湖名産,也是出口創匯的經濟魚種。然而,據江蘇省太湖漁管委的資料顯示,由 于水質污染,銀魚産量呈逐年下降態勢:1993年總産1763噸,1994年1118噸,1995年春捕不足200噸,減産8成。
在無錫市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
五六十年代,房子是舊的,口袋是空的,衣服是破的,水是清的,命是長的;八九十年代房子是新的,口袋是滿的,衣服是時髦的,水是臟的,命是短的。
水是臟的,説的就是太湖。
聽來令人不勝唏噓。
像我國東、南海附近海面近年屢次暴發的"赤潮"一樣,藍藻大爆發也成為太湖受到嚴重 污染而向人類發出的強烈警告。
80年代未90年代初以來,隨著太湖水體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程度越來越嚴重,水體總氮( TN)和總磷(TP)的含量迅速增加,這兩種有機物質通過生化反應,變成一種浮游生物-- 藍藻。每年夏天,湖面上總會飄浮著一層像油一樣淡綠色的生物。藻類的殘骸經陽光照射後 迅速腐爛,發出剌鼻的腥臭,直接影響到城市供水。
最新的環境監測結果顯示:進入90年代以來,太湖流域水體藍藻爆發的次數在逐年增加, 原來在每年夏季僅有一次,現在每年要爆發2~3次,甚至在春未冬初生存條件比較惡劣的狀 態下,藍藻依然能夠瘋長。每升水中藍藻個數由90年代初的幾百萬個迅速增加到如今的上億 個。而藍藻爆發範圍已從無錫等沿湖城市擴散到其他污染較重的城市。
威脅不僅來自藍藻,1990年7月、1994年7月和1995年,無錫梅園水廠附近發生的"湖泛" ,使居民用水幾度告急,人們怨聲載道。"湖泛"污染是太湖湖灣區獨有的一種污染現象,其最大危害是破壞水源地和旅遊景觀。 在枯水年低水位期,于黃梅期或在汛間低水位、高溫少雨晴好天氣之際,在湖灣底泥沉積較 厚的淺水區,由於太陽輻射,引起水溫升高,底泥發生強烈生化瓜,釋放出甲烷、硫化氫等 氣體,水質變劣産生臭味,形成"湖泛"。
1997年12月,由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局首次公佈的"太湖底泥及營養物含量狀況"調查結 果表明:目前,全湖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和有機質,其中氮的含量約有84萬噸,磷的總 含量約60萬噸。
專家警告説,即使太湖不再增加新的污染,僅湖底泥釋放出的營養物質,就能引起藻類的 發生及"湖泛"污染。
保護太湖,治理污染,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社會輿論熱切呼籲環保意識,地方 政府陸續推出環保舉措,專家和熱心的人們則努力尋求還太湖一片清澈的可行方案。
1998年1月,太湖流域大規模環境整治的大幕正式拉開,國務院批准實施的《太湖流域水 污染防治"九五"計劃及2010年規劃》明確提出了首期目標:1998年底太湖流域所有排污企 業必須實現達標排放。這次"零點行動"的矛頭對準了太湖流域日排廢水100噸以上或日排C DD30公斤以上的1035家重點排污單位。也就是説,在1998年12月31日零點之前尚未達標的以 上任何企業,環保部門均予以強行關閉或勒令其停産整頓。
在深受污染之苦的居民的積極參與和舉報下,太湖第一階段的治理目標基本實現,為太湖 水全面變清的遠景規劃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但是,應該看到,1998年國務院批准了太湖 治污的六大工程: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全面禁磷行動、清淤和水利調度、農業面源控制、 控制湖泊水産養殖、船舶污染控制等,但除了禁磷和船舶污染進展較為順利之外,其他幾項 工程進展都不盡人意。太湖治污,任重道遠。
(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
(編輯:東子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