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首頁 再説長江 線索徵集 主題活動 長江百科  
 
水天一線的河口段
央視國際
  

    一、奔向大海

    長江自江蘇江陰以下進入河口段。江陰北臨大江,城東北黃山西端的鵝鼻山,突出江中, 與江北的孤山對峙,形成江陰附近狹窄的江面,約1.4千米,至此恰似一個瓶頸,所以被稱 為長江的"咽喉"和"鎖航要塞",長江進吳淞口後的第二道"江海門戶",軍事上有"黃 山要塞"之稱,歷代都在這裡屯戰艦,操水軍。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在這裡修築了炮臺,防 止帝國主義炮艦沿江長驅直入;1912年,孫中山先生視察黃山後,"土炮臺"換成了"洋炮 臺",加強了防守能力;1915年袁世凱稱帝,著名革命黨人楊公秘密來此,策動起義;19 49年4月21日,百萬雄師過大江,黃山蔣軍官兵起義,活捉國民黨要塞司令,迎來了解放大 軍的滾滾洪流。

     一過江陰,江面豁然開闊,水流自然舒展,不久便被江心洲--雙山沙分成南北兩支。 在雙山沙後面是水深域廣、岸線穩定的張家港。它距海口僅162千米,是蘇州、無錫、常州 三市入江出海的港口,由於長7千米,面積13.4平方千米的雙山沙的天然屏障作用,成為一 個天然避風港。

     過了張家港,江流進一步展寬,愈往東去愈寬闊,至南通市天生港後,江流折向東南流, 很快抵達南通港及狼山。

     南通在長江江口段北岸,隔江與太湖低平原相望,背負蘇北大平原,東近黃海,扼通揚通 呂二運河入江之口,是江蘇省沿海南北交通的咽喉。南通之得名,就是肇因于她的位置優越 和交通形勢優越。

    蘇軾《遊金山寺》詩一開頭就説:"我家江水初發源(蘇軾家在四川,故有此説),宦遊 直送江入海";王平甫也有"天末海門橫北固"之句。在人們的印象中,總覺得群山萬壑江 入海,到了鎮江,也就差不多了。其實,辭別了鎮江三山,還有黛色青青的南通狼山在平原 盡處佇立著,相送大江東去呢。

     在南通東南長江北岸,從西北向東南延伸,依次為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和軍山 ,綿延2.5千米,襟江負海,統稱狼山,或狼五山。狼山以及其他四座山,本來都生長在大 江之中,多少年來的潮升沙漲,它們終於緩緩地上了岸。

     狼五山的名勝古跡和風光景色,主要集中在狼山。登臨其巔,可西眺市區,北覽平原,南 望大江,景象蔚為壯觀。狼山得名,相傳山上曾有白狼出沒;亦有人認為是山形似狼,故名 。宋朝有個地方官吏嫌狼字不雅,改"狼"為"瑯";後來又因為狼山的石色是紫的,把它 改名為"紫瑯山",這也是南通市雅稱"紫瑯"的由來。

     長江過狼山,奔騰東南涌,達于江口時,即江蘇省啟東縣蓼家嘴角與上海市南匯縣南匯角 間寬度達91千米,形成一個縱深200多千米的喇叭形的河口。唐朝詩人李白的名句?quot;孤帆 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正是這一壯闊景色的寫照。當人們乘輪過此,登上甲板舉 目遠眺,但見水天一色,猶如置身大海。

     長江在入海口內側,受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阻滯,分為三支:崇明島與北岸海門、啟東 間稱北支流,因受泥沙沉積而淤淺;崇明島與長興島間稱北港水道;長興島與南匯間稱南港 水道。南港水道現為從海上進出上海市的主航道。長江河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1060立方米 /秒,年入海總徑流量為9793.53億平方米,約佔全國各流域徑流資源總量的37.66%。

     河口段入江支流,除南側的太湖水系入江諸港和北側的江淮平原水系入江河港外,當以由 江都縣三江營匯入的淮河入江水道和由上海市吳淞口匯入的黃浦江為主。

     淮河,古稱淮水,為古代四瀆(江、淮、河、濟)之一。它原本是一條獨流於海的河道, 水清流暢,無雍決之患。流域之內,沃野千里,農業豐盛,是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發達地區 之一,曾有"走千走萬,比不上淮河兩岸"之説。但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以後,黃河 多次奪淮入海,致使淮河流域水系紊亂,災害連年。明清二代更施行"蓄清刷黃"和"引淮 濟運"的治河策略,以維護漕運的通行,大築高家堰,使洪澤湖成為一大滯洪水庫。咸豐元 年(1851年)洪澤湖水終於衝決湖東南側老三河口的禮河壩,洪水遂經禮河壩(後稱新三河 )入寶應湖,出湖後汊流多而曲折,北達白馬湖,南入高郵湖,邵伯湖經江都縣六閘入裏運 河,再出金灣河、鳳凰河、太平河等河道,由芒稻河、廖家溝南下,至三江營入長江。汛期 常潰堤東侵,對裏下河平原為害嚴重。

     1949年後,為了治理淮河入江水道,在洪澤縣東南部洪澤湖大堤上、原古禮河壩所在地, 修建了三河閘,用以調蓄洪澤湖的洪水量,還興建白馬湖隔堤,以防水害;1958年在鳳凰河 修築堤防,建東風閘;1962年在廖家溝建萬福閘。1969~1973年擴大入江水道工程全面開工 ,先後建三河攔河壩、大汕子隔堤和淮南堤,使新三河改道直入高郵湖,不再危害寶應湖地 區。後又拓浚歸江河道,廢草壩10座,建節制閘。經擴大改建後,現淮河入江水道上段自三 河閘起經金湖縣黃和⒗璩恰六邸⒔鴯蕩鍤┘餿敫哂屎?5千米,河寬2~3千米。中 段從高郵湖到邵伯湖六閘,全部屬湖區,長55千米。下段自六閘起經運鹽、金灣、太平、鳳 凰、新河等水道,匯入芒稻河、廖家溝、夾江至三江營入長江,長45千米。此外為解決沿線 地區洪澇災害矛盾,發展綜合利用,還在金灣河和太平河上興建節制閘和一系列配套工程。

    二、歷史演變 (返回頂部)

    長江河口段,江流浩蕩,而河床比降甚小,平均比降僅0.005‰,流速平緩,加上受海潮 頂托影響,長江從上遊挾帶來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沙洲和沙壩,在兩岸形成沙嘴。河 口沙洲出現的位置,取決於河流流量和進潮量的大小,據研究認為,當兩者比值小于0.02時 ,河口沙洲位於口門以內;大於0.1時,河口沙洲位於口門之外。長江流量與潮流的比值為0 .256,故沙洲多分佈在口門之外。

     河口沙洲的出現,使河道分汊,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長江主流往右偏移,使河口的南汊 道刷深,擴寬,呈發展趨勢,北汊道則日漸淤淺,束窄,呈衰退趨勢。當南汊道成為長江徑 流主要通道後,新的沙洲、沙壩發育,使河道再次分汊,繼續向東南偏移。隨著河口汊道的 發展演變,河口三角洲便不斷向海延伸。

     事實上,影響長江口河道演變的因素十分複雜,除上述受地球自轉影響主流右偏外,徑流 、海潮、泥沙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河床衝淤變化等,均會導致長江口河道的演變 。

     歷史上,長江河口段的演變還是較為頻繁的。五、六千年前的大海侵使長江河口退到鎮江 、揚州一帶,鎮揚以下成為海灣,以上才具江型。秦時,揚州為廣陵縣治,於是"廣陵觀濤 "成為兩漢以來的盛事。(漢)枚乘《七發》:"將以八月之望……往觀濤乎 廣陵之曲江"。晉郭璞《江賦》雲:"鼓洪濤于赤岸,淪余波乎柴桑。"赤岸指 位於揚州城西20千米的赤岸湖,柴桑即今九江。可見晉 時涌潮形成于江口的揚州,而潮區界頂則遠及九江。其 時海灣北岸沙嘴由今江都向東北伸展至海安李堡附近,與岸外沙堤相合,形成裏下河洼區; 南岸沙嘴係自江陰以下,沿著常熟的福山、梅李、支塘、太倉、嘉定的外崗、黃渡、青浦的 盤龍鎮、松江的漕涇一線,向東南入海,至杭州灣中的大金山、王盤山以後,由於受到杭州 灣的強潮作用和東南季風的影響,産生向西的泥沙流,迫使沙嘴折而向西,形成反曲現象, 並與正在發展中的錢塘江口北岸沙嘴相連接。

    自東吳征服山越和晉室南渡以後,由於大量山地得到開發,長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壞,水土 流失,加大了固體逕流,泥沙逐漸在河口沉積。長江口南岸沙嘴,開始向東推進。至唐代已 推至今寶山、吳淞附近,今上海市區除楊樹浦東端和復興島那一部分外,都已經成陸。宋代 海岸又向東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達川沙、南匯一線。宋代以後的江岸,向東伸展的速度不大 。這是因為14~18世紀,長江主泓在崇明島以北的北支入海,長江口南岸因泥沙不足,外漲 趨勢緩慢。(見圖8)。此圖轉引自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概論》,第188頁。

     長江北岸江口段及位於江口的崇明島,在歷史時期也經歷了重大的變遷。這一變遷與長江 主泓道的南北游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通常情況下,主泓道所經的江岸及島岸,一側受江流 和潮汐的影響較大,容易發生崩坍;另一側由於水流較平穩,泥沙容易淤積,岸線向外延 伸。歷年來,長江的主泓是不固定的,長江口岸段與崇明島也就相應地發生著變化。

     據歷史記載,早在7世紀時,今崇明島以西有兩個十幾平方千米的小沙洲,名為西沙和東 沙。五代時,吳越王在西沙設崇明鎮,崇明這個名稱即由此而來。

     11~14世紀時,江流主泓道在南,引起南坍北淤,宋天聖三年(1025年),與東沙接壤處 出現了"姚劉沙",建中靖國初(1101年以後),在其西北25千米處,又出現了崇明沙及三 沙。後姚劉沙及三沙島逐漸向北淤漲。而偏南的東西二沙則在11世紀相繼坍沒。

     到了14~18世紀,主泓道擺向北支,沙洲也隨之北坍南漲,姚劉沙及三沙島北面土地大量 坍失,面積縮小,以東以南出露馬家濱、平洋沙及長沙。以後,隨著泥沙的大量沉積,各沙 洲逐漸相互連接,明末清初,已是"南北長百四十余裏,其東西闊四十余裏",《 讀史方輿紀要》卷24,江狹種蕁こ緱饗亍3醪焦鉤山袢粘緱韉旱幕韭擲? 。

     18世紀中葉以後,長江主流重入南泓道,北面江岸沙洲大漲,今日啟東縣即淤墊於此時。 而在潮流作用下,崇明島向西北方向伸展,1954年,崇明島面積僅有600多平方千米,在80 年代已達1083平方千米。目前它仍在向海門、啟東靠攏中,最窄處只有1.5千米左右,江底 堆積的沙洲也不斷增高,已有部分露出水面,其北岸大有與蘇北陸地相連的趨勢。至於崇明 島的南岸,兩百年來則處於不斷的崩坍中。解放以來,由於修築了200多千米的環島大堤與 一千多條丁字壩,才使南岸的崩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由於18世紀後,長江南汊發育迅速,泥沙淤積形成了中央沙、長興島和橫沙島,它們把南 支分隔成南港和北港兩個汊道。隨後,南港汊道淤積形成九段沙,又把南港分隔為南槽和北 槽。其中,南槽原為長江主泓道,近年來,又發生變化,南槽淤積增加,水深變淺,北槽出 現刷深趨勢,長江主泓已漸漸轉向北槽。

     目前長江泥沙主要經南支向東向東南沿海輸移,入海泥沙的分佈情況大致為:60%左右在 口門外向東擴散,擴散範圍一般限于東經123以西,相應水深50米左右,已形成面積為1萬 平方千米的長江水下三角洲;20~25%左右的泥沙沿海岸向南運移,夏季因台灣暖流西偏, 浙閩沿岸流受偏南風影響貼岸北上,長江南移泥沙受阻,主要沉積在杭州灣以外,部分被潮 汐擁入杭州灣內;冬季台灣暖流退縮東移,浙閩沿岸流受北風吹送影響南下,長江泥沙向南 可達浙南、閩北沿海;餘下15~20%左右的泥沙向北運移不遠,因受蘇北沿岸流阻擋,反被 潮汐擁入崇明島以北,沉積在長江口北支內,故長江向北部沿海的輸沙量甚少。 (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

(編輯:東子  來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