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首頁 再説長江 線索徵集 主題活動 長江百科  
 
川劇的起源與發展
央視國際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説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陜、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昆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常見於舞臺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為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川劇,流行于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臺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

    高、昆、胡、彈燈在融匯成統一的川劇過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況。昆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劇中居主要地位。源於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間稱為“清戲”。在保持“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又大量從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中汲取營

    養,豐富和發展了“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稱“絲弦子”,源於徽調和漢調,也吸收了陜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先後通過“做唱胡琴”和舞臺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於陜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後,與川北的燈戲、高腔長期共處,互相融匯,又採用四川語言,便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四川梆子--彈戲。

    上述四種外地聲腔藝術在四川流行的過程中,相繼與四川語音及群眾欣賞習慣相結合,逐漸演變成後來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

    川劇由於各種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係,逐漸形成一些流派。在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傑出藝人稱派外,主要則是按流行地區分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為中心的溫江地區各縣,以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貝調”;二是“資陽河派”,包括自貢及內江區和縣市,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最為謹嚴;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綿陽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為主,受秦腔影響校多;四是“川東派”,包括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一帶,因重慶為四川商業中心,來此演出的外地劇種很多。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説。其中高腔部分的遺産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 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劇本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表演真實細膩,幽默機趣,生活氣息濃郁,為群眾喜愛。有的演員還創造了不少絕技,如托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善於利用絕技創造人物,嘆為觀止。(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

(編輯:東子  來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