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行走北印度(七):愛,是一門哲學!(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1日 23:20 來源:CCTV.com

  愛由不盡的神性産生,

  愛自想象而升騰,

  愛是自信和別人相誠之果,

  愛是對外部世界最高領悟。

  ——《愛經》

  印度的先賢們充分意識到愛欲在個人生命歷程中的作用,並以一種坦率的態度來看待愛欲。

  在印度諸多神話故事裏,都有頌揚愛欲的。故事的述説無非表達這樣一種道理:愛欲是一種本能,如果能很好地駕馭,很好地將其納入正確的軌道,就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歡樂,而且還有助於步入最高的境界。反之,就可能造成罪惡,甚至招致殺身之禍。

  克久拉霍的雕塑群裏的愛情場面栩栩如生,毫不掩飾,充滿活力,是對愛欲形象刻畫的一個集中總結,是幾千年來印度**雕刻的總匯。

  不愧是個浪漫之地,連開放時間都是那樣的詩意:每天太陽升起半小時之後至太陽落下後的半小時。

  可我們參觀的態度一點也不浪漫。

  知道那是個以雕刻聞名的地方,稍有些光影常識的影人都會把拍攝時間定在一早一晚,在這一早一晚中又以一晚為重。且雖然我們在外圍已經觀察、惴摸了一通,但畢竟未能實地考察,怎樣拍?如何拍?拍什麼?都沒有底。這時,出國後“退居”二線的飛狐GG發表看家演講:呆一天!準備充足水,提供每人一份午餐;帶足膠卷!要準備好不同感光度的彩色及黑白卷;一定要堅持到太陽下山後才出來,還要等候“迴光返照”那一刻,萬不得已被迫清場,也要採取拖的手段!

  好一副大義凜然,壯士一去不能回的派頭!

  再看看我們的準備功夫:購買若干包餅乾、麵包,每人一隻蘋果、一隻橙,除每人自備水壺外,還提供若干瓶大支裝的可樂、冰凍鮮榨果汁(計有菠蘿、橙、石榴混合果汁,前一晚在大排檔裏自選現榨,然後寄存在已混成老友記的汽水店的冰櫃裏),每人兩個熟雞蛋,自帶私貨除外(五花八門,數量也挺可觀,這部分包括計劃行使“賄賂”手段的香煙)。

  呵呵,夠可觀了吧,數量是其次,關鍵是營養搭配得合理。儼然一支訓練有素的準旅行團以艱苦為名縮水為實例牌的某個午餐食譜。

  更為要命的是,那每人兩個熟雞蛋的配置。為了省錢,也為了體現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智慧,先是由臉皮最厚的老小孩和街邊手推車賣雞蛋的小販講價,當地人以5盧比一隻蛋而我們以3盧比的價錢,一口氣買下20隻回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省下10盧比。把掙回來的6隻權當試驗品,先晚上在房間裏用電熱棒煮,熟了,吃了,試驗成功,滿足得做了個好夢,就等第二天的大幕拉開。

  第二天又是一個自然醒,奇怪沒人來敲門,靜悄悄地跑到男生宿舍,Cooler(印度特有的所謂AC)關著,門也關著,卻分明聽見裏面有人在低聲説話,於是拳打腳踢的一陣狂敲,還大聲嚷嚷:不是吧,你們還在睡呀!

  門被推開一條縫,一個閃身就進去了,財務大臣還伸個頭看我身後是否有“跟蹤”的,趕緊又把門推上,全然地下黨接頭的場面,房間裏的溫度陡然增加好幾度,感覺我進的是“桑拿”房。

  想笑不敢笑的我,見房間裏本來就沒多少富餘的地方已經擺了兩個盛了小半桶水的塑膠桶,那裏正冒著熱氣,旁邊兩個半裸的猛男一臉的委屈。見我進來,他們説,你守著,我們出去喘口氣,實在是太熱了。

  這場面,我還能憋得住嗎?

  好不容易能出門了,沒想到老小孩説要光著腳去,問為什麼,他説,昨天看那些參觀的人每進一個門都要脫鞋,反正那裏也挺乾淨的,免得麻煩,不穿鞋了。為他擔心路上的小石子、玻璃碎之類的東東。又聽他説,放心,我的腳皮厚著哩! 只知道他的臉皮厚,沒想到腳皮也一樣的厚,再想想剛才那一幕,我又想笑了。

  帶著虔誠的態度,我們終於進入克久拉霍最著名的西群雕塑群園區了。

  按著遊覽指示圖行走,很快我們都被深深的吸引 。

  既然是群,就説明那不是單一的一座,她是由眾多的印度廟組合而成,每一座實則就是一座廟,這樣看起來,則每座廟並不大。廟雖不大,但其裏裏外外的乾坤就很大。

  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將會看到一些我們認為四、五級的雕塑,但總得有個鋪墊吧,沒想到剛進園區,一下子就看見最精華部分。

  一番臉紅眼綠,來不及心理及生理作任何反應,就被一群又一群的遊客簇擁著,羞色也就矇混過去。

  再打量一下別人,但見人們都是一副坦然,更見印度本土遊客多是一對一對拉著手欣賞,且多是男的指點著、解説著,而女人則很安靜地微笑傾聽著。

  又一次明白一個道理:飲食、男女,本是人類的兩大基本生活需要。人,降生於世,離不開這基本需要,人類的進化,就是對這兩種需要的不斷追求、演變,真容不得虛偽和羞于面對。

  既然欲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那人們就理所當然地可以去享受欲所帶來的歡樂。出於這樣一種認識,在印度,從上古時期開始,就出現了一批專門研究愛欲的學人。他們從聖典中尋求有關這一話題的內容並加以詮釋,並舉辦各種學校向求教的人們傳授這方面的知識,同時還把總結出來的經驗著書立傳,形成一門與語法、數學、醫學、幾何、建築等學科鼎足而立的學科——愛情之學。那些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藝術家們也喜歡將愛欲作為自己的創作題材,用畫筆、雕刻刀等工具去表現這種原始生命衝動,去表現這種衝動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無論是愛情之學也好,愛欲藝術也好,它們除了從哲學高度把愛欲當作人生要旨之一,是完成達摩的必要手段的同時,還把愛欲看做是一種人生的藝術,是一種能給人們帶來巨大的享樂藝術。

  當下有點明白印度人將愛視為一種哲學的緣由了。

  參觀完畢,得出這樣的觀後感:對印度人來説,精神的東西是重要的;對中國人來説,功能則是最重要的。從哲學的範疇來看,這是否就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區別?

  不是嗎?因為我流連在《愛經》的描述中:“……花園裏建一個愛之座,有茉莉爬藤遮蔽著,並在樹枝下懸挂一個鞦韆,每年春天,樹枝將散發出季風傳送來的花香。……”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