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二集:雲帆高張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3日 09:51 來源:CCTV.com

  序

  【解説】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們這個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現了一支如此大規模的船隊。這支由大明王朝永樂皇帝派遣,由鄭和統帥的船隊,在此後的二十八年間,七下西洋。出訪了東南亞、南亞、西亞,遠至阿拉伯地區和東非;歷經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史稱 “鄭和下西洋”。

  從這一天起,中國偉大的航海家引領人類的航海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從這一天起,中國人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後,又大規模經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從這一天起,萬里海路見證了中國人的意志,智慧和領先於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年過去了。追述壯舉,我們依稀可以想見那時的帆影和波濤。我們在自豪與敬佩中思考:是怎樣的船舶和航海科技使得鄭和完成了這不可思議的航行?上千艘的船舶是如何製造的?漫長的海上航行又該怎樣渡過?這歷經艱辛的旅程又將給我們怎樣的啟迪呢?

  【解説】 (畫面:船隊遭遇颱風)

  1405年的初冬,鄭和率領著船隊從南京出發,經過600多公里的航程,到達福建長樂的太平港。1406年初,大明船隊從太平港出發向著南方的台灣海峽進發。台灣海峽是中國東海及其北部鄰海與南海、印度洋之間的交通要道。這裡是多風暴地帶,世界上對台灣這個詞的最初了解,是因為每年這個島附近海域形成的颱風。風浪將使鄭和船隊經受第一次考驗。

  【採訪】陳子榮 福建惠安蜂尾鎮漁民

  (同期聲)這個海,如果沒有大濤的浪,就是很大,慢慢地浮上來,有一個波峰和一個波谷,就是證明這個海不是很緊,很鬆馳的樣子,它也同樣浮上來,浮下去,行船的人都知道,海面肯定有颱風。

  【解説】 (畫面:船隊遭遇颱風)

  鄭和的遠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遠航,對於船隊的總指揮鄭和來説,應付瞬息萬變的海上天氣是他遠航重要責任之一。時至今日,中外人士對於在世界科技尚未昌明的古代,中國能夠派出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長期馳騁于風浪驟變的大洋,仍然表示欽佩和讚嘆。二百多艘木帆船的結構設計、航海性能,水手們的駕船技術和航海經驗,面臨著嚴酷的考驗。如果,船隊還沒有進入南海就被暴風雨所終止,那麼,以後的奇跡都不可能發生。鄭和率領他的船隊成功地闖過了第一個險關。海洋,造就了偉大的航海家鄭和,鄭和也由此書寫了世界遠洋航海史的千古絕唱。

  【解説】 (畫面:宋代沉船考古挖掘)

  在這條航路上,的確發現過不少沉船。1974年,福建泉州的後渚港便發掘出了一條完整的宋代海船。

  【採訪】羅宗真 南京博物院研究員

  (同期聲)在泉州所出土的、發現的在海港的那個大的木船,那是宋代的。你説這些船是小船,是內河航行的,還有理由。但是泉州的那個船是海船,海上航行的。它的艙也是那種設備。這樣看起來,我們的造船技術確實是領先於世界的。

  【解説】 (畫面:宋代沉船考古挖掘)

  這艘宋代海船出土時殘長二十四米二,寬九米一五,深一米九八。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在他的《遊記》中有這樣的描述“中國船隻用極大木料銜接,木料用巨釘釘牢,釘長為三腕尺。”中國從漢代開始造大船,至宋代發展成熟, 元、明兩代的造船基地大多是在宋代的基地上發展而來。

  【採訪】羅宗真 南京博物院研究員

  (同期聲)就到明代初年為止,我們中國的造船技術在世界上是屬於領先地位的,我們有這樣好的造船技術,而且我們已經很早就同國外有來往。 

  【解説】 (畫面:出土宋代沉船)

  最神奇之處在於,這艘出土的宋船居然已經擁有了水密隔艙。中國的造船工匠在一千年前就已經把水密隔艙的技術運用到海船上,他們的創造靈感是從哪來的呢?

  【採訪】辛元歐 中國船史研究會會長

  (同期聲)在古代(已經)出海的漁民經常把竹子綁起來,做成一個竹筏,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大家發現竹子的浮性比較好,所以如果我們把這個竹子一劈為二的話,(就可以出來一個,一劈為二一半,)這個一半就相當於一個船,這個船這個水密艙壁的來歷就在於此,但是由於以前工業技術的落後,這個水密艙壁不能連到船上。(所以這樣的話,)一直到唐代以後,唐代的時候,我們才由出土文物裏頭髮現,這個時候我們國家就已經有了水密艙壁了。這個水密艙壁在我們這個泉州出土的古船上面有很好的展示。大家通過這個可以生動地看到我們這個水密艙壁,中國的水密艙壁是有一個創造性的發現。

  【解説】 (畫面:船隊海上生活)

  歐洲直到幾百年後才學會了使用水密隔艙。李約瑟博士曾説:“在十八世紀末葉的幾十年中,在西方,構築自由浸水式的水密隔艙壁尚屬空想。

  肆虐的暴風雨終於平息了。它沒有能夠改變船隊的命運。暴風雨過後,天空蔚藍如洗,一平如鏡的海面上,那支不屈的船隊仍然朝著既定的目標前行。

  風暴考驗了鄭和的指揮系統,也考驗了寶船。鄭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的往返時間都近乎兩年甚至更長。漫長的海上航行,把上百甚至幾百名的船員限制在了一艘船上,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了一起。他們要一起工作,戰勝困難;也要一起生活,互相照應。鄭和寶船,既要完成一個大明王朝睦鄰友好的使命,自身也是團結和諧的整體。他們的團結和意志,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

  對於所有可能的危險,寶船在設計上已經有所準備。寶船仿佛一座巨大的城堡,保護著所有人員貨物安然無恙。

  中國的造船技術在當時的世界上首屈一指,儘管朱元璋執政時期,大規模的造船事業已經停止,但是,中國的造船傳統並沒有因此而中斷,民間仍然有許多身懷絕技的造船者。現在,在鄭和的召集下,他們匯聚到寶船廠,投入鄭和下西洋的偉大事業中。

  1403年,皇帝下令福建建造137艘遠洋航行的帆船。三個月後,又命江蘇、江西、浙江、湖南、廣東諸省,建造另外兩百艘船舶。同年十月,朝廷又下令沿海各省迅速將188艘平底運糧船進行改造。造船的浪潮,從公元1403年一直持續到1406年,從《明實錄》上查到的數字證明,這幾年中,全國共建造或修復了1681艘以上的船隻。幾乎整個國家都投入到這項浩大的工程中。

  【歷史人物再現】清 張廷玉 《明史》總纂修

  (同期聲)寶船尺度難考,《明史》所記“修四十四丈,寬十八丈”。蓋錄于前人所記也。

  【解説】 (畫面:寶船尺度)

  若是按照這個尺寸換算成公制,這艘船的長度是一百四十八米,寬度為六十米。這個面積比今天的一個國際標準的足球場還要大。

  在尚無螺焊工藝的明朝,造出如此巨大的寶船,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

  【採訪】楊槱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同期聲)我是這樣想的,就是講鄭和徵用一般的船出海完成任務了,也是很大成就。並不是一定要這個船多大,才算是成就,是不是?

  【解説】 (畫面:寶船結構)

  整個寶船甲板下面分四層,上面有三層。接近船底的兩層,一層是壓艙石,一層用來儲備糧食和淡水;靠近甲板的兩層供船員和戰士的居住。甲板上的第二層是官員臥艙,這也是整個寶船最舒適的一層,晃動最小,空氣最好、視線也最好;甲板上第三層是工作間、高級客艙和導航瞭望的地方。

  【解説】

  關於當時南京造船的情況,在一本《龍江船廠誌》中記得非常詳盡。

  【歷史人物再現】明 李昭祥 《龍江船廠誌》作者 1551年成書

  (同期聲)吾于嘉靖三十年初抵龍江船廠,時距鄭和下西洋已百年余。洪武初,于都城西北隅空地,開造船廠。東西寬一百三十八丈,南北深三百五十四丈。有作坊七個,房六十余間,船戶四百有餘。

  【解説】 (畫面:船廠造船場面)

  這座寶船廠興建於朱元璋時代,永樂皇帝決定下西洋以後,寶船廠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從宋代開始,一千年的遠洋航海史早已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航海國家。在鄭和出航之前,這個古老的國度已經為他準備了精湛的造船和航行技術。只要具備足夠的勇氣,中國製造的寶船就有能力把人們送到天涯海角。

  在鄭和下西洋的偉大事業中,凝聚著千萬人的共同努力。那麼,他們造出的,又是什麼樣的船呢?在南京長江邊上的中保村,這裡就是當年鄭和建造寶船的原址。幾十年來,考古工作者不斷地在此進行著考古發掘工作。

  【採訪】華國榮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同期聲)這個工作從2003年的8月份,一直到2004年的7月份,將近一年的時間,我們做的首先就是抽水、抽淤(泥),把整個塘底清出來。我們把水和淤泥抽完以後,在塘的底部,發現了三十四處當時木結構的建築基礎,很密集,一般是長方形的,方形的,也有橢圓形的。本身做的結構不一樣,從東往西排過去一直有三十四處。現在我們知道,當時因為發現這個東西呢,原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遺跡。現在看來這都是當時在塘裏造船的時候,搭的建築平臺的基礎部分。

  【解説】 (畫面:寶船廠)

  寶船廠共有七個作塘,平行排列,朝著出海口的方向。

  【採訪】祁海寧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

  (同期聲)這個堤岸呢大概有四層土構成。第一層土,就是表面一層土,它是耕土層,因為寶船廠被廢棄以後,可能從清代開始就變成一片農田了。

  【解説】 (畫面:船廠地下土層構成)

  耕土層下面,依次是黃土層、黑土層和河沙土層。挖塘的時候,先挖塘口的原生土,把挖出來的土向兩側堆積,形成黑土層;黑土層上面,就是從遠處運來的黃土。

  根據專家推算,將七個作塘堤岸壘成1米5高的黃土層,就需要50萬以上的人工。

  【採訪】華國榮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同期聲)這是我們發掘的三十四處遺跡,從東邊一直往西邊,基本呈一條線排列的,每個遺跡之間間隔距離不等,有的挨得比較密集,有的相對來説還比較遠一點,這樣能看出一點這個遺跡基礎底部排列的規律來。這有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哪兒呢?這些造船使用平臺的基礎,可以告訴我們,當時,船是怎麼造的,現在通過我們從東往西這個遺跡的排列,我們可以初步認為,當時的船應該是東西向排列造的,不是像有些專家認為這個船可能是南北方向造的。這樣東西向造的,有一個最大理論就是説,這個塘本身四百多米長,完全是有可能造大船的地方,我們出土的遺跡裏面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解説】 (畫面:船廠出土文物)

  寬達四十米的作塘,為製造巨型船舶提供了可能。寶船廠下設許多分廠,根據不同的工種,編為四箱:分別為木作、鐵作、舟念作、篷作。

  寶船廠遺址出土的文物數量超過1500件,其中包括木器、鐵器,棕繩,油泥,種類也很豐富,數量也很大,與一般考古發掘相比,實屬罕見。非常重要的是一隻木錘上刻著的一個大大的“官”字,表明這個大型船廠的皇家背景。

  寶船廠出土的每一根木材都刻有編號,這表明船廠已經使用了標準化生産和流水線作業。一支龐大的船隊即將展現在鄭和的眼前。這使他對即將開始的航行充滿渴望。只有在波瀾壯闊的海上,那些精心製造的船舶,才能接受考驗;一個王朝的抱負,才能得以施展。

  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僅僅見到了寶船廠的遺跡。我們是否有可能與一艘古代船舶直接相遇呢?

  【解説】 (畫面:船廠出土舵桿)

  隨著挖掘的深入,兩根巨大的圓木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顯然,它是寶船上的一個構件,那麼,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它能夠為我們了解寶船提供線索嗎?

  【採訪】華國榮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同期聲)最主要的是兩根比較巨大的舵桿,這兩根舵桿就出在我們這個塘的東部位置,當時在衝淤衝到底下,快到底部的時候就衝出來了。這兩根舵桿,一根10米,一根是11米,這兩根舵桿非常大,我們當時請了一些專家來看完了這舵桿後,他們覺得這舵桿肯定不是一般的船用的舵桿,肯定是出海用的,是外面大船上用的舵桿,這也是給遺址當時生産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證據。

  【解説】 (畫面:船廠出土舵桿)

  如果這兩根舵桿是龍江船廠為鄭和下西洋專門打造的,那麼,它為什麼又留在船廠的作塘中,而沒有隨寶船一同出洋呢?

  【採訪】祁海寧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

  (同期聲)可能它是從那些寶船上面,因為使用過了以後,卸下來之後要進行修整,或者是另作他用的。

  【解説】 (畫面:出土舵桿 / 三維造船場面)

  也許,這兩根舵桿是屬於鄭和船隊的,但不一定是鄭和所乘坐的寶船上的。但舵桿的出土顯然為我們了解那支船隊,以及古代中國的船舶製造業,提供了一條捷徑。

  有學者根據古船的比例進行推算,假設這根11米的舵桿屬於一條平底海船,擁有這根舵桿的船隻長度應該是十七至十八丈,大約55公尺。而1492年哥倫布的“聖瑪麗亞號”,只有35公尺。

  【解説】(畫面:三維造船場面)

  永樂年間,寶船廠的規模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了幾倍,成為整個國家的造船業中心。

  鄭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寶船廠度過,造船的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船隊未來的命運。所有的計劃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當中。當年的船隻設計者們,應當有著一套完整的圖紙。那些優質的木材在穿越了迷宮般的圖紙之後,才尋找到彼此的卯榫穿插在一起,相互之間的力量,想必是經過嚴格的運算,才能確保船隻安全往返于大洋之間。

  寶船終於造好了。工人們開閘引水,讓木船漂浮起來,並駛出船廠。這是一種天衣無縫的方法,它為製造巨型船舶提供了可能。中國至少在公元10世紀就已經廣泛使用幹船塢造船,而歐洲直到15世紀末才首次使用幹船塢。

  船隊駛進漫無邊際的大海。由於路途遙遠,這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如何解決海上生存問題? 曾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鞏珍,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

  【歷史人物再現】明 鞏珍 《西洋番國志》作者

  (同期聲)海水鹹澀,不可入口,乃于附近川澤汲取淡水,水船載運,以備用度,斯乃至急之務,不可暫馳。

  【解説】(畫面:水船)

  每艘船自帶淡水,水船是作為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採訪】陳德鴻 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總指揮

  (同期聲)鄭和下西洋那個時候的補給,它主要還是靠港口補給。另外,我就認為,他補給的淡水,主要是靠沿海航行,靠雨水來補給。他就是靠甲港到乙港,到某一個港口,在港口裏面補給是主要的。

  【解説】 (畫面:馬船/ 船員喂牲畜)

  除了保證淡水供應以外,鄭和船隊又是如何給船員提供必需的營養的呢?船隊中專門配備了飼養牲畜的船隻,使船員在航海的時候能享用新鮮美味的肉食。由於很好地解決了船員的營養問題,避免了不正常減員。這也是鄭和順利完成下西洋使命的重要原因。

  【採訪】陳德鴻 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總指揮

  (同期聲)現在艦艇遠航出去,我到南極去,蔬菜很難解決,那怎麼辦呢?我們就採取帶黃豆,帶綠豆,黃豆我可以做成豆芽,可以做成豆腐,可以磨成豆漿,一個禮拜吃個兩三次,這個也就解決了。

  【解説】 (畫面:糧船/ 船上廚房燒飯)

  鄭和船隊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船隻共同編隊組成的,以保障航行途中的各種需要。糧船,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計算,兩萬七八千人的飲食每天至少需要20噸以上。歐洲中世紀,英國、西班牙等國的許多航海者在海上死於壞血病;直到十八世紀初,英國海軍軍醫林德醫生才發現病因是維生素C缺乏。

  【解説】 (畫面:中國農業大學的實驗室)

  然而,由兩萬七八千人組成的鄭和船隊中,幾乎沒有人得壞血病,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又一個歷史之謎。壞血病的病因是維生素C缺乏,僅有充足的糧食是不夠的。為此,我們走進了中國農業大學的實驗室。

  【採訪】何計國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營養與安全辦公室主任

  (同期聲)一般來説,糧食、乾糧,比如説小麥或者是黃豆,它是不含維生素C的,但是呢,一旦它發芽的時候,那麼維C就大量的擴增。像黃豆芽,它的維C的含量一百克可以到十幾到三十毫克之間,它相當於白菜的量,白菜也就二十多個毫克。

  【解説】 (畫面:船員吃飯)

  據説,鄭和船隊攜帶上船的食物除了米麵穀類、腌製品、乾果、茶葉以外,存儲了大量的黃豆、綠豆,用中國傳統方法發成豆芽做菜吃,以彌補新鮮蔬菜的匱乏。另外,鄭和船隊的主要航程是在熱帶地區,常年草木青青,蔬果豐盛,而且又多是沿岸航行,靠岸時有維生素C延續的補充,這也許是防治壞血病的主要因素。

  鄭和船隊已經繞過島嶼眾多的南海,一路順風,駛向馬六甲海峽。

  【採訪】葛劍雄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同期聲)因為如果你從中國要到西洋去的航線,如果經過馬六甲海峽,那麼是一條近路,否則的話呢,就要繞很遠的路。馬六甲海峽本身並不是很寬,如果控制這一點的話呢,無論從哪個方面都非常有利的。在鄭和的時代,在鄭和以前的時代,大家都已經注意到它的重要性。

  【解説】(畫面:《瀛涯勝覽》)

  隨鄭和下西洋三次的翻譯馬歡,將數年航行之見聞寫成了一本名為《瀛涯勝覽》的書,此書成為研究鄭和的重要文獻。

  【歷史人物再現】馬歡 《瀛涯勝覽》作者 1451年成書

  (同期聲)凡中國寶船到彼,則立排柵,如城垣,設四門、更鼓樓,夜則提鈴巡警,內又設重柵,如小城。蓋造庫藏倉廒,一應錢糧頓在其內,去各國船隻回到此處取齊,打整番貨,裝載船內,候南風正順,于五月中旬開洋回還。

  【解説】(畫面:馬六甲基地)

  在滿剌加建立的官廠,為鄭和船隊的遠行儲備了足夠的食糧,蔬菜和淡水。在那支龐大的船隊銷聲匿跡之後,基地也漸漸消失。只有馬六甲的那座三寶山,堅守著最後的記憶。這座草木青翠的小山,方圓三公里,今稱“三寶山”或“中國之丘”。

  【採訪】林源瑞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副主席

  (同期聲)這座山叫做三寶山。是我們中國以外最大的一座墳山,這座山上有一萬兩千五百座的墳墓。據説呢,這座三寶山是明朝鄭和下西洋曾經到過,曾經駐紮在的這個山麓的一個山。這麼多的一個隊伍到這麼一個熱帶的地方,這樣的炎熱的天氣啊,我們最主要是什麼呢,喝水。三寶山呢,你在三寶山下一挖就有水了。所以為了方便這些士兵的駐紮,當時就在這附近的山麓挖了七口井。大井呢,不是小井。其實這個挖井的功夫,也可以説是後來傳給當地的主人。怎麼樣挖井?可以説,鄭和下西洋給我們本地的人,帶來了莫大的好處。

  【解説】(畫面:馬六甲三寶井)

  這口井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它像血脈一樣永不乾涸。有人説,海外的華人只要喝了井裏的水,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會想起自己的祖先。

  鄭和下西洋,不但與東南亞各國進行貿易,也交流了技術與知識。

  【解説】 (畫面:殲滅海盜陳祖義)

  一陣比一陣更加急促的鼓聲預示著危險即將來臨。這一次,船隊將與一支極為兇悍的海盜船隊狹路相逢。變幻的旗語傳達著鄭和的命令,在沒有現代化通訊設備的古代,旗語、狼煙、甚至鞭炮,都是船隊傳遞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元明之際,許多貧困農民浮海到南洋謀生。

  但有少數人鋌而走險,入海為盜,在很短的時間內,已經發展成一支非常危險的海盜集團。

  【歷史人物再現】馬歡 《瀛涯勝覽》作者 1451年成書

  (同期聲)洪武年間,廣東人陳祖義等全家逃於此處,充為頭目,甚是豪橫,凡有經過客人船隻,輒便劫奪財物。

  【解説】 (畫面:殲滅海盜陳祖義)

  陳祖義採取詐降的策略,表示接受大明天子招降的手諭。然而,這是一個圈套。當兩船接近時,陳祖義企圖利用鄭和船隊的麻痹發動突然襲擊。一場海上大戰,已經不可避免。

  【解説】 (畫面:明代武器)

  鄭和船隊是否有能力進行自衛呢?明代中國海軍可以得到確認的火器,就有二三百種。明代戰船上的許多士兵,都是操縱這種火器的專家。鄭和的船隊,同樣配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解説】 (畫面:《明實錄》)

  《明實錄》記錄了這場戰鬥的結局:“壬子,太監鄭和使西洋諸國還,械至海賊陳祖義等”。1407年,鄭和押陳祖義回京,明成祖斷然將陳祖義斬首示眾。

  【解説】 (畫面:船隊航行在海上)

  消滅陳祖義,保障了東西方航道的安定。船隊繼續向前行駛。

  【歷史人物再現】馬歡 《瀛涯勝覽》作者 1451年成書

  (同期聲)自蘇門答臘往正西,好風行三晝夜,可到南渤裏國。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半日可到,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帽山乃西洋之界標也。

  【解説】 (畫面:鄭和航海圖)

  船隊經過蘇門答臘島西北的這座名為帽山的小島之後,才進入真正意義上的西洋。此時的鄭和在想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相信,這樣的時刻,他將永遠刻骨銘心。無論對於大多數船員,還是鄭和本人,西洋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它以它的廣闊無邊誘惑航海者的深入,同時為他們準備了足夠的風險。進入西洋以後,船員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迎來了真正困難的時期,他們為此做出了足夠的準備,他們不準備屈服。

  【採訪】萬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聲)東西洋的分界實際上是有變化的,從元代到明代,從明代的前期到明代的後期,一直是有變化的。那麼,我們要講到鄭和這個時期的西洋,那麼這個時候的西洋,從一開始,從洪武年間的時候,這西洋也還是指的印度那一帶,印度瑣裏。那麼印度瑣裏還是印度東海岸科羅曼德爾那一帶,可是從鄭和下西洋以後,一下子西洋就凸顯了。

  【解説】 (畫面:《明實錄》相關記載)

  “西洋”,幾乎是險惡的代名詞。《明實錄》有這樣的記錄:“始西洋發碇時,舟中三百人,至卜國僅百人。”

  【歷史人物再現】鞏珍 《西洋番國志》作者 1434年成書

  (同期聲)自蘇門答臘開舡,過小帽山,向西南行進,好風十日,可到溜山國。有八大處,皆有地主 而通商賈,其餘小溜尚有三千處,水皆緩散無力,舟至彼處必沉,故行船謹避,不敢近此經過。古傳弱水三千,即此處也。

  【解説】 (畫面:一個生病水手)

  鞏珍在他的文字中描述了西洋行船的艱難。其中最主要的困難,就是隨著船隊離赤道越來越近,各種意想不到的熱帶疾病開始向船隊發起攻擊,來勢比海盜還要兇猛。

  根據古代航海慣例,身患傳染病的船員將被安置在附近的島嶼上,以免使整艘的船員喪生。在離島嶼很遠的情況下,甚至乾脆拋向大海。在他們離開船隊時,會給他們帶上一份地圖,希望能夠可以找到歸鄉的路。

  漫長的航行過程,給各種瘟疫提供了可乘之機。北宋朱彧的《萍州可談》中記載道:“舟人死者忌死於舟中,往往氣未絕便卷以重席投水中”。在陸採的《冶城客論》一書中,我讀到了一位生病的士兵的記載。在無人所知的荒島上,他開始了魯濱遜式的生活,並最終回到祖國。他的故事因為真實而顯得愈發離奇。

  【解説】(畫面:文萊空鏡)

  鄭和的船隊也曾經訪問當時被稱為浡泥國的文萊。遙遠的浡泥國以它寧靜的港灣迎候著這支疲憊的船隊。在那裏,船隊將明朝皇帝的賞賜帶給國王,船員們也將獲得期盼已久的食鹽、燒酒、蠟燭、菜油,特別是淡水。

  【歷史人物再現】張廷玉 清《明史》 總纂修 1739年成書

  (同期聲)是年冬,浡泥國王麻那惹加那遣使入貢,乃遣官封為國王,賜印誥敕、符、勘合、錦綺、彩幣,浡泥國王大悅,率妃及弟妹子女陪臣,乘舟渡海,來朝大明。

  【解説】(畫面:文萊外景)

  早在南宋時代,文萊就與中國有貿易往來。公元1408年,浡泥國王麻那惹加那,攜王妃、弟弟、妹妹等150多人出訪明朝。永樂皇帝就專門派了人到泉州去迎接。明代渤泥國,在今汶萊達魯薩蘭蘇丹國,位於加裏曼丹島西北岸,在地理上,汶萊與新加坡、馬來半島、泰國、越南,隔南中國海相望。在馬來語中,達魯薩蘭意為“和平之邦”。

  【採訪】穆罕默德蘇佛裏 文萊歷史中心主任

  (同期聲)麻那惹加那陛下還出席了隆重的慶祝晚宴。就在那次晚宴之後,麻那惹加那陛下突染重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也就是駕崩了。文萊蘇丹去世以後,中國的皇帝三天沒有理朝,是為了表示對已故文萊蘇丹的哀悼,在為他舉行葬禮的時候有許多友邦的使節出席了葬禮。

  【解説】(畫面:渤泥國王墓)

  1958年,南京市在文物普查的過程中發現了這位渤泥國王的墓地。當時永樂皇帝為這位1408年11月去世的麻那惹加那修建了陵墓。墓前立有墓碑,神道旁有石雕群。

  【採訪】楊新華 江蘇省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

  (同期聲)要説這個甕仲它的最大的特點應該説就是它的面部,它的鼻梁,它的面部整個,還有嘴唇整個向外凸出,凸出呢就,完全一個外國人的形象,還有這個領結,都能夠表現出這個特點,它應該説是非常忠於職守,你看它前面兩隻手扶著這把長劍,這個非常忠於職守,守在墓前。應該説已經快要600年了。石虎,石虎它主要是一種對死者身份的一種象徵,王它有王氣,它非常尊嚴,所以就把它放在墓前。

  【解説】(畫面:渤泥國王墓)

  麻那惹加那臨終前希望把自己留在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上,當時的永樂皇帝以隆重的禮儀為這位浡泥國王下葬。

  片尾:

  在福建長樂《天妃靈應之記》碑中,鄭和描述了下西洋的壯觀景象。“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歷番國大小凡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餘裏。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迥隔于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者……

  (CCTV專稿 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責編:陳玥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