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一集 涉滄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2日 09:50 來源:CCTV.com

  序

  【解説】

  公元1405年7月11日,在我們這個星球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現了一支如此大規模的船隊。這支由大明王朝永樂皇帝派遣,由鄭和統帥的船隊,在此後的二十八年間,七下西洋。出訪了東南亞、南亞、西亞,遠至阿拉伯地區和東非;歷經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史稱 “鄭和下西洋”。

  從這一天起,中國偉大的航海家引領人類的航海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從這一天起,中國人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後,又大規模經由海洋向世界伸出了友好的臂膀;從這一天起,萬里海路見證了中國人的意志,智慧和領先於世的航海科技。

  六百年過去了。追述壯舉,我們依稀可以想見那時的帆影和波濤。我們在自豪與敬佩中思考:是什麼力量使得鄭和完成了這不可以思議的航行?鄭和是誰?他穿越了怎樣的暴風驟雨和歷史迷宮,才成為這場海上奇跡的主角。

  第一場: 尋找檔案

  【解説】(畫面:在圖書館尋找資料,《殊域周咨錄》)

  明朝的歷史檔案,卷帙浩繁,但是,研究鄭和的學者們始終沒有發現鄭和船隊的第一手資料——《航海日誌》。是《航海日誌》根本就沒有存在過,還是像那支神秘的船隊一樣,永遠消失了?

  在國家圖書館中,保存著明代萬曆年間刻本的《殊域周咨錄》。在這部書中,有著關於搜尋鄭和下西洋檔案的記錄,它的作者是當時的職業外交官嚴從簡。

  【歷史人物再現】明 嚴從簡 《殊域周咨錄》作者 1583年成書

  (同期聲)著此書時,余賦閒家中,對百年前舊事,興味頗濃,遂始追蹤鄭和舊跡,搜尋史料,終理出線索若干。

  【解説】 (畫面:再現尋找檔案)

  其實尋找鄭和下西洋的檔案不是現在才開始的。1477年,為了繼承鄭和的事業,重新點燃大明王朝的海上熱情,朝廷中便有人開始搜尋鄭和《航海日誌》,但是沒有成功。當兵部尚書項忠入庫查檢檔案時,才發現關於鄭和船隊的所有檔案居然已經不翼而飛。

  【歷史人物再現】明 嚴從簡 《殊域周咨錄》作者 1583年成書

  (同期聲)時兵部尚書項忠入庫查驗舊案,見鄭和船隊之檔案已不翼而飛。

  【解説】

  項忠絕不相信如此重要的檔案會去向不明。

  【歷史人物再現】 明 嚴從簡 曾任行人司行人

  (同期聲)忠大怒,鞭苔下吏,責其三天之內尋到遺失文檔,仍一無所獲。項忠説:“庫中案卷,寧能失去?”

  【解説】 (畫面:《殊域周咨錄》中的相關內容)

  嚴從簡的描述讓我們知道鄭和的航海日誌確實存在過,但如今已躲到塵封的歷史之中了。儘管如此,歷代學者們從未因此而停止過他們的工作,

  第二場: 鄭和其人

  【解説】 (畫面:水下考古,明史)

  時間企圖把我們了解真相的所有道路隱藏起來。但這並不能使歷史學家放棄他們的努力。在最有可能出現鄭和下西洋遺跡的海上,中國的海洋考古工作者們不停地尋找著深藏海底的線索,希望揭開時間的面紗,看清600年前那幅壯麗的圖畫。儘管歷史記載,鄭和船隊在惡劣天氣下確實有過一些沉船,但進一步的研究卻發現它們都不屬於鄭和的船隊。顯然,如此規模巨大的行動,不可能被掩蓋無蹤,即使《航海日誌》去向不明,歷史仍然不斷地向我們揭示鄭和和他船隊創造的豐功偉業。

  一切必須從主人公開始。鄭和,這個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所代表的究竟是怎樣一個船隊?他怎樣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船隊的統帥?

  國家圖書館的古籍分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萬明在翻閱《明史》。在總計三百三十二卷的《明史》中,有著關於鄭和的記載。

  【採訪】萬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聲)明史開始修撰的時候是始於順治二年,那麼它完成呢是在乾隆的四年,1739年。

  【解説】 (畫面:明史)

  1739年的夏天《明史》正式刊行。修明史是二十四史中修史時間最長的,歷時九十五年。由當時許多史學精英共同完成。

  【歷史人物再現】 清 張廷玉 《明史》總纂修

  (同期聲)編撰明史,時距鄭和下西洋已三百餘年,可謂人琴俱渺,音訊難覓。對史料大海撈針,又是極其艱難。出於慎重,書中只留確鑿的史實。《鄭和傳》開篇如下: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

  【解説】 (畫面:馬哈只墓)

  在距雲南滇池西南岸60公里的晉寧縣城昆陽,有一座明代墓園。墓的主人叫馬哈只。 當地的專家向我們講述著墓園主人的情況。

  【採訪】徐克明 原雲南省昆陽市鄭和紀念館館長

  (同期聲)這裡是鄭和的父親的墓,鄭和的父親叫馬哈只,是在明朝的軍隊打入到雲南來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在戰亂中死去了,去世時候還只有39歲,這塊是個墓誌銘。這個墓誌銘就把鄭和的父親的情況和他的家世和生平全部就介紹到裏面去了。

  【解説】 (畫面:馬哈只墓,朱元璋徵發雲南示意圖)

  這是一塊保存完好的墓碑,刻于1411年。碑中記載了墓主人的生平和他的家庭情況,其中提到它有兩個兒子,長子馬文銘和次子馬和,另外還有四個女兒。

  碑文的落款表明這是墓主人的二兒子鄭和所立,時間是永樂九年十二月。

  1381年的秋天,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率三十萬大軍征伐雲南,十二月攻克昆明,次年平定雲南全境,摧毀了元朝殘余政權,鄭和當年居住的和代村,也遭到了明朝軍隊的攻擊。

  【採訪】朱惠榮 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

  (同期聲)那麼鄭和的父親,可能就被打死了,鄭和當時還小,只是十二三歲,可能就在戰亂當中被擄掠,最後帶到皇宮去。

  【解説】 (畫面:再現燕王府)

  鄭和在南京所經歷的一切,史書中沒有記載,這裡似乎是他命運的一個中轉站。隨後小鄭和被送至北平燕王府中。多年以後,他與燕王朱棣以勝利者的身份回到南京。

  【歷史人物再現】 清 張廷玉 《明史》總纂修

  (同期聲)鄭和被掠至北平的時間,史料不同,其説有異,有認為十歲者,亦有認為十九歲者。吾遂以“初”字蔽之:“初以閹人事燕王于藩邸。”

  【解説】 (畫面:術士比劃,推薦鄭和,書中記載)

  早年的鄭和於是在北平成為了朱棣的僕人。

  有了關於鄭和身世的記載,我們又試圖找到關於鄭和形象的描述。當時永樂皇帝非常喜歡術士,曾經編過《柳莊相法》的袁忠徹,根據朱棣的要求專門考察過鄭和,並且在皇帝面前力薦這位來自雲南的內官。我們也希望通過袁忠徹的描述,來了解這位英雄的模樣。但是袁忠徹在《古今識鑒》中的記載卻非常模糊。文中寫道“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

  這可能是至今惟一一段關於鄭和形象的記載了。

  鄭和出使西洋時,已經成為了內官監的太監了。相貌堂堂,是朱棣選擇鄭和擔負這一使命的原因之一。但顯然,這並非惟一的條件。

  【採訪】萬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聲)他是作為內官監的最高級別的官員,掌管內官監的官員,叫太監。所以不是任何內官都可以稱“太監”,太監是一個正四品的官員。

  【採訪】范金民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同期聲)那麼內官監的太監,按照當時的記載,他是正四品。正四品現在説起來我不曉得算中級還是高級,蠻高的。

  比如説,在當時明朝和清朝,在明初,就是鄭和那個時代,一個知府是正四品。知府是什麼概念,就是我們現在各個省轄市的市長,就是知府的角色。

  【解説】 (畫面:長樂顯應宮)

  但是袁忠徹並沒有直接描述鄭和的五官和體貌。鄭和的相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1992年的一項考古發現,使人們幾乎能夠目睹鄭和的面容。考古發掘的地點是在福建長樂的一座媽祖廟附近。

  【採訪】施秀水 福建省長樂顯應宮管委會辦公室主任

  (同期聲)到(19)92年,蓋機場,我們這裡建國際機場的時候,政府就把這塊荒地用來安置拆遷戶,這種情況下很多群眾就很自然的在這裡要準備蓋房子。

  【解説】 (畫面:挖掘的再現,發掘的相關報道,顯應宮裏的塑像)

  就在這個悶熱的六月,挖地基的村民觸到了堅硬的石塊,緊接著,他們的工具又碰到了墻體。這竟然是一座被風沙掩埋了的地宮,地宮裏五十多尊彩色泥塑神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根據當地文獻的記載和老人們的敘説,這些出土的泥塑組群中有天妃娘娘,也有明代的官員。根據當地地方誌的記載,那些官員被稱為巡海大臣。其中的一尊當地人推斷很有可能是鄭和。如果這個泥塑所塑造的是鄭和的形象,那麼,我們的目光就可以跨越六百年的歲月而直接與鄭和相遇。

  【採訪】萬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聲)當時我主要是從明朝當時它的衣冠、制度方面來考慮,就是説認為他是鄭和。這個塑像的前胸和兩肩都貼有貼金,這個貼金現在可以看得出來它是有點像龍的形象。那麼實際上大臣是不可能是用龍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種蟒龍。

  【解説】

  儘管專家給與了肯定的答覆,我們仍然希望找到更多的線索來確立鄭和的形象。

  【解説】 (畫面:雲南昆陽)

  於是我們來到雲南昆陽,找到鄭雲良先生。根據《鄭和家譜》的記載,他是鄭和的第十八代孫。而這本家譜是1936年李士厚先生在這裡發現的。

  【採訪】鄭雲良 雲南省鄭和研究會理事

  (同期聲)《鄭和家譜》就挂在這個房子的樑上的古書裏頭,就綁在這個樑上。然後我們拿下來,李士厚先生就打開,《鄭和家譜》就在古書的中間。結果翻開了就發現了《鄭和家譜》。

  【解説】 (畫面:三維合成,變換到再現演員)

  為了拍攝的需要,我們根據顯應宮出土的泥塑和鄭雲良的形象,合成了一幅我們認為有可能逼近歷史真實的鄭和形象。我們找到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畢業的王迎新先生,由他在情景再現中扮演鄭和的形象。

  第三場: 靖難之役

  【解説】 (畫面:靖難之役,朱棣率領士兵攻城)

  1399年,燕王朱棣與當朝的皇帝朱允炆發生了一場戰爭。這場史稱“靖難之役”的戰爭改變了朱棣的命運,也改變了鄭和的人生軌跡。這場戰爭與鄭和下西洋有著深刻的關聯。於是,我們不得不暫時放下鄭和,而把目光投向那場改變了歷史進程的戰爭。1399年,朱元璋的長孫朱允炆登基,同時開始在“削藩”的名義下奪取各地藩王的權力,這一年7月5日,燕王朱棣在日漸緊急的形勢下,誓師起兵。這場戰爭給了鄭和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也因此走進了朱棣的政治視野。北平鄭村壩戰役之後,朱棣又在河北白溝河、安徽靈壁等地重創建文帝的軍隊,1402年兵臨南京城下。1402年7月13日,負責內應的宦官終於打開了金川門,朱棣的軍隊殺入了南京城。

  【解説】 (畫面:永樂像,鄭和出海)

  推翻建文帝是一場政治鬥爭,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使他受到永樂皇帝的信任。走投無路的建文帝在一片火海中消失了。從此中國迎來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經過朱元璋 30多年 休養生息的政策後。此時的大明王朝經濟實力得到加強,一系列宏大的工程隨即展開。公元1405年7月11日,永樂皇帝朱棣命令鄭和和他的副手王景弘率領兩萬七八千名官兵出使西洋。在此後的二十八年間,這支由大明王朝永樂皇帝派遣,由鄭和統帥的船隊、七下西洋。出訪了東南亞、南亞、西亞,遠至阿拉伯地區和東非,史稱 “鄭和下西洋”。

  第四場 永樂盛世

  【解説】 (畫面:故宮,武當,長城)

  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的上臺,就意味著一系列不朽事業的開始。幾乎與鄭和下西洋同時,一系列宏大的工程正在進行。在歷經12年的營建之後,北京紫禁城在公元1420年竣工;

  我們至今可以從武當山金頂,看到永樂皇帝的氣魄與雄心;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這個地球上最大的地面建築,始建於永樂年間。

  【解説】 (畫面:陽山碑材)

  在南京郊外的陽山,保留著永樂皇帝未完成的一項宏偉工程,陽山碑材。這是朱棣為他的父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造一塊功德碑。這座巨大的墓碑,讓我們感覺到六百年前,一個帝王的氣魄與雄心和成千上萬工匠們的技藝與辛勞。

  海船的製造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也許這些浩大工程將成為一個強大朝代的象徵,朱棣的政權建立在他驚人的慾望與想像力上面。在建造寶船的同時,朱棣決定在江寧陽山為他的父親朱元璋建造一塊功德碑。如果能建成,它將成為幾乎是由一整座山石構成的紀念碑。

  【採訪】范金民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同期聲)整個的碑柱、碑身加上套上碑額的話有七十五米高,二十多米寬,可能是這樣,有五米厚。它是很龐大的一個東西,最近測出來是兩萬六千噸。這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它現在實際上我們實地看的話,就是把整座山劈了半座,還就是在中間硬是用原始的石匠一鑿子、一鑿子鑿出來的,鑿出來而且鑿得非常齊整,現在看起來就像一線天一樣的,就中間一點漏光。已經是半成品了,已經連碑額、那個套子、石榫都做好了。而且中間已經鏤空,已經是半成品了,它已經連那個碑額、那個套子叫石榫,都已經鑿好了。

  【解説】 (畫面:三維陽山碑材還原,神功聖德碑,永樂大典)

  後來因為陽山碑材太重無法移動,永樂皇帝選擇了另一塊巨大的石頭。今天南京四方城中的《神功聖德碑》,儘管是陽山碑材的縮影,那高大雄偉,氣勢不凡的造型,仍然令我們對輝煌的永樂盛世讚嘆不已。這座巨大的墓碑,讓我們感覺到六百年前,一個帝王的氣魄與雄心和成千上萬工匠們的技藝與辛勞。

  永樂皇帝的政權建立在他驚人的慾望與想像力上面。公元1411至1415年,朱棣動用三千文士,歷時三年,編纂總字數多達3.7億的《永樂大典》。這些浩大工程將成為一個強大朝代的象徵。

  【採訪】趙前 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同期聲)一共是編纂了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當時動用了有兩三千人來參加這個工作,當時要求這些抄書的人員每天抄三頁,不許抄錯,所以《永樂大典》中,我們可以看到,《永樂大典》裏頭沒有挖補的頁。

  【解説】 (畫面: 永樂大典)

  顯然,鄭和下西洋不可能服務於某一個具體的目的,永樂皇帝正在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文明時代,讓中國與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建立一種和睦的關係,讓光華璀璨的中華文明為世界知曉,是這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的一個政治理想。

  【採訪】葛劍雄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因為我們以前有一個説法叫一層層的翻譯,重譯來朝,你看這個翻譯都已經不夠了,最多的地方據説要九譯,翻譯九次,就是指翻譯的多了,這種也要翻譯,這樣才能夠來,這個範圍越大,就越顯得這個國家的聲望。

  【解説】 (畫面:職貢圖)

  這幅明代的職貢圖反映了當時萬國來朝的繁榮景象。而鄭和帶領的2萬多人的中國使團將國際間的友好往來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採訪】萬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

  (同期聲)我們今天來看,如果説純粹的外交使團是沒有貿易行為的,所以僅僅説它只是政治外交,這個內容我認為還是有些片面的。

  【採訪】樊樹志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同期聲)鄭和下西洋時代標誌著明代的政治經濟發展到了一個高峰了,這是一個事實,就是永樂宣德時期,它有一個強大的經濟實力,可以組成這樣一個龐大的船隊,花那麼多時間,花那麼多的錢財去進行遠航,它必然有一個經濟基礎,這是沒有問題的。

  第五場: 告別瀏家港

  【解説】 (畫面:鄭和視察船廠,製造寶船,操練水兵,寶船結構,鄭和瀏家港出航)

  可以説,朱棣是當時世界上惟一一個具有如此雄心的皇帝,他幸運地擁有了一個同樣不凡的船隊統帥。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得鄭和把皇帝的構想變成不可思議的現實?

  1403年,整個中國都處於重大的變化之中。紀年由建文改為永樂,此後北平則改為北京。永樂皇帝的海上夢想,幾乎把整個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變成了一座巨大的造船廠。從1403年到1405年,幾年當中,全國共建造和改造了兩千艘以上的船隻。

  從各地徵招來的下洋官兵每天都進行著緊張的訓練,應付海上突如其來的變化。寶船廠內的工匠們也在夜以繼日地奮戰。對於關係到上萬人生命和國家重任的海船質量,作為統帥的鄭和更是不能掉以輕心。

  一個偉大的傳奇開始了。太倉瀏家港的碼頭熱鬧非凡。鄭和和他的副手王景弘終於踏上了接駁他們的小船,駛向當時世界上最豪華的寶船。一聲令下,上百艘的船隊啟航了。

  1405年冬季的長江,上百艘海船順流而下,上千隻風帆如同海上開放的絢麗花朵。

  三十五歲的鄭和站在甲板上,這個時候,他會想些什麼呢?鄭和的一生命運多舛,當他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就從雲南滇池邊被擄到了北京,又跟隨朱棣,血雨腥風,一路打到南京,並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從現在開始,他將要把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託付給海洋。

  此時的鄭和面對的是波瀾壯闊的大海,這使他個人生命中的一切都顯得無足輕重。他將面對變幻無常的海洋和吉兇難卜的旅程,除了中華民族擁有的勇敢和堅韌,他此時所能依靠的,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寶船所能提供的物質保障。他們將穿越凶險遍佈的海洋,打通遙不可及的東西方航道;他們可能抵達祖先從未涉足的地方,將讓世界目睹一個東方王朝的文明與興盛。他們擁有世界一流的戰船,但卻為沿途各國帶去豐厚的禮物和平等的貿易。他們將向整個世界表達一個禮儀之邦天下同福的理想。

  【解説】 (畫面:現代船廠,及貨輪)

  長江出海口。成百上千的萬噸巨輪從這裡出發,穿梭于中國與世界之間。它們前往西洋的路線與鄭和時代大同小異,時隔六百年,它們的導航手段,又有多大差異?

  【採訪】王志一 原上海海事局局長

  (同期聲)那麼在我們現代的船上面,定位已經到了一個信息時代,過去來講天文航海,地文航海,這是鄭和時代剛啟蒙的時候。現在已經從無線電導航已經跑到了一個信息時代,現在這一台看上來是個很小的東西,但是它實際上已經是一個GPS,就是衛星導航系統。汽車開的話,我們眼睛看著前面,假如在大海上,什麼都看不見,只看見水、天,那麼就看這個羅盤是幾度。或是幾度。

  電子海圖,過去是紙的海圖,鄭和時代是《鄭和航海圖》,一個圖跟一個羅盤就可以往那裏去了。

  【解説】 (畫面:現代的航海設備)

  衛星定位、電子羅盤、聲納探測儀、電視監視器,這些現代化的設備是今天遠洋貨輪必備的導航儀器,高科技的航海技術幾乎可以保證航程的萬無一失。對於有著一萬八千公里海岸線的華夏大陸,海外一直是一個神秘、危險而又充滿誘惑的地方。

  在鄭和之前,中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遠航史,它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雖然,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遠洋船隊,但是兩百多艘船組成的編隊,兩萬七八千名船員的生活對鄭和來説都是考驗。

  遠航對船隊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那麼,他們將怎樣導航,又依靠怎樣技術手段,順利抵達彼岸?

  在如此大規模的遠洋航行中,要想萬無一失,每一個細如髮絲的環節,都顯得格外重要。

  【採訪】楊秉曦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同期聲)船上第一個肯定要記時,船上計時是用的沙漏計時,就是一個壺裝滿一漏沙,慢慢漏出來,漏完一壺叫一更,那個沙裝的多少,反正一天十漏沙漏完,所以一天是十更。

  【解説】 (畫面:再現丟木塊測速)

  在古代,“更”不僅是計時的單位,同時也是海上的速度單位。

  【採訪】楊秉曦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同期聲)一個人、船員在船頭扔下一塊木塊,船在航行的時候,那個木塊原則上假設相對來説它是不動的,在海上它是不動的,我們船是運動的,這個時候我人就走,走到船尾看這個木塊,假設這個木塊還沒有(到),我人都走到了,木塊還沒到,它叫不過更,你還沒到呢,不過更。假設我人走到了,木塊已經到後面去了,叫過更。

  【解説】 (畫面:武備志)

  一更大約是今天的40到60海裏。

  一幅古代航海圖幾乎成為我們觀察這支神秘船隊航線的惟一渠道。這是附在明代《武備志》中的一幅圖,原名叫《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學者認為它很有可能是根據鄭和當年的航線記錄繪製的。今天,人們簡稱它為《鄭和航海圖》。

  【歷史人物再現】明 茅元儀 《武備志》作者

  (同期聲)六十餘年前,吾父從浙江巡撫胡宗憲編修海圖,其遍尋海圖,獲《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此圖繪番國形貌甚詳,記載鄭和事跡以昭後人。

  【解説】 (畫面:鄭和航海圖)

  從這幅山水畫地圖中,我們可以發現航行的起點是南京城東南角的寶船廠,而這幅圖的另一端,則是一個名為“忽魯謨斯”的海島。圖上還畫著不同山的形狀和地名。

  【採訪】葛劍雄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同期聲)航海的人往往都需要找一些目標,特別是因為海上很難找,一般都以地標就是陸地上的一些標誌。所以它往往是一個港口,或者一個島,或者一塊礁石,那麼一個什麼景觀。他把它作為地點,作為起點。因為他很難像今天用經緯度的概念,當時沒有經緯度,即使有但沒有像現在可以測量那麼方便,所以一般他不是找地理坐標,而是找具體的一個點。

  【解説】

  《鄭和航海圖》是一字展開的手卷式地圖,從右向左,記錄著鄭和的航程。他和我們今天所見的地圖和海圖大不相同。

  【採訪】朱鑒秋 上海海洋測繪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同期聲)它的方位跟現在地圖是不一樣的,現在地圖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右邊是東,左邊是西。而《鄭和航海圖》東南西北各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像南京到太倉這一段,它上面是南,下面是北。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它是根據航線來配製的。

  【解説】 (畫面: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鈕仲勳,在對《鄭和航海圖》的微縮膠捲進行悉心的觀察和分析。

  【採訪】鈕仲勳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同期聲)見大小七山,打水六七托。看到大小七山,在這個地方測量水深是六七托,一托相當於五尺。一托就是兩個手伸直一百八十度,這個距離,這是五尺,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一點七米。

  太倉港口開船,用丹乙針一更船平吳淞江。這個意思就是説從太倉港出發,用的針位是丹乙針,丹就是單雙的單(的意思)。然後船平吳淞江,就是船跟吳淞江是平行的。

  【解説】 (畫面:鄭和航海圖的三維)

  《鄭和航海圖》非常詳細地標出了沿線的參照物、航向、水深、淺灘、礁石等等。在水羅盤的指導下,可以近乎完美地到達目的地。鄭和的船隊中有著被稱為火長的領航員,他們同時也負責修訂和記錄走過的航程。沒有航海圖,一支船隊無論怎樣裝備完善,它的前途都不可設想。鄭和必須有自己的航海圖,以確保到達目的地並且安全返航,同時為以後的航行提供重要的參照。

  【解説】 (畫面:明史. 西域傳)

  與鄭和下西洋的同時,在北方冰冷的驛路上,出現了一些明朝官員的身影,他們帶去了大量的禮物,以求與西域、中亞的國家與地區建立友好關係。

  【解説】 (畫面:船隊到長樂、泉州上貨)

  鄭和船隊開始的旅程頗為順利。他們從江蘇瀏家港出發,航行六百海裏,船過五虎山,到達福建長樂的太平港。船隊將在這裡進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東北季風起來,然後穿越南中國海。

  福建的泉州,宋元時代已經成為最大的國際港口城市,精通海上航行各種人才匯集於此。元朝的皇帝經常要求地方官員蒐集當地的海圖,當時稱這種航海圖為剌那麻。

  【採訪】華濤 南京大學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教授

  (同期聲)這個“剌那麻”就是阿拉伯和波斯語的一個譯音,本來的意思就是航海圖經,海道圖經這樣的東西。所以從這個記載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元朝時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航海技術被中國人所了解,這個技術的了解對於明朝初年大規模的航海活動,應該是打下了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基礎。

  【解説】 (畫面:景德鎮和製作瓷器的過程)

  鄭和的船隊在長樂等待季風的同時,也在等待著幾百公里以外的一船船青花瓷裝進遠洋的寶船。

  青花的旅程是從長江邊上的一個古鎮開始的。這個以宋真宗“景德”的年號命名的古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昌江河谷,是一個山清水秀、景色幽麗的山城。這裡的瓷土、高嶺土礦藏豐富,是青花瓷的發源地。青花瓷是一種白地藍花的瓷器,這種瓷的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在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命力。青花瓷一經出現,迅速地得到傳播和發展,在元代即已輸入日本、印度、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國。青花獨有的藍色,從元代開始就由西洋進口,這種被稱為蘇麻離青的礦物質與景德鎮白色高嶺土匯合,至今仍是世界各大博物館的珍藏品。

  景德鎮的官窯在明初時只有二十座,到了宣德年間就增加到五十八座,成為中國著名的“四大官窯”之一。

  【採訪】林梅村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同期聲)這個陶瓷能夠成為絲綢之路的,成為一個國際貿易商品,一定是由於海路的開發,從海洋才有可能,但是我不能排除沒有陸路去的陶瓷,這是不可能的。

  【解説】

  景德鎮距海岸線三百公里,出窯的上等青花順江而下,在閩江口登上鄭和的寶船。

  尾聲

  在福建長樂《天妃靈應之記》碑中,鄭和描述了下西洋的壯觀景象。“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歷番國大小凡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餘裏。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迥隔于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者……

  (CCTV專稿,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責編:陳玥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