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居延城城外屯田遺址 |
| |
居延城漢代石磨 |
我們終於一路順利的駛入了居延督尉府遺址。
當年的繁華城鎮,軍事重地,在戰爭的洗滌與歲月的流逝中,已經變得殘敗不堪,留下的只是破磚碎瓦,斷壁殘垣。雖然這裡被風蝕得很厲害,城內的建築早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一個個土堆,孤獨地佇立在荒涼的鹽鹼地中,與它們為伴的只有漫天的黃沙。不足一米高的城墻,依稀能看到當年居延督尉府的面積與形制,方方正正,具有典型的漢代風格。兩千多年的風沙侵蝕,依然沒有將它們完全擊潰,仿佛是想通過它們的存在,向世人昭示,這裡曾是漢代最重要的一座軍事重鎮。
進入居延城的地域範圍,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滿地破碎的石磨,經過了幾千年的風蝕,外部形狀依然保存得相當完好無論是從外形、材質,還是製作精細程度,漢代使用的石磨和我們現在農村使用的石磨差不多,每個都有臉盆大小。在沙土的掩埋下,我們還發現了一個耕地用的鐵驊犁,形狀和現在的一樣,沒有變化,看來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農業用具一直沿襲至今,並沒有太大的發展。
從居延城發現的鐵箭頭來看,我們可以完全肯定,居延督尉府和史書上所記載的一樣,是一座軍事重鎮,但是為什麼在一個軍事重鎮,會出現這麼多的石磨和鐵驊犁這種農業用具呢?
我們科考隊沿路走過黑河流域的居延遺址,看過不少漢代遺存,居延城是所有古城當中地表文物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居延城地處偏遠,比較難找的原因吧,才致使這裡如今還保存著這麼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古物。此刻,我們忘記了路程的艱辛,反而感謝它的偏遠,才使得我們今天能夠有幸目睹滿地的文物。在這,我們還發現了一些漢代五銖錢、紡織用的錐子和一些女人佩戴的琉璃珠,銅紐扣。
為什麼在這個軍事重鎮還會出現女人用的飾物和用具呢?按史書記載,女人是不能隨軍的,那麼這些女人飾物是從哪來的呢?是士兵隨身從中原攜帶過來的嗎?還是軍妓留下的?
按居延城烽燧一帶出土的大量竹簡記載,早在漢朝時,居延督尉府就是一個以屯田著名的軍事重鎮,漢武帝為了減輕內地向長城邊地輾轉運送糧食的勞苦,避免邊疆士兵斷糧。採取了在保持軍事建制的基礎上,利用士兵在國有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産,以保證軍需的政策。軍屯的主要勞動力是士兵,他們一面從事農耕,一面駐守邊疆。
在居延城的南部,發現了大面積的陶器碎片和屯田的痕跡,專家分析,這裡是當時的生活區,而且從發現的五銖錢來看,當年的居延城除了是駐紮士兵的軍事重鎮外,應該還是一個有著貨幣交易的城市。
既然是城市,那麼就應該有人在此居住生活,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這會出現女人飾物的原因。當時軍民統一,在此大量屯田,種植穀物,而屯田必然要用到石磨和鐵驊犁等農業用具。從石磨的數量和整個居延城的面積來看,當年在這應該生活著四五千人左右的軍民,在古代,一個聚落、一個城市生活一千人已經是非常大的城市了,而居延城超負荷的承載了比一般城市多了4-5倍的人口量,因而對於糧食的需求大大的增加,為了緩解後勤壓力,當地軍民只有通過大面積屯田才能自給自足,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居延地區軍民統一,大面積屯田,生産的糧食除了能滿足當地的需求外,一部分還運往中原,貼補內地的糧食供應,因而,居延城獲得了“漢代大糧倉”“糧食加工廠”的美譽。
照此分析,當年的居延地區應該是一個水草豐美、有著大面積綠洲的地方,那麼,為什麼如此肥沃的一片土地,會沒落得這麼厲害,變成毫無人煙的沙漠地呢?
專家告訴我們,由於居延地區的土質並不適合耕種,土層比較薄弱,自漢代開始,在這裡開墾土地的數量是現在的10倍,大量的屯墾造田使得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土地結構被人為的破壞,原本埋在土下的沙子開始上翻,日積月累,導致土地完全沙化無法繼續種植,昔日水草豐美的居延綠洲開始逐漸萎縮,只剩下不到2平方公里的面積,失去了生存的條件,居延城的軍民開始南遷到綠城、黑城,再加上黑城被屠城時,明軍阻斷了黑河支流,截斷了水源,這對居延城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慢慢地,就造成了今天的荒漠化。
在居延城內,科考隊還發現了兩片西漢時期的漢簡和一個完整的人頭骨,漢簡的內容很有趣,是當時軍隊中一個下級軍官向士兵借東西立下的借據,看來那個時候人的思想比較單純,還不懂得如何賄賂長官。
人頭骨經過沙子長時間的打磨,變得非常光滑,而且顏色非常白,就像用漂白水漂過一樣,我們把他擱在城門口,用沙土埋了起來,讓他免受風沙之苦。這具頭骨陪著這座沒落的城市已經2000多年了,它見證了居延城的消亡過程,如果他地下有知,會不會為了居延城的變遷而感到心痛呢?(駱漢城、劉霞)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