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居延文化 > 正文

居延地區唯一的一座圓形古城——綠城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3日 14:10)

  科考隊終於進入了綠城,考察隊員們驚奇的發現,綠城的整個建築形制呈現出一種別具一格的特色,按照所遺留下來的城墻遺跡來看,整個城市的面積很大,相當於一個直徑400米左右的圓形城市。

  綠城的建築和目前我們在居延沿線所發現的幾座古城以及完全不一樣,我們前面所考察過的幾座古城,如大灣城、地灣城等都是方形,而綠城則是一個圓形的建築形制。

  在一處墻角,發現了一些殘破的瓦罐陶片,經過專家鑒定,這些陶片屬於漢代,雖然陶片的發現還不能夠確定這座古城的始建年代,但據我們推斷,既然綠城位於居延古道的沿線,而前面所發現的幾處遺跡都始於漢代,那麼,位於居延古道北端的綠城也應該是漢朝時所建,但為何它的整個建築形制和其它城的不一樣呢?

  科考隊感到困惑不已,我們跟隨著專家在城內尋找著歷史的遺跡,希望能有所發現,果然,在城的一角發現了磨制、打制的工具,專家告訴我們,這些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的産物,磨制、打制工具的發現,推翻了我們剛才所作的綠城始於漢朝的猜想。有工具,就證明早在新石器時期的時候,這裡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也就是説,這座城的歷史,要遠遠早于漢代。

  綠城的中間部分,有一個城堡,由於風蝕得嚴重,已經看不出其原來的規模大小,外圍有城墻,臺基地和墻角的夯土層還能隱隱約約的看得出來,專家分析,這應該是一個指揮中心,城內軍事設施少,從綠城周圍廣闊的古墾區,是從事發展農業生産的有利條件。這個城市有可能是管理移民,組織農業生産,以建立控制匈奴、交通西域的根據地。從它的保存情況來看,漢朝、西夏的遺存都有,似乎可以説明這個城市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在漢朝之後,綠城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規模,之後的各個朝代,也是在此基礎上繼續使用,這裡應該是一個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地方,來自各方的商賈們雲集於此,是當時通往中原的必經之地,長久的發展,這裡變成了一個自由貿易的城市。

  城市的中間有一條水渠,雖然已經乾涸,但依稀還能看見當年的痕跡,整條水渠穿城而過,供全城的人飲用。

  城的周邊有許多高大的土臺,和我們看到的烽燧差不多高,專家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一些古墓,按照墓的形制,屬於中原文化特色,而且古墓面積大,相當有規模,應該是當時非常有地位的人修建的。但有一點讓我們不明白,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如果説是一兩座超大規模的古墓,還説得過去,但是城的周邊全是這種同一樣式、面積都差不多大的古墓,這點就很難理解了,難道當時居住在這裡的都是富豪一族嗎?這種規模,讓我們想起現在倒房地産的商人,難道在當時,就已經有了倒賣土地的商人了嗎?他們修建了一座座的古墓,然後把它賣出去,從中賺取利潤。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古代的先人們就真是太具有經商頭腦了。

  一座已被盜過的古墓引起了專家的興趣,這是一套三進房,從外到裏有三間房子,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三居室。古代人似死如生,生前住什麼樣的房子,死後也要住同樣大小的房子。從墓的形制上看,屬於魏晉時期,但令人遺憾的是,整個墓室被盜得空蕩蕩的,毫無一物,是什麼樣的盜墓賊,竟能盜得如此乾淨。墓室內的墓頂上,有著明顯的被火燒過、被煙熏過的痕跡,難道是盜墓人盜墓之後,放火燒了這個墓?如果是盜墓人幹的,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我們科考隊的很多成員,參加過不少類似的科考報道,久而久之,對考古方面的知識也掌握了一些皮毛,我們按照以前科考中的經驗,基本上同意了這種觀點。然而,事實證明,各行業都有各行業的門道,僅僅懂一些皮毛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還是在專家面前班門弄斧,簡直就是丟臉死了,不過幸好,沒有人計較。

  專家分析,由於這個煙熏火燎的痕跡比較均勻,應該不是在被盜後燒的,應該是在墓建成以後,就用火燒的,這有可能是他們當地的一種墓葬方式,只要是有墓建成,都要用火燒一下。

  在考察中,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古墓無一倖免的存在著被盜過的痕跡。在我們考察過程中,剛好碰到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正在對其中地一個墓室進行清理,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著古墓打開的那一刻。可是,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墓室內也是空無一人,連屍骨都沒有留下,只有幾片殘缺不全的瓦罐,接連下來的幾個墓室的發掘,都出現相同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隨行專家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古墓是中原文化形制,那麼古代的中原人應該存在入土為安的想法,但為什麼會沒有墓主人?被盜了?無人使用?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

  難道是集體搬遷?墓主人在生前為自己建起一座座地下宮殿,但還沒來得及使用,就碰到一場災難,無法在此地居住下去,只能集體遷移,古墓因此全被廢棄。

  難道是疑冢?也就是假墓,傳説曹操就有72個疑冢,具體埋葬在哪,沒有人知道,但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古墓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不管這裡的人生前如何富有,也不可能出現這麼多的假墓。專家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有幾種可能性,也許這裡的人雖然採用了中原的古墓形制,但是他們的墓葬形式與中原的不同,採用骨灰盒的形式安葬,盜墓賊盜墓到此,把骨灰盒一併盜走。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集體移墓,一般來説,過多的相同現象裏面,必然存在著某種有序的行為,因為在城的周邊生活區,有大面積屯墾、造田的跡象,有沒有可能是由於過度的開墾,導致環境急劇變化,本來水草豐美的家園,由於缺水而荒漠化,居住在此的人們不得不遷移到另一處,在這個城市即將被廢棄前,城中所有人將自己家人的墓也一併遷走,種種跡象表明,移墓的可能性比較大。

  謎團還沒有解開,又一層疑惑籠罩在我們心頭,這裡幾乎所有的墓葬都沒有墓門,按照中原文化中古墓的形制分析,墓道和墓室之間應該有一扇墓門,但是這些古墓都沒有墓門,另外,中原文化的古墓墓道裏應該有證明墓主人身份的墓誌銘,但這些墓裏什麼都沒有,從這個方面看,這些古墓沒有被使用過的可能性非常大!這些疑惑又推翻了我們剛才對古墓無人的假想。

  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在同一時期建造了這麼多豪華的古墓,而無人使用呢?如果説有人曾經使用,那麼這些古墓為什麼沒有墓門呢?

  隨行的專家對綠城的墓葬形式産生了興趣,但這些還得等待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才能確定。(駱漢城、劉霞)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