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心情.系列.永遠的珠三角]裊裊南音有覓處 【桃葉渡】2005-03-08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4日 18:43 來源:CCTV.com

  (代開欄語:生活在珠三角,昨日.今日.明日皆是一種幸福.許許多多的記憶,盡在骨髓中盪漾,一不小心溢出點點,不知能否匯流成河?所以就把這些斷斷續續的片段連接,和你一起分享!)

  2004年,因為非典,不能遠行,一個黃金周只能回東莞休假,但手和腳不能停,於是叫上姨甥女,在高速發展的城中找尋一些失落的腳印。在一條小巷中,發現一口小井,幾間雖舊但仍不失韻味、鑲嵌紅砂石的青磚瓦房。

  這個新年,也回莞幾天,閒著無事,讓媽媽帶著找些舊房子,沒想到,轉折中又回到去年的井口邊,只是在小井旁的一間舊屋裏,遇到蘇姨。

  蘇姨正和老伴在打掃一爿舊屋,知道我們的意思後,很大方地邀請我們進屋。卻見屋內的擺設不是一般居家的家什,全是琴、胡、鑼、鏘之類的樂器。蘇姨邀我們明天再來,説會有很老的老人家來彈唱的。


  屋裏的墻上挂有多面錦旗,都是樂友們贈送的,他們都稱這“蘇姨樂社”。樂社不大,是一座兩層樓高的樓下半爿舊屋,約30平米大,大門及一個小窗散進一點光,所以屋內還得亮上燈。屋內擺滿基本的樂器,都是蘇姨置的,也不簡單,音箱、麥克風、樂譜架等擺放起來,屋子也就滿滿噹噹。天井裏擺有一個小幾,一張別人棄置的長沙發,一張婚紗店的小白圓桌,幾張小折疊椅,讓輪候上場的人也有個安置地方。大門外還有兩長條石凳,可以想象,來捧場的人還是挺多的,大門對開是一塊空地,在小巷裏也算是一塊較寬闊的地方了,旁邊的水井,還在使用。

  與舊屋一墻之隔,在花槽生長茂盛的雞蛋花樹,很乖巧地倚墻而生,可以想象在溫熱的夏夜,和著輕柔的南音,燥熱的心也許會涼爽許多,童年時在奶奶的大蒲扇下熟睡的一幕也就輕柔地浮現在大腦裏。

  翌日,卻是個陰霾天,天有點灰,天氣有點冷。可剛進入旨亭街7巷口,就能清晰地聽到鑼鏘陣陣,曲聲綿綿。順著窄窄的小巷進去,就能看見蘇姨的樂社了。

  正在有男女合唱,雖不是繞梁之音,卻有種古樸之氣。未見到蘇姨,我和媽媽就在天井的沙發椅上坐下。椅子上已坐著一個老婆婆,蜷縮著身子,小桌子上放著曲譜,想必是在輪候上場的。

  一曲終了,樂師們停下手上的活計,與我們攀談起來,知道我的來意,抱憾説主人家蘇姨有事晚點來。老人們對蘇姨讚賞有加,説是被她的精神所感動,老人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粵曲這愛好讓他們走到一起來。他們都不是鄰居,有些人住得離這還很遠,但每週兩次的聚會,他們都會趕來,剛剛還有個婆婆因為是住老人院的,要回院吃飯,先走一步了。旁邊那個等候上場的婆婆已經80歲了,剛學沒多久的,也挺似模像樣的一回事。聽到這話的婆婆連連説,真是的,以前我大字認不了幾個,幾年下來,也認了不少的字,練唱歌,也是練氣,身體也好了,那些打牌的坐著不動對身體無益處,封建迷信的事更不好,還是唱唱歌仔好。

  和樂師們聊得正起勁,媽媽叫我過去,問我是否認得剛唱完歌的款姨嗎?有點眼熟,但一時想不起來。媽媽説,她是我們的老鄰居,她的女兒和我同齡人,看那眉目,想必她就是玩雜技的漂亮女孩的媽媽,果然!見我們原來還是老鄰居,樂師們即慫恿款姨為我們唱一曲,款姨落落大方的挑了一首《紅梅讚》,有板有眼地唱起來,真讓我和媽媽沉醉其中,回憶往事。


  時間轉眼就到中午了,我和媽媽準備離去,這時蘇姨和她的老伴來了,為大夥們端來午飯,並熱情邀請我們“入席”,被他們的熱情感染,也很想混在其中和這幫快樂的老人家樂一樂,就勸媽媽留下來。媽媽當天因為吃素,見我高興,倒也配合。

  自彈自唱,還供午飯,這愛樂之家還真有點意思!

  一鍋豬骨頭煲紅蘿蔔番茄湯,開胃又健康,讓寒冷的雙手暖和還能熱心窩。兩大盤家常菜,配上噴噴香的一大鍋白米飯,所有的寒氣不驅而散。

  蘇姨的老伴還和另一老伯喝上一小杯,一群老小孩真的是開開心心,和和氣氣的。

  此情此景,真的讓人羨慕!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陳玥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相關鏈結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