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四季歌之《春》 > 正文

悠然心會,妙處細與君説:品味龍井 【燭影搖紅的】 2005-02-16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9日 15:51)

  衣上詩塵雜茶痕,

  西湖無處不消魂。

  等閒品得龍井韻,

  化作靜夜清香盈。

  ——題記

  很早以前就知道龍井茶是茶中珍品,也是價值不菲的貴族飲品,超乎普通人的購買能力。杭州産茶歷史悠久,唐朝陸羽(茶聖)在其《茶經》中記載天竺、靈隱兩寺産茶。龍井茶則始於宋朝,清朝康熙時在杭州創設“行宮”,把龍井茶列為“貢茶”。乾隆下江南到龍井胡公廟品飲,將廟前十八棵茶樹封為“禦茶”,此後龍井茶更是名聲大振。西湖龍井茶屬於炒青綠茶中的珍品佳茗,主要産于杭州西湖的獅峰山、翁家山、雲棲、虎跑、靈隱等地的群山翠嶺之中。一般分為三個品類:“獅峰龍井”、“梅塢龍井”、“西湖龍井”。“獅峰龍井”香氣高銳持久,滋味鮮醇,色澤略黃,品質最佳。“梅塢龍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澤翠綠,品質略次於“獅峰龍井”。“西湖龍井”又略次於“梅塢龍井”。生産一斤特級龍井需要採摘7萬左右個細嫩茶葉枝芽,其成品茶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湯色碧綠明亮,香氣鬱馥如蘭,滋味甘醇鮮美,回味醇厚綿長,一向有“色綠、形美、香鬱、味醇”四絕佳茗之譽。我輩清貧,但有時頗想傾阮囊之所有,在飲茶一端,作豪華之享受,邀上一二位好友與清風明月對飲。讓冉冉升起的水霧,澄澈的杯底映襯出豐盈淡遠的歲月。雖然人們常説,價錢高低不是衡量是否好茶的惟一標準。無奈總感覺我們買到的、喝到的龍井茶是贗品,“葉徒相似,其味甚遠”。去龍井村品龍井茶成為我們幾個朋友的心願,好在我們基本都能夠支配自己的時間,故相約在清明前前往心中嚮往之地。

  龍井一詞,是茶名、茶樹種名、村名、井名、寺名,可謂“五龍合一”。龍井位於風篁嶺上,曾名龍澗(泓、湫、泉),為一圓形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為其與海相通,泉井中有龍,因此名之為“龍井”。龍井水質清冽甘甜,很適宜用來與龍井茶相配。離龍井約500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俗稱老龍井。龍井村、龍井寺、龍井茶之名均取自井名。龍井村東臨西子湖,西依五雲山,南靠錢塘江,北抵南北高峰。村莊周圍碧峰環繞,山林密集,雲遮霧罩,漫山茶樹,鳥鳴茶香,古木參天,松竹青翠,溪水潺潺,泉水叮咚,顯得幽靜愜意。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龍井茶能夠吸取日月精華,接受雨露滋潤,容納山水供養,再加上人們的辛勤勞作,造就了龍井茶的品質,成就了所謂的被詡為杭州西湖雙絕——“龍井茶,虎跑水”之一龍井的佳名。許多遊客喜歡到杭州後,進行“龍井問茶”:往龍井村,到落暉塢,觀禦茶室,再涉九溪十八澗,直至錢塘江攀,六和塔前,興致淋漓的遊歷一番。

  沿著蜿蜒小路入山,一路看見採茶人的身影在茶林中晃動。著名的《採茶舞曲》漾上心頭:

  “溪水清清溪水長,溪水兩岸好風光。

  ……

  姐姐呀,你採茶好似鳳點頭,

  妹妹呀,你摘青猶如魚躍網。

  ……”

  江南水鄉田園般的音樂意境,纏綿動人,總算是切身體會到了。幾年前就一直計劃去採茶,卻從未成行。説是沒合適的時間,其實是心裏沒底。人家採茶姑娘看也不看一眼,手指上下翻飛,蜻蜓點水,順手摘來的,就是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我們瞪大眼睛,看了又看,速度比蝸牛還慢,方能摘出全部是嫩芽的。龍井的採摘貴早,以明前(清明前採摘)龍井為貴,穀雨前採摘的較次了。一般而言,龍井茶的産量並不多。據説與龍井村相隔不遠的梅家塢産量較多,清明前到那裏買茶,一般能買到明前貨,不會買到隔年茶葉。龍井村的産量更少,就不能保證買到明前貨。我則認為能否買到全憑運氣,現在商品意識已深深滲透到這裡,茶農的誠信在經歷考驗,所以還是選擇到龍井而非到梅家塢來。

  以前覺得摘茶已是比較辛苦的工作,怎料親身體察之後,方知炒茶的工作不知比採茶更辛苦多少倍。龍井的品質,不可否認,是優越獨特的自然條件所造就。然而,更與茶農高超的炒茶技藝分不開,炒茶技藝的高低同樣直接決定了完全靠手工炒作的茶葉口感的好壞。龍井茶是在溫度高近200攝氏度的鍋裏用手炒制。在專業的炒制過程中,是用手作為鏟子,手必須不斷地翻著茶葉而又不能直接碰到鍋底,手掌必須不斷接觸茶葉表面(溫高約60攝氏度)。炒制大約經過攤放、炒青、回潮、回鍋等八道程序。炒制手勢有抖、帶、擠、甩、挺、拓、扣、抓、歷、磨,號稱“十大手法”。總之,手不離茶,茶不離鍋,還要不斷變換手法,炒至茸毛脫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斷才可起鍋。把茶葉攤開,放置涼後簸篩去茶末就可以了。炒制一斤茶葉,大概需要四個小時。炒制茶農不但必須冒著被燙傷的危險,而且長時間彎腰炒制,大多落下腰椎疼痛等疾病。一個熟練的炒茶工,一天可能只能炒制一公斤茶葉。炒茶技藝的繁瑣辛苦與技巧的高超,使很多年輕人望而止步,炒茶絕技出現後繼無人的窘境。據説現在炒茶技藝較高的茶農年齡基本都在四十歲以上,年輕人對搽炒茶技藝的態度馬虎多了。在龍井,我們看到的基本是每家架著一口電鍋(用電鍋容易控制溫度),茶農在站著甚至坐著炒茶,頗有茶村特色。

  進龍井村,“採”茶葉,看茶葉的炒制,與龍井越發親密。隨意選擇一戶茶農家,讓律師朋友發揮特長,去討價還價。其實他根本沒説幾句話,就被人家收買了,讓我們可以坐下來泡茶品喝。平日在茶吧酒吧裏,我大裝淑女風範,大擺公主架勢,從來是等著人家“伺候”。這回決定讓他們領教我的沏茶技術,免得整天被嘲笑什麼不食人間煙火,什麼百無一用是書生。並列擺上四個玻璃杯子,每個杯子撮上2、3克茶葉。等到估計水壺裏的水大概已降溫至85度,然後,把水壺高高舉起,坐在我對面的松趕緊條件反射地往後一縮。我微嗔:“這麼不信任我?”律師同志呵呵笑著説:“這是正當的自我防衛……”我一邊微笑,一邊在心底暗暗後悔:平日裏多練點手,也不至於連我都不自信。只好把壺子放低一些,往杯裏衝進少量水,讓茶葉舒展開來。停了一會兒,再沖水至七分滿杯,三分空杯(此乃謂“七分茶,三分情”)。身邊的貓咪問我:“不是整天叫囂著去學茶藝去麗江賣藝嗎?去學了沒有?弄到茶藝證書沒有?”回答説還沒有行動,等著吧,弄到證書的話還不早就賣弄了,還會在這裡被松某人看不起麼。曾經學過禮儀課程,看過茶藝之書,知道龍井茶藝中,沖水時應高懸壺,斜沖水,使水流緊貼杯壁斜衝而下,在杯中形成漩渦,帶動茶葉旋轉,可我就弄不出斜沖水的效果。沖水時使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而水流不斷,這種沖水技法在茶藝中稱“鳳凰三點頭”,意為鳳凰再三向嘉賓們點頭示意。我倒刻意練過這個技法,只感覺自己衝得還不夠優雅。“書上得來終覺淺”,選修過玉器鑒賞課,可連我手上戴的玉鐲是否真玉都鑒定不出,更別提這需要多多練習與靈性靈氣的茶藝了,慚愧啊!

  細嫩的茶芽在溫水的浸泡下,慢慢地舒展開來。如春蘭初綻,柔嫩芬芳;如柳眼才舒,蔥倩可愛。仿佛一季的春色,全部被收攏在一杯清茗芬芳裏。而一杯清香,帶來一室的清香,一心的清香。每一片茶芽都是垂直地懸在水中,在清水中上下浮沉、左右晃動(這是辨認龍井的一個絕招)。覺得茶是有生命的,水喚醒其生命的華章。這生命的精靈,在水中重生,在水中舞動,在瞬間發出生命的光澤、溫軟、柔情與綿潤,令人無端有一種説不出的感動。輕端茶杯,送至鼻底,清芬渺渺,未入口中已先醉人。真正品嘗起來,舌間胸際,那股滋味與韻味,淡淡描來,欲隱還現,也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清人陸次之的論説很是精彩:“龍井茶,真者甘香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种太和之氣,彌淪于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坐在村子裏,天高雲淡,草嫩樹青。沒有茶莊中流淌出來的古典音樂,沒有晃動著穿著民族服飾的小姐的身影。但這裡有茶香、有樹香、有風聲、有鳥聲,有微風吹拂而過若有若無的聲音,有陽光透過樹枝的稀疏影子。到處是鄉村的安靜與舒緩的節奏,一切都在休息或休閒。可以在綠色的空氣中慢慢呼吸,將心思緩緩撇置一邊。瞇著眼睛,隔杯對著陽光,可看到綠色的茶水中有細細的茸毫在游動漂浮,閃閃發光,如夢如幻。“若能杯酒比名淡, 應信村茶比酒香。”(清袁枚)永遠沉醉與夢想著,生活中有如此的簡單而悠然的意境。心裏想到一句:“曾經虎跑不是水,除卻龍井不是茶。”雖然這不是虎跑泉的水,但是龍井的水也很好,安心了。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響,三月的春幃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那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錯誤》

  朋友老笑我“處處留情”,每到一個可心的地方,總祈望留下來做留守居民。因此,身在龍井,想到的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頗為惆悵。我自嘲,不能實現的,就不允許做夢麼?人生中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單純的夢想、沉醉的夢想總該有吧!癡心夢想著做個尼姑,結間草廬,漫步于江南水鄉里,坐臥于龍井茶樹中,靜聽泉溪潺潺,每天汲取甘泉,烹煮佳茗。“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戴昺《賞茶》)“墨池煙潤花間露; 茗鼎香浮竹外雲。”( 清郭尚先)從此不知今夕何夕,不知天上人間。

  在清茶裏,沉積著生命的況味,凝集著人生的況味。品茶,即品人生。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先苦後甜,先淡後濃,然後至味至而意盡。在茶裏,可以從另一方面清澈地觀照人生。茶在剛衝進水時來回翻滾升騰,猶如初涉社會的人,盲目而熱情地猛闖天下,橫衝直撞,到處碰壁;放置得久了,茶葉慢慢沉澱于水底,一如在社會滾打摸爬久了的人們,已經知道如何掩飾自己甚至粉飾自己,把那仍然保持柔軟或已變得堅硬的心包裹起來,沉靜或世故地應付著現實世界;三杯過後,茶漸漸地淡了,又如臨近暮年的人們,名利功名已似過眼雲煙飛逝,心淡了,將一切都看淡了,看淡了(這裡不包括把淡泊豁達修煉得到家的人),然而生命的滋味依然回味深長……。

  茶與靜聯絡,與禪聯絡。不想把心緒拉扯得很遠,只想論一個心境的“靜”字。人在現實世界中,不能不食人間煙火,不能真正地做到超脫塵世。工作的繁忙枯燥激烈競爭、知識的更新換代淘汰率高、仕途的沉浮窮達勾心鬥角、感情的悲歡離合生死牽連、生活的柴米油鹽瑣碎單調,人前出錯,暗夜飲泣,人生在世的各種寵辱、毀譽、是非、得失等常常困擾本已浮躁疲憊的心靈。所以,面對生活,尤其需要心靈的恬靜。心靈的恬靜有各種方式,品茗絕對是一種極好的方式。品茶,即是心與茶對話,靈魂與大自然對話,是心與靈魂的歇息、放牧、澡雪。獨自品茗,看新茶盪漾于水中,淺淺的淡綠。窗外或風和日麗,或雨疏風驟,或寧靜安詳,室內永遠感覺如沐春風,溫暖如春。在茶的舒緩浸潤裏,陳年的優柔往事可以點點滴滴俱上心頭,卻永遠可以靜靜地去面對,“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即所謂閒看雲卷雲舒,花開花落吧。與一兩知己品茗,一杯茶在手,清香裊裊,真味無窮,多少話可以慢慢道來,多少情意可以緩緩表白。即使無多言,亦心有靈犀一點通。茶,一杯一杯地衝,一口一口地飲,甘甜清香似乎溶進身體裏,溶進靈魂裏。一份相知相惜之情沒淡,茶淡了,心靜了。

  眼底閒雲亂不開,偶隨麋鹿入山來。

  平生於物元無取,消受山中茶一杯。

  ——明孫一元《飲龍井》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清鄭板橋《題畫詩》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何等的意境!茶是要品的,品茶要有一份平和、放鬆、閒適、寧靜、超脫的心境,品得從容,品得淡雅,品得平靜美好,品得清風滿懷,天人合一,直到品得人淡如菊如茶,品出一份古典的心情來。而若以茶會友,沏壺好茶,曲曲談心,千般情趣,萬般暖意,真摯溫馨,情與茶同樣回味綿長,一生相伴。

  説到底,品茶,品的是一種心境,感覺身心被凈化,濾去浮躁喧囂,回歸自然,回歸寧靜。“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妄言。”在品茗中,過濾去生活中灰色的色調,保持綠色的心靈、自由的心靈、悠然的心靈。

  也許有很多人喝了一輩子茶,卻不知道也不追求茶葉的好壞,這並不重要。看到金庸先生《射雕英雄傳》的一個情節,每每兀自微笑:黃蓉做菜精緻奇巧,洪七公品出其中各種主菜配料,欣喜稱讚;而郭靖分辨不出也不分辨,只管大口橫卷飯菜入肚子。洪七公搖頭嘆息:“牛嚼牡丹”,可惜!可惜!……我心裏暗暗思忖,黃蓉有七公如此的知音固然欣喜,然而對愚笨單純的郭靖,又何嘗不知足安心呢?此乃喝茶品茶的高境界呵!醉翁之意不在酒,喝茶之意也不一定在茶。重要的是那份隨意、寧靜、愜意與閒情,在茶香的氤氳中昇華。即使不追求喝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而是把茶作為去腥除膩、滌煩消渴之物,大壺灌茶牛飲,也無可厚非,但喝無妨。人生之中,有些東西,可以刻意去追求;有些東西,可以順其自然,不必強求。

  喧囂的塵世裏,人生如白駒過隙,有一份喝茶飲茶的閒情逸致,誰説不是一種福氣?歲月流轉,風輕雲淡,富貴功名若浮雲,能安詳寧靜地握一杯清香,誰説不是一種幸福?

  至於我,説行隨心性也好,説古典溫婉也好,説小資發酸也好,説附庸風雅也好,永遠喜歡握著一杯清香與溫馨,過著慵懶悠然的日子,堅持著自己美好而單純的生活信念。一生中偶爾有那麼一兩次,到龍井或其他産茶名地來坐坐,品品好茶,作一次自然之旅,作一次心靈之旅。抑或在自己蛩居之處,在午後,在靜夜,為自己,為親朋好友,沏上一杯清茶(是否好茶則是不重要的)。聞著茶香,慢慢品嘗,慢慢回味,靜觀世界,笑看風雲,足以快慰平生矣!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陳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