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四季歌之《春》 > 正文

別夢依依到謝家——同裏【燭影搖紅的】 2005-01-18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9日 15:15)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紅菱哪,啊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一首《太湖美》唱得盪氣迴腸,悠悠心緒不由得飛到了太湖邊。

  同裏就位於太湖之畔,距蘇州約18公里。與周莊相比,同裏多了幾分恬靜、淡定、悠然與內斂。走進同裏,如同走進夢裏水鄉,走進心靈的凈化地。

  退思園,依水建築,小巧玲瓏,錯落有致,堪稱蘇州園林的典範之一。其“進則進忠,退則思過”的寓意,為中國古代文人在外面拼殺失落或失望以後提供了一個安然的處所。其實,在生活中,把人生看淡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水多,橋必多。一座座古橋如彩虹飛架,與其于水中倒影形成一個個完整的圓,如鏡,如月。人在橋上行,影在水中移,恍然,只想讓時光駐留。最古老的橋當推思本橋,此橋是南宋詩人葉茵出資所建。歷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思本橋依然以長笛橫吹的不變的姿態橫跨在清波綠水之上。如今的同裏,更出名的是太平、吉利、長慶三橋。所謂的“過三橋”,即取其消災解難、幸福吉祥的美好涵蘊。

  羅星洲,蕩舟而去,可追尋江南古韻清影,追尋歷史的渺渺風雲。在羅星聽雨,更是美妙難言。聽聽雨打在芭蕉,打在綠楊翠柳,打在泱泱湖面,打在青瓦碧磚……的聲音,猶如曼妙音樂。飄飛的雨絲牽著人的思緒,心靈一如雨水洗滌過般清涼潔凈。

  然而,退思堂的玲瓏雅致,三橋二堂的古典風韻,羅星聽雨的浪漫情致,都比不上同裏那些最具靈氣的水。同裏鎮有五湖環擁,鎮內“川”形的十幾條河流把鎮區分割為十五個大小不一的島。同裏河道縱橫,水網如織,故又稱“同川”。這裡的一切無不與水緊密聯絡在一起,建築是依水而建,因水成街,家家臨水,戶戶通船,開窗出門見河,夜裏枕河聽流水而眠,孕育造就了“一水東西去窈窕,風家楊柳木芙蓉”的美景,從而被詡為“東方威尼斯”。水是同裏的依賴、同裏的命脈、同裏的靈魂、同裏的驕傲。柔潤碧綠的河水無聲地流淌著,流過小鎮,也流進小鎮人的心裏,滋潤著水鄉人的生活。朝陽初升,或夕陽西下,柔柔的光線投射在河面上,宛如一幅幅淡筆描摹的水彩畫。望著緩緩的流水,你可以想象曲水流觴、竹風水月等等美好的語句,知道生活可以有一種安然,有一種恬適。歲月如水,水如歲月。在同裏,不是領略“快意江湖”的滋味,而是感受水靜、境靜、心靜……

  令人難忘的還有那古樸寧靜的小巷弄堂。穿過細長曲折的小巷,斑斑駁駁的苔痕,盤繞斜挂的藤蘿,似乎在訴説著小巷人家的歲月與故事。串心巷寬僅80厘米左右,據説石板下是空心的,走過去,身後會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響聲。名為串心,不知串起的是怎樣的心靈。從客棧裏把木屐穿出來,傾聽木屐輕輕叩擊石板的聲響,很是神閒氣定的意態。小巷人家的一些花花草草不時觸進眼眸,恨不得就在這裡停留一輩子。散散落落的吳儂軟語,象蘇州評彈般婉轉動聽,當你想靜聽時,似乎卻已飄散到遠方。沒有機會欣賞雨中的同裏,否則可以領略戴望舒優美纏綿的《雨巷》了。

  同裏清香滑糯的糕點,也是多麼令人難忘!

  離開同裏,情不自禁想起徐志摩的一首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必須言別,卻不忍離別;必須離別,只能夢裏一再尋覓同裏。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陳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