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四季歌之《春》 > 正文

夕遊塔子山 【東方曉】2005-01-11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8日 17:51)

  元旦大假即將結束時,3日下午兩點朋友裳兒打電話給我,約我去成都玩玩兒。正在家中為盧三哥寫帖子的我,本不想出行的,因為心情的深重,無心寫作,加之室外好天氣的誘惑,總算答應了她。趕緊準備相機,希望到塔子山公園去拍攝鳥語林的眾多鳥類。兩點半左右我和電視臺的林子及裳兒小兩口,迎著新年明媚的陽光,驅車前往成都遊玩。

  沿成渝高速公路經1小時的驅車奔馳,不到4點即到達成都五桂橋。考慮到對此地不熟悉,我打電話將成都的林卡約了出來,請她給我們當導遊。來到塔子山公園大門,林卡早已在此等候,正準備購票入園,林卡説別忙,好像元旦期間沒收門票,一問旁人果真如此,自然先是一番竊喜。

  塔子山公園坐落于成都市東郊,成渝高速公路起點五桂橋汽車總站旁,面積410畝,園內淺丘起伏,地勢廣闊,林木蔥鬱,環境幽靜,辟有臘梅園、海棠園、紫薇園、竹林、釣魚池、泉石山林、銀杏閣、玉茗軒等景區。現又新建有巴蜀古跡微縮苑、成都標誌性景觀九天樓,還辟有面積廣大專供遊人生火的野炊區。每年四、五月份,都要舉行鬱金香花展,向人們展現世界名花鬱金花香風采。

  進園已是斜陽西墜,我放棄了想先去鳥語林拍鳥的打算,顧全大局的先陪大家遊園賞花。塔子山公園普植雪松、銀杏、香樟、紫薇、水杉、臘梅、桃樹、桂花、玉蘭等林木共80余種4萬餘株,僅竹海就佔地約80畝,翠竹萬竿,鬱鬱蔥蔥,共有近百個品種六萬餘株。園內林間點綴以草坪、湖池、亭榭、小徑,頗具山林野趣,是人們遊玩、休閒、垂釣、娛樂、登塔攬勝和野炊、品茗的好去處。

  我們此行正趕上“成都臘梅節”後才幾天,園中4000多株臘梅雖然大多開繁了,但有些花期稍晚的卻開得正當時。大家迎著花香沁人的林中小道,一邊賞梅,一邊拍照。暖暖的斜陽照在身上、花上,給我採用逆光和側逆光拍攝創造了很好的光影條件,我一邊給帥哥美眉們拍紀念照,一邊忙裏偷閒的拍攝一些臘梅特寫。

  只可惜節日期間遊人太多,不僅臘梅樹叢中遍坐打牌、聊天、看書報的遊人,使我們無法在花蔭下覓一方小憩的清靜之地,而且山坡上、樹林中大片的草坪,也停放著眾多汽車,許多遊人在草坪上恣意地徜徉、打羽毛球或閒坐,也不知這些人聽到小草痛苦的呻吟沒有。我和林卡都不約而同地舉起了相機,將被受蹂躪的草坪上的蕓蕓眾生和一排排小車拍了下來。

  來到鳥語林時,一是太陽即將西落地平線,進去也沒有多少時間進行拍攝:二是門票20元太貴,我們在那張籠罩著眾多鳥類的大網前流連了一小會兒,拍了拍門前的白鴿後,就匆匆告別,前去星座廣場遊玩。 展現古人如何利用星相星屬掌握天文地理的“二十八星座廣場”,其獨到的造型令我們大開眼界。由於光線不錯,我和林卡竟然端著相機拍攝了兩個來回。

  面積1100平方米的二十八星座廣場,全採用花崗石鋪地,並配上了太極圖,青石打造的二十八個星相則根據天上星屬方位布設。二十八星屬寓意二十八顆星星,其中包括古代傳説中的“馬日裏”、“羊金鬼”、“雞日昂”等二十八名星官。據了解,這座按照古代星相位置建造的星座廣場在四川還是第一個。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下,幾個小孩在那裏無拘無束的玩耍,平添一些生活的情趣。有的老人帶著孫輩在此觀看,並向孩子講述著古老的神話。


塔子山九天樓

  轉到靠近大門的九天樓,夕陽將最後一抹金輝灑向這座高樓,使之極有層次,拍出的照片極具立體感。九天樓坐落于塔子山公園內淺丘頂部,其名取自詩仙李白名詩《登錦城散花樓》中“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該樓高達70m,共14層(第14層是電梯房,遊人只能到13層),設計精巧,結構獨特,融樓塔亭臺為一體,古代建築藝術和現代民間建築藝術巧妙結合,建築風格突出了地方特色,遠看似塔,近看似樓,造型新穎獨特,因而成為成都市標誌性建築中的壯麗園林景觀。

  記得每年春節前後到成都,光彩工程照亮的九天樓,像一根玲瓏剔透的水晶柱聳立於城東。整個塔的燈光分為上、下、整體三個部分,共有五種景致。這五景各有特色,賞心悅目。如果只開塔頂的燈,遠遠看去翹角樓宇如同高懸于空中的“海市蜃樓”,仿佛將人帶進了神話故事中虛幻飄渺的天庭世界。當下部點亮時,塔體被黃色的燈光勾勒出來的輪廓線條細膩溫和,加上塔內透出來的明亮燈光,使得整個塔體晶瑩透亮,好像一尊精雕細琢的冰雕。九天樓整個70多米高的塔身一起亮起來時,又是一副輝煌燦爛的壯觀景象,其美輪美奐的景致讓人嘆為觀止,不忍離去。只可惜那時我還沒買數碼相機,不能像如今這樣任意的拍攝。雞年春節如有機會到成都,我是一定要好好地拍拍九天樓的。

  告別塔子山時已近黃昏,紅紅的夕陽將沙河裝扮的波光粼粼,看見美麗的沙河晚照,林卡在我們資陽4位朋友即將踏上歸途前,趕緊跑到河邊擺出pose,請我們為她愉快的元旦節尾聲留下溫馨的余韻。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陳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