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四季歌之《春》 > 正文

元旦謁大千【東方曉】2005-01-06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8日 10:38)


  2005元旦,濃霧久罩的四川盆地終於露出了藍天,新年的陽光穿過雲層暖暖地灑下來,給蟄伏家中的人們以出遊的衝動。內江市被譽為“蜀域漢安,成渝要塞”,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人文燴翠、素有“書畫之鄉”的美稱,一代書畫宗師張大千就在這裡降生。於是,與家人和朋友相邀,去盆地中部的內江市城郊的張大千紀念館,拜謁國畫大師,欣賞館中美景,拍攝沁香誘人的臘梅。

  張大千紀念館坐落于內江城北沱江東岸圓頂山上,風景秀美,南臨沱江,與市中區隔江相望,建築莊重典雅、古色古香,為紀念一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而建。館內園林佈局精巧、環境幽靜,站在臨江的長廊上,可俯視沱江,眺望內江城,與西林古寺對視,是內江市區內風景秀麗的名勝。 早上9點我們乘車來到山下,沐浴著溫暖的新年朝陽,沿著緩緩的石梯一邊爬山,一邊欣賞著依山傍水的美麗風光。

  張大千先生1899年誕生於內江,自幼學畫,曾留學日本,繪畫造詣高深,作品神韻秀麗,風格別具一格。紀念館佔地31.46畝,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中廳“大風堂”內塑有由香港運回、旅美收藏家捐贈的大千先生銅像,左右兩側畫苑分別陳列張大千、張善子書畫等,正門匾額“內江張大千紀念館”為張學良將軍親筆題寫。


大風堂

  張大千,原名正權,後改名為爰,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為現、當代畫壇上最具影響的國畫大師之一,也是世界畫壇上著名的藝術偉人之一。張大千曾拜著名書畫家曾熙、李瑞清為師,三十歲名揚全國,有“南張北齊”之稱(北指齊白石)。他曾多次在國內和國外十多個國家舉辦個人畫展。1958年,設在美國紐約的國際藝術學會公選張大千為“當代第一大畫家”,並贈予金質獎章。

  張大千擅長書畫,尤以豐富多彩的山水、仕女、人物、禽鳥、花卉、水族等中國畫,贏得了世界聲譽,其畫室名“大風堂”。1983年張大千病逝于台北,終年84歲。為紀念這位世界著名的國畫大師,在大千故里修建了這座紀念館,于1992年9月11日對遊人開放。雖然以前我曾多次來過,但大都沒帶相機,而今武裝了數碼,拍攝幾乎不花費用,自然想好好地拍幾張照片。

  張大千紀念館主體建築有大風堂、畫苑,配有長廊、亭、榭、水池、花園、山石等,採用三合院、四合院幾重幾進院落式佈局,粉墻青瓦、穿門結構、坡面、馬頭墻與山頭屋面交替使用,獨具民族民居建築風格。館內收藏並展出大千先生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介紹了國畫大師一生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生涯。

  大千先生的一生才華橫溢,極富傳奇,聲名遐邇,被西方藝壇讚為“東方之筆”,與西畫泰斗畢加索齊名。他獲國際藝術學會的金牌獎,被世界輿論界稱之為“當今世界最負盛譽的中國畫大師”,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巨大榮譽。來到館前張大千的塑像前,我久久的佇立。作為市文聯委員,對家鄉這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巨匠,自然是由衷的崇敬,併為之驕傲。當一束陽光穿過樹枝斜射在大師面部的時候,我以紀念館大門為背景,橫幅、豎幅,或左或右的反復拍攝。


張大千塑像

  每人購五元門票進館,館內有當代文化名人胡繩、穆青、劉海粟、啟功、謝稚柳、李準、王學仲等撰寫的楹聯、匾額和題詞。三個展廳陳列著張大千和其胞兄張善子(1882-1940) 的書畫珍品和各時期的珍貴文物,還有大風堂門人何海霞、慕淩飛等的書畫佳作。張大千是我國惟一在海峽兩岸都建有紀念館的現代藝術大師。在台灣的紀念館建於他的逝世地台北外雙溪。張大千生前的藝術活動遍及亞、歐、南北美洲。其弟子、親屬、友人及仰慕者散佈海內外。

  雖然是元旦三天大假,但院內遊人極少,僅有我們一行4人及1個獨遊少年。院中很是清靜,盛開的臘梅沁香襲人,紅艷的南天竹、含苞的白玉蘭、蒼勁的榕樹、青翠的文竹,把紀念館裝扮得恬然雅致。我們從左至右逐一參觀各個展室,加深著對張大千這位家鄉名人的了解。

  張大千(1899—1983) 名正權,四川內江市人,1917年赴日本公平學校學染織和繪畫,曾任南京大學藝術系中國畫教授,北平藝專國畫名譽教授。1958年,他作的《秋海棠》獲國際藝術協會金獎。1925年,張大千在寧波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一鳴驚人。他曾兩登華山,三上黃山,兩訪敦煌,竭力師法自然,1929年被選為赴日參加國際畫展的代表。他的《荷花》作品,曾被美、蘇、英、法等國博物館重價收藏。1937年拒絕日本人邀請被軟禁,後回四川青城山。他兩赴莫高窟,對代表作及雕塑精品進行臨摹複製,1943年展出時轟動蘭州。1948年舉家遷香港,曾托何香凝轉送《荷花圖》給毛澤東。1956年在法國舉辦畫展,與畢加索會晤。1968年作巨幅《長江萬里圖》,1978年遷居台北“摩耶精舍”。

  近半天的參觀、拍攝,感覺很有收穫,尤其是細細看過相關圖片和資料後,對大千的生平及成就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大千青年時期精研古法,臨摹古人名跡,終得神髓。後融會貫通前人法度,自成風格。大千作品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皆精。畫人物多采古裝,借人物以抒情懷;畫翎毛花卉或工筆或寫意,清潤秀麗,落落大方;山水涉筆成趣,點畫新奇,富有詩意。而晚年常用潑筆墨、潑彩描繪風景,獨具風格。張大千精於鑒別收藏,出版有《大風堂藏畫》和《張大千畫集》。張大千的繪畫從總體上講給人的感受是:酣暢淋漓而內涵深厚的傳統構成,雄奇瑰麗而富於精緻的寫真精神。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陳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