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第四季 > 正文

孟屯遊記未完成版 【中國頭號刁民】2004-12-25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9日 10:03)

  孟屯河在身旁低吟了一晚,當我們醒來時,是早晨6點。

  尼瑪家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早餐,主食是饅頭和稀飯,配菜是自家腌制的蘿蔔絲和折耳根葉,珞珈昨晚一直把它當成樹葉子,讓我笑話了個夠。

  吃完東西,我們按昨晚分好的隊伍前往各自的目的地,這時天空陰沉沉的,還不時的落下幾滴小雨。

  由於前幾天的降雨,整個孟屯河谷地帶都顯得濕漉漉的,森林中的情況尤為突出,上山的小路十分陡,再加上降雨造成的泥濘,使得上山過程格外麻煩,隊員們不得不手腳並用的向上爬,弄得雙手都是泥,有些隊員的望遠鏡碰到泥裏,被糊得臟兮兮的,所幸鳥人們的望遠鏡多少都有些防水功能才沒被泥水損壞。

  不過這種狼狽的情況對於紫竹芒城,格桑梅朵以及刁民同志等人來説是例外。這些鳥友本身便是在大山裏生長起來的,各類型的山路都走過不少。這次的泥濘對他們來説不過是小菜一碟,因此他們身上都乾乾淨淨的,並且在行進過程中也能集中精力觀察周圍的環境。

  在半山腰一片陰暗的原生林中,我們發現了普通鳾的活動。剛進入這片林地時,紫竹芒城便提醒大家説他以前在這裡發現過鳾的身影,有一會兒隊員們便發現在長滿青苔的樹榦上一些結群的鳥兒在攀樹而上。舉起望遠鏡一看,果然是鳾。但林中光線太暗,無法看清具體種類,觀察許久後才認出是普通鴉。經過仔細觀察,在鴉群裏還發現了旋木雀、黃腹山雀、紅脅繡眼的身影。

  山頂的牛場實際是一片平坦的高山草甸,各色的野花開滿其間。人走在花叢中只能露出頭部,可見花叢之深。

  畫眉與説不出名的噪鹛在牛場邊的灌木叢中跳躍鳴叫,雉雞和方尾鶲則從更遠些的林間發出響亮的歌聲。紫竹芒城和林子大了等幾個人扔下揹包,只帶著雙筒和相機向樹林輕裝前進,希望能找到雞形目鳥類。其他人則留在牛場,架起單筒尋找在灌木頂鳴叫的小型雀類。

  權林裏剛有野豬來過,許多樹下都有被拱開的新鮮土。紫竹芒城領著眾人在林間的荊棘中費勁的穿梭,搜尋每一處可能有雉雞出現的地方,但除了每人都被扎了個夠外一點雉雞的影子都沒見到。不過卻在林間空地的天上看到了小白腰雨燕。

  所有隊員重新集合後在草地埋伏蹲點。這種方法很管用,大家剛坐下,南面的山樑上便飛起了兩隻大嘴烏鴉。過了幾分鐘,東面的灌叢上冒出了煤山雀,褐冠山雀褐頭山雀、大山雀、綠背山雀、紅頭長尾小譽銀喉長尾山雀、黑眉長尾山雀……簡直就是山雀開會。

  北面的河谷再過去些是另一道山脈,大群的小白腰雨燕在空中飛翔。幾位隊員發現在它們的隊伍裏有些異類的燕子。眾人用望遠鏡搜索後找到了岩燕和白腰雨燕。

  蹲點一個多小時後,隊員們開始討論先前見到的鳥種時,兩隻中等體形的猛禽從山谷下乘著上升氣流飛到了與我們平行的空中,原來是兩隻白尾鷂。

  兩分鐘後白尾鷂拐過一道小梁淌失在我們的視野中,隊員們立刻又被活蹦亂跳的橙翅噪鹛吸引了過去。

  下山的路有些難走,幾乎是直上直下。不大懂等很少走山路的人摔了好幾跤,所幸沒有從山上滑下去。半山的瑪尼堆邊,兩位藏族老阿媽正坐著休息,身邊放著裝滿新鮮菌子的背簍,原煤來她們是來山上採菌子的。我們對老阿媽大發一番敬佩之言,人家一大把年紀了還翻山越嶺採菌子,而我們這些年輕人的腿腳卻還遠遠趕不上她們,想來真是汗顏。

  不太懂頭上的毛巾吸引了兩位老阿媽,她們低聲問我,那個是不是日本人啊?聽了她們的話,我看看不太懂的打扮,確實很像日本翻譯官,後來從其他藏民口中得知,這裡的人對日本人印象一直不好。

  第二天淩晨下了些雨,天空陰沉沉的,我們估計上山的路會比昨天更難走,因此改變了原定的露營計劃,重新選擇了路線。

  吃完早餐後我們向河撥寨方向出發了。出村口後再分兩路。我與格西爾甲、土司太太等人走路況較好的大路,土司領著其他人走部分塌方的小路。分手後不久我們這一隊便發現了一隻普通鵟,它蹲在經幡的頂上觀察周圍的環境。

  20分鐘後林子到了在河邊看到一隻藍翡翠,我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卻見看到白花花的河水。人員們失望的繼續向前走,我則稍微多停了一會兒,這不到一分鐘的停留使我看到了那只藍翡翠。它從我面前快速掠過,身上的藍色説明了它的身份。

  兩支隊伍在一條石橋上重新匯合,大家邊打招呼邊搜索河面,發現了白頂溪鴝,紅尾水鴝,北紅尾鴝等常見鳥。河邊的懸崖上一群煙腹毛腳燕在滑翔捕食。

  我們沿路搜索著前進,看到很多混群活動的銀喉長尾小雀和黑臉長尾山雀。這些小東西對我們毫不在意,只顧在離我們不到兩米的矮樹叢中躥來躥去,在離它們一百多米高的山崖上,我們還看到二十余只短嘴山椒鳥,雌雄都有。它們在山間飛動時那鮮艷的色彩贏得了隊員們的陣陣讚賞。幾名眼細的隊員發現在這群紅黃色的鳥群中混著一隻灰色的小鳥,眾人紛紛舉起鏡子過濾鳥群,一番討論後認為是小灰山椒鳥。

  天氣寒冷時不同的鳥兒混群是十分常見的。

  昨晚的降雨使得林間小道泥濘不堪,部分路枝甚至被積水淹沒,我們的隊伍只有拉長距離以通過那些僅容得下一隻腳寬度的“小道”,我走在最後面,土司夫婦、林子大了,轢文走在我前方20米處,更前面的兩個小集團之間也相隔了數十米的距離。我們被森林分成了四個部分。

  我在最後面慢慢搜索著前進,發現了一群橙翅噪鹛,土司他們找到了長尾山椒雞,前面的不太懂高山兀鷲等人看到了紅腹山雀。

  我與土司等匯合後發現身旁的山樑上飛過幾隻渾身黑色的猛禽,幾個討論了很久沒有結果,土司太太受不了幾個男人的嘮叨,獨自去追趕前面的隊伍。而我們則留在原地繼續觀察那幾隻猛禽,但直到它們消失在山頂的濃霧中,我們也沒得出個結論。

  那幾隻猛禽離開後我們發現身邊有條通往河邊的岔道,便由那裏進到河邊,用清澈冰涼的河水洗洗臉。就在這時,山頂的雲霧中穿然滑出一隻灰黃色的大型猛禽,我們顧不得手上的水,抓起鏡子鎖定那只鳥。它的翼展很大,翅尖略為上蹺,尾羽很長。

  這是一隻胡兀鷲!確定了它的身份後我們著實激動了一陣,但很快又為它在此地出現疑惑起來。胡兀鷲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並且喜好在視野開闊的平地上空尋找大型動物的殘骸和小型動物。它為何會出現在這不到2500米的林區呢?還是土司對這一帶的情況熟悉,很快解開了疑問。

  原來孟屯河屯離海拔5000米的高原草甸距離不到百里,對於胡兀鷲這樣善於借助風力飛行的大鳥來説,這樣的距離實在算不了什麼。這只胡兀鷲可能是國慶節來這邊旅遊的。

  後來我們在河灘邊生火做飯時又看到多只胡兀鷲在我們頭頂盤旋,一群大嘴烏鴉跟著它們賣力的飛著,大概是想等胡兀鷲找到食物後佔點小便宜。這些黑乎乎的傢伙邊飛邊唱,也許是我們心情不錯的原因,總覺得今天的烏鴉叫得格外動聽。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陳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