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第四季 > 正文

灞陵柳長青 【漢中劍花】2004-10-11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9日 15:11)

  不久前去了一次西安東南郊白鹿原上漢家陵闕之中的灞陵。灞陵是西漢王朝孝文皇帝劉恒的陵寢,在古詩詞裏常能讀到它。想象中的灞陵應該是一個悠悠咽咽簫聲動聽,年年處處柳色成蔭的所在,先人們在此踏歌賞柳、敘舊言情、把酒話別,留下不少千古流傳的名篇名句。朝雨清塵,客舍青,柳色新……,真是如詩如畫,令人神往。

  白鹿原是灞河南邊一片遼闊的黃土山坡,我在原下轉來轉去,問了不少人,好不容易才找到在一個名叫靈廟村傍不起眼的灞陵。呈現在眼前的灞陵依坡而建,俯瞰秦川,不失帝王氣象,但陵墓年久荒蕪,失于管理修葺,墓前冷落,車馬稀少,鮮有遊人,叢生的雜草中有一塊石碑上刻有“漢文帝劉恒灞陵”字樣。周圍幾乎見不到柳樹,地裏的莊稼顯然由於乾旱缺水,不如其他水源好的地方那樣鮮活茂盛,靈廟村裏一些半邊蓋的土基農舍展示了地到傳統的關中風情。

  偶遇一位風趣健談的老鄉,他半調侃半認真地説:“可惜這裡埋得是位窮酸皇上,墓裏沒啥值錢東西,連盜墓賊都不乍來。旅遊圖上也不標咱這,你看人家秦陵、乾陵,跟前的人都發了!”問起柳樹,他説:“我自小就生活在這,從來沒見有那麼些柳樹,是不是早年遭年饉時候樹被吃光了皮。柳樹長的慢,又不結果子,誰種那幹啥?”他的這番話叫人無言以對,想笑又怎麼也笑不起來。老百姓只有倉廩充實方能知禮節,衣食富足才會知榮辱,當大家缺衣少食的時候,連起碼的生存條件都難以保證,又怎麼談得上美化環境,保護生態,造福子孫呢?

  與秦陵、乾陵相比灞陵的確十分寒酸冷清,那麼多的旅遊宣傳介紹,看來看去也沒找到有關介紹灞陵的文字,也難怪當地老鄉要抱怨躺在墓中兩千餘年的這位文帝老兒了。談起秦陵和乾陵,尤其談起秦陵,三秦父老總是眉飛色舞有道不完的故事,光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就給咱老陜臉上貼足了金,描寫秦陵的文章多的看不過來,國家元首、頂級名人常有光顧,陵前車水馬龍、遊人如織,連香煙也因註冊了兵馬俑的商標而銷量大增,秦始皇時代修的長城、秦陵等宏偉工程確實給周邊鄉親百姓帶來無限商機和利益,這恐怕是這位偉大歷史人物當初怎麼也想不到的吧。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掃六合歸一統,創中央集權封建統治之先河,令當世人畏懼,讓後世人仰止。但他好大喜功忽視民生,橫徵暴斂不恤民力,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百姓不堪重負,揭竿而起興水覆舟,強秦帝業傳不過三世便失鹿鼎,灰飛煙滅。清靜恭儉的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接受秦失天下的教訓,廢除秦朝的苛政,約法令,施德惠,對外和親息戰,對內與民休息無為而治。他曾説:“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為安養天下起&&作用,他親自下地耕作,皇后親自織布,飯食不重味,衣飾不重彩,出行乘坐的車輛至多只駕有四匹馬,宮室、園囿、車騎、服禦等奢侈享樂設施用品一律不許新建添置;減免農民賦稅,免除肉刑,專務以德化民;他兒子孝景帝謹遵父業,父子共創文景之治前後五六十年間,黎民醇厚誠信,社會移風易俗,國家內外無戰事,國富民足,糧倉充實,騾馬成群,錢財無數,國庫裏銅錢因為存儲太多太久,連穿貫的麻繩都朽斷了;兩朝大臣官員上行下效謹慎自律,出入皆用牛車,以腐化享樂為恥,以簡約樸素為榮;百姓人人自安自愛,遵法守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文帝死後葬灞陵,隨葬品皆瓦器,不以金、銀、銅、錫為飾物,因其山,不起墳……史書評價:“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這評價並不過分,一個打江山,一個守祖業,奠定了牢固的漢家基業,數百年強盛不衰,漢語、漢字、漢族、漢中、漢文化得以流芳百世,文景之治的成功之處令後人深思。

  秦人好“挖坑”,這本無可厚非,但好栽樹、栽好樹的人才真正值得尊敬。悄然離開灞陵的時候,我默默的祝願灞陵周圍的人們早日致富,致富的同時不要忘了多多栽些柳樹,讓灞陵柳常新、長青,讓八百里秦川結束塵土飛揚,讓八水繞長安、灞陵煙柳的美景又回到大家身邊。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陳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