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草原行(9)濕地人 鷹 鼠【東方曉】2004-10-21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15日 13:58
濕地被稱作為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在蓄洪防旱、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促淤造陸、降解環境污染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0月4日早晨由唐克經熱爾大壩到郎木寺,午後又經熱爾大壩回若爾蓋,我們全天在駕車奔馳在遼闊寬廣的若爾蓋濕地大草原上。這塊廣袤的濕地是中國最大的泥炭沼澤分佈區,是黑頸鶴的主要繁殖棲息地,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
|
|
草原鼠穴 |
若爾蓋濕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高原淺丘沼澤地貌,黃河水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3697米,最低海拔3422米。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100多種脊椎動物,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頸鶴、白顴、黑顴、玉帶海雕,胡兀鷲等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灰鶴、小天鶴、大天鶴、禿鷲、鳶、獵隼、藏原羚等15種。保護區不僅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而且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頸鶴的集中繁殖地,區內棲息有黑頸鶴約500隻,大約佔現存黑頸鶴的一半。
若爾蓋濕地沼澤以阿壩藏族自治州境內分佈面積為最廣,唐克、瓦切、墨洼、若爾蓋、黑河5地為沼澤腹心地帶,其氣候寒濕,年降水量600~800毫米,相對濕度70%左右,是川西北最潮濕地區。氣溫低、蒸發弱、濕度大,是促進沼澤發育的重要條件。濕地內地勢稍高一些的寬谷階地,水草豐茂,是四川的天然牧場,所産墨洼牦牛,唐克大馬,均為四川著名良種牛和良種馬。
上世紀末,由於過度放牧、沙化嚴重,導致濕地面積縮小,鼠害猖獗。近年來由於國家及有關國際組織的高度重視,花鉅資拯救濕地,但草原、沼澤的鼠害還是比較嚴重,有的地方可以説是令人痛心的嚴重。
早晨由唐克去郎木寺時,雖然下著雨雪,但草地還未披上銀裝,用咱四川話説:還沒被雪軋起。草地中鼠洞前的土堆,因其隱沒在草叢中,遠看還不太明顯。從郎木寺返回若爾蓋時,一整天斷斷續續的飛雪,已使草原莽莽蒼蒼、銀色一片。這時鼠洞前的土堆,迎風面蓋著雪,背風面是新鮮的泥土,在草地上就非常搶眼地凸顯出來。讓人在痛惜草原沙化嚴重的同時,恣意蔓延的鼠害也令人堪憂。
|
|
|
雪牧少年 |
我和彪哥提議,反正風雪大,拍不到什麼秀美的風光照片,何不來點兒環保題材的東東,立即得到大家的認同和響應。於是,我們走走停停,拍了不少有關草原鼠害的片子。有時我還深入到沼澤中,近距離地拍了幾張鼠穴特寫。本想抓拍草原鼠,無奈那些小傢伙跑得太快,無法將其定格于畫面。
風雪中,213國道沿線的電線桿上,隔三差五地停落著一些的鷹、雕。或許是因為草原濕地中有太多的野鼠,它們根本用不著為食物擔憂。這些鷹大都長得肥碩慵懶,我們在公路邊大聲吆喝也不能將其驚飛。即便看到它們飛起來,其飛翔的身影一點兒也不矯健,巨大的翅膀慢悠悠地忽閃著,總讓人擔心它是否會因身體太重掉到地上。
|
|
|
付哥“倉皇”撤退 |
快到若爾蓋時,大雪中偶遇幾位騎馬放牧的當地人,趕著牦牛、綿羊橫穿公路,匆匆暮歸。我們趕緊停車,站在路邊拍攝。由於地勢不佳,方位不對,我們拍到的片子角度相近,畫面雷同,因而難免平庸,無法出彩。這時,只見對攝影執著追求N年的付哥,為拍攝到理想的照片,竟然跳下路基,隻身衝進草地,不顧危險,以特有的視角、獨具的構圖,迎著風雪、迎著牦牛群拍攝起來。
其實,風雪交加的季節,只要人不慵懶,當思維和勤奮碰撞時,美麗的收穫便接踵而來。敬佩之餘,我不免為他擔心。因為瞬間牛群就已來到跟前,真怕他被牦牛的犄角撞傷。看見他半蹲半跪地端著相機一陣連拍,我竟然忘記了自己的拍攝,等他拍過癮後貓腰將相機護在懷裏,于大雪紛飛中機靈地在牛群中後撤時,我才回過神來,趕緊舉起相機,抓拍了一張付哥在牦牛群中奔跑的照片。上車後將片子放給他看,付哥感動地説:這張照片巴實、精彩、有紀念意義,東哥你一定要傳一張給我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