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陜西、西安,在他人的心目中是怎樣? 【(小今)】 2004-07-25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3日 13:00


  從小就習慣性在自己履歷表的籍貫欄裏填寫“陜西西安”,而那時對陜西的概念僅僅限于它是在“黃土高坡”上,也許是因為聽了《黃土高坡》這首歌吧。那豪放、渾厚的歌聲,讓自己都能覺出作為陜西人骨子裏的憨厚和豁達,也不知道自己的品行是不是真正沿襲了陜西人這些優點,只是希望自己的言行還不至於給咱陜西人丟臉。

  頭一回出差去外地,報到時別人問我來自哪,我於是理直氣壯地、很自豪地説“西安!”。因為在我的感覺裏,西安該是十三朝古都吧,該是中外聞名的旅遊城市吧,也該是大西北的門戶吧,更該是眾多人嚮往的西部之旅的起點城市吧……可是對面的人還是困惑地問我了一句:哪個省的西安?

  我幾乎以為她是在同我開玩笑,怎麼可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西安呢?我一向因為自己能夠生活在有著大唐盛世歷史的西安而感到驕傲的,可是面前的這句問話,幾乎擊潰我的自信心,當勉強地繼續回答“陜西西安”後,對方如夢初醒地説,她只知道陜西的延安,而不“了解”西安。我想她之所以用“了解”而不是“知道”一詞,算是給西安留了很大的面子。其實直到現在我也不相信人家會不知曉西安,於是這許多年來,只想用那個人地理知識學得太差來將就解釋這一尷尬。

  後來在一次赴外地參會的報名中,我特意強調自己是來自陜西的省會。也不知道是電話話音質量差,還是我的發音不準,對方認真地重復了一遍,強調説:“是山西太原吧?”我很慶倖對方無法通過電話看到當時我的哭笑不得的表情,一邊糾正著應為“陜西西安”,一邊偷偷在心裏衡量著,西安與太原在人心目中的權重。

  同樣的一次出差,在大家初次見面的餐桌上,我自我介紹地説來自陜西西安,沒想到卻引來了在座所有人的興奮。與其説是大家對我的好感,還不如説因為大家對西安的好感,可想而知我當時那種禁不住的自豪。這些外地的朋友很感興趣地説,早以前就知道西安了,但是從未有機會到訪過。在我説了一些客套地表示歡迎的話後,很自然地問起他們對西安的印象,於是他們道出了一連串熟悉的詞語: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本想繼續提示他們西安還有其他更多的、舉世聞名的事物,可是他們的話題總離不開“吃”,讓人覺得心裏不舒服。好在彼此談話的開始與結束都是在餐桌上進行的,於是也不顯得狹隘。將計就計,我便滔滔不絕地一直給他們講到陜北、甚至西北的小吃。

  好不容易遇到一次接待一批外地朋友到陜西來玩的機會,我認為這下可以有機會讓他們真真切切地了解咱的“家”了。因為時間有限,只為他們選擇了西安和延安兩個城市。結果發現,他們會對延安竟有高樓大廈感到驚詫,他們也會對西安商場的平淡無奇而失望。帶他們遊玩的地方當然不能掠過延安的革命教育基地,也不可能錯過秦始皇兵馬俑。可是臨別時,一位女孩子竟然失落地説:很可惜沒能在西安買到一件稱心的時裝。而對於革命聖地的描述,她幾乎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對兵馬俑博物館的記憶,還不如對臨潼的石榴深刻。


  終於有一次,外地的朋友主動提出要到嚮往已久的西安來旅遊了,並且説一定擠時間也要去陜北看一看,因為似乎到了西安並不等於到過陜西,只有陜北的風情才能代表陜西。我不想辯駁他這一觀點,也不想事先做任何説明,只想等他們來過之後,自己去品味陜西、品味西安。可是他來西安之前將惟一的擔心告訴我,怕在西安遭遇不測。我非常疑惑,一方面表示西安的治安不至於差到那種地步,另一方面身體力行地説明了必要的防範措施。但他們還是很驚訝我能在如此“水深火熱”的城市裏居住這麼久。最後我才搞明白,這些朋友的一切顧慮都來源於那部“12.1大案”的片子。

  陜西、西安,近些年時不時地總會有些驚天動地的事兒,擺出來成為國人的談論的話柄。從先前的“12.1”到最近的“寶馬案”,我想這一回。在外地人心底裏該對陜西西安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了吧?可是這類的印象留得多麼酸痛啊!

  都説“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直生活在故鄉的自己,很難體會到大事小事對陜西、對西安帶來的影響。也常説“當事者迷,旁觀者清”,解説自己家門口的事,總會帶著逃不脫的感情色彩,像是訓斥自家的孩子時,輕不得也重不得。無論關起門來以多犀利的言辭對待還被稱為西部大省的陜西和仍被奉為古都的西安,而在外人面前總是情不自禁地想擺出它的“好”來,想讓外人了解她的純、她的真、她的無奈、她的困惑……畢竟我們還熱愛著這一片土地。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編輯:陳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