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古蜀道覓蹤 > 正文

古蜀道覓蹤:蜀道奇觀古晉柏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2日 17:13


  在千里古蜀道沿線,現存古柏數萬株,鬱鬱蔥蔥,蔭天蔽日,人行其間,宛如綠色隧道。有的專家學者稱其為除絲綢之路外我國古代第二條交通大道。其間珍稀樹木不少,為歷代文人、雅士傳頌、咏讚。但是有文獻資料記載可考的古柏,只有梓潼七曲山大廟晉柏一株。

  去七曲山公路左側的應夢臺,繞至左側,我遠遠地就看見一株高踞石臺的古柏,四週有柵欄和鐵絲網圍護,近前方知那就是七曲山上有名的晉柏。其形如虬龍,霜皮鐵幹,遒勁挺拔。晉柏死於何年無從查考,當地人曾三次列石為欄,加以保護。枯老的晉柏在支架的襯托下,雖已無葉少幹,但仍昂首蒼天,袒露出生命的堅韌與頑強。

  據説,古晉柏原來有兩株,是文昌張亞子手植,明洪武八年(1376年),被雷電擊毀一株。現存晉柏在盤陀石殿左上側,是梓潼縣八景之一的“晉柏穿雲”。《重修梓潼縣誌》咸豐版載:晉柏高五丈余,計高之一巔,如龍如鳳,根如石如距,其腹實堅,而膚肥潤,雖文昌亦云故舊,未訪余先稿,晉柏一觀此,則知此柏與文昌而生,可與泰山、堯山、御史臺諸柏同名於世,而不朽矣!”並載:“晉柏,在盤陀石側,柏二株,蒼翠奇古,盤踞如虬龍。自晉至今,幾三合抱。今只一株,有明趙彥碑。”

  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曾任安徽徽州學正,文林郎,梓潼人趙彥,為了保護此柏,乃“列石為欄”,修建石垣一道。經過205年後,石垣毀損,于清代嘉慶三年(1799年),梓潼縣人潘子岱同兒子永楠,捐資重建石垣,並修建石坊一座,正面刊刻楹聯:如佛子身,不生不滅;同孔壇杏,有幹有年。額刻篆文:晉柏二字。同時寫詩歌曰:維潼之北,柏振陀崗,博厚高明,披拂青蒼,卜柏之壽,悠悠洋洋,與地同久,與天齊長。

  現在晉柏尤木質緊密、堅硬,色澤淡黃,帶古銅色,仍含樹脂,略帶木香氣,歷一千六百多年,尚未腐朽。其霜皮鐵幹,枝莖盤曲,蒼翠奇古,宛若飛龍騰空,飄然欲去,是蜀道翠雲廊段一奇觀。只可惜有的遊人誤為是神木,可以治病,削刮樹榦,現僅存一細頸相連。縣文管所只好用水泥桿加固、圍鐵絲網保護。這不僅給遊覽近觀者帶來不便,也使我們的攝影構圖大受影響。 看著日漸枯朽、嚴重傾斜的晉柏,雖感其神韻猶存,但仍禁不住一陣唏噓,聯想出些許人生的短暫與無奈……

  .

(編輯:王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