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覓蹤:石牛堡古鎮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3日 16:14
綿陽有著2200年的歷史,綿陽的歷史濃縮在城市經濟、文化、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就連不少的地名都明顯帶有歷史的痕跡。比如梓潼的石牛堡,就是因那尊大家熟知的石牛而得名,與此類似的還有城區內的鐵牛街和遊仙區的石馬鎮。
石牛鎮又名石牛堡,相傳秦惠王欲吞蜀,作石牛日屙千金,以此誘蜀王派五丁迎婦而開山,五丁在今七曲山為除擋道巨莽,導致地崩山摧壯士死,而金牛則驚遁至梓邑城南三十里的四堆山,在一洞口化為了巨石,蹲踞如牛。唐杜如晦為此作詩云:“苔蘚作毛隨雨濕,藤蔓穿鼻任風牽,從來不食溪邊草,自是難耕隴上田。”清咸豐8年,縣令張香海立碑題字“古石牛堡”。石牛鎮名由此而來。
由於鎮口修路,道路泥濘,我們只好由鎮外的另一條道繞至鎮上,再沿老川陜公路來到鎮郊的石牛塑像前。據孤客介紹,過去他來石牛鎮時,不少村民路過此地,都喜歡在石牛旁休息、聊天。而今,老石牛左側又新塑了一座更大的新石牛,但卻缺少了“老牛”的古樸、厚重。因而,人們祭奠時都將公雞血滴在了小石牛的身上。
石牛鎮幅員面積64平方公里,轄17個村、1個街道居委會,近2萬人口,有耕地26000畝。 石牛鎮人文景觀豐富,存有三國文化、漢文化遺址,小七曲、三聖宮與縣城北邊的七曲大廟一脈搏相承。八面山弘佛寺在當地也很有名氣。石牛鎮 基礎設施條件較好。108國道綿梓高等一級公路穿境而過,距綿陽40公里,離梓潼13公里,素稱梓潼“南大門”。
利用大家拍照的時間,我先沒拿出相機,而是圍著石牛轉了兩圈,琢磨著怎麼表現這陰天散射光下的兩隻石牛。《古石牛堡》碑的右邊的大石牛基座上,刻有《重塑蜀道石牛碑記》,我掏出相機拍下“回首崎嶇肝膽奮,前程錦繡河山新”的對聯後,細讀碑記方知此大石牛是1997年新塑的。孤客一邊和林卡姐妹在那裏拍攝,一邊叫秋天跟著我,看我怎樣選景和構圖。由此,我就一路當起了秋天的攝影師傅。
拍過石牛,我們又來到鎮上拍老街。除了將老街的石板路、青瓦房收入鏡中,我和林卡又將鏡頭對準了街邊的一個剃頭小攤,圍著師傅拍了好些鄉間剃頭匠的招數和把式。高興得那個理髮師像表演般地亮出自己剃頭、刮鬍子的手藝活兒。
老街後面是小七曲山,穿過小巷,沿著一條山路來到山上的蜀王亭,亭柱上左書“鑿江劈壤廣木棧以連滇黔”,右為“開山越險固石牛而通褒蜀”。一幅古樸蒼勁的楹聯,道出了先人開鑿古蜀道的艱辛,其創造古代文明是給後人留下的寶貴財富。
來到小七曲廟前,見一大石碾靜臥廟前,我以石碾為前景,拍了一張小七曲廟全景圖。轉至側面,只見近兩米高的《小七曲山碑記》上書:梓潼縣城南石牛鎮,地處川陜要道,為蜀道翠雲廊之起點。傳秦惠王欲並蜀,作石牛屎金以引道,蜀王遣五丁迎婦而開山,後山摧地崩,壓五丁及五婦,唯石牛猶存,故其場為石牛……
廟後的麥地,小麥已是一片金黃,風吹麥浪滾滾,拂動了林卡想當模特兒、想讓我給她拍照的慾望。她跑到麥田裏,帶上由成都帶來的布帽、紗巾,表情自然的擺出了幾個pose,我趕緊給她拍了一張田間照,然後沿著下山小路匆匆追趕孤客、白雲而去。
沿著古蜀道來到石牛鎮探幽訪古,我們逐一將石牛、老街、古廟收入相機的同時,“山到崔巍尤力耕,終年四季奮蹄忙”的石牛精神,也給我們激勵,讓我們為蜀中厚重多彩的歷史文化而驕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