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三嘆 【木末之風】 2004-04-15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7日 15:03
兩塊礁石
陡峭的田橫山,不經意間將山腳伸入了大海,於是海裏便有了被雪浪花簇擁著的礁石。其中一塊因外形與海龜相似,於是被稱之為龜石。
在海邊,尤其是在景區,這種附會了人們無數想象與偏愛的礁石,不計其數,因而也並不覺得奇怪,當開快艇的小夥子用極具韻味的膠東話繪聲繪色地向我們描述時,我也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但是,他下面隨便的一句補充,卻讓我對眼前的這塊礁石刮目相看了——“這龜石,就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點。我們在的地方是黃海,再往前則就是渤海了。”
哦,大自然中許許多多的事物,本來可能沒有什麼值得人們稱道牽掛的地方,卻因一點點人為的原由而變得獨一無二且無法替代了。
就在距離龜石的不遠處,還有一塊極易被遊人忽略的礁石,一塊恐怕只有幾十公分見方的礁石,在一片細碎亂石的簇擁下,靜臥在波浪裏。也因有了人們的附會,才變得常常被人們提及——據説,當年八仙過海時,張果老曾用它栓過那可以騰雲駕霧的毛驢。正因如此,才有了牙石這個稱號。然而,我心裏清楚,沒有誰會相信這種説法,更沒有誰會去考證張果老是在何年何月以何種方式在這塊礁石上係下了他的韁繩,因而,人們在聽過這種傳説之後,大多只是一笑了之,都不會再過多地給它一些目光。
同樣是人為的原因,卻因為其性質的不同,使龜石成了一個劃分海洋的基點,被人們實實在在地看重與牽掛,而牙石也只能成為導遊向遊客渲染蓬萊三島神秘的一點談資。
一樣的礁石,卻因不同的附會,而有了不同的境遇。
礁石如此,人又何嘗不是這樣!
仙境裏的紅柳
到蓬萊之前,絕沒想到,這裡會有紅柳。
印象中的她,一直都出現在西北的荒漠之中,一直都是與沙漠、鹽鹼、狂風為伍,想不到,有著“人間仙境”之譽的蓬萊,會出現她的身影。
就在與蓬萊閣相去不遠的海邊綠地,被大理石整飭得曲徑盤桓的園林裏,就有這樣一叢碧綠嫣紅相擁相映的紅柳——胳膊粗細的樹榦,依然的曲折遒勁,只是竟然如此的高大,恐怕要有二三米之高。海風從遠處輕輕地吹來,又從紅柳的枝葉間悠悠地吹去,清涼,清爽,全然沒有大漠之風的粗野與嘶鳴。
我不知道,她來自何方?更不知道她曾有著怎樣的閱歷與甘苦?只知道,她依然輕輕地搖曳著碧綠與嫣紅,依然是那樣的灑脫與從容;我不知道,她可曾為過去的磨礪而伴月冥思?更不知道,她可曾因移居這人間仙境的蓬萊而臨風慶倖?只知道。她依然是那樣的將密匝匝的綠葉舉向空中,將密匝匝的紅花舉向空中,那樣的沉默無語,那樣的安詳與鎮定。
我看不出,這蓬萊的紅柳,與生長在哈密、和田與額濟納的同宗有著什麼不同。在我的眼中,她始終是一種寵辱不驚的樹。
背朝大海的八仙
蓬萊的八仙雕像,背對的是煙波浩渺的黃海。
一直不知道,八仙在何時漂洋過海,也不知道他們過海後,又究竟到了什麼地方?但我知道,他們已經回來,要不怎麼會背朝著波濤洶湧的大海?
在他們的前面,是筆直的柏油大道,大道上是川流不息的豪華大巴;大道旁,是靚麗整潔的現代化樓房,喧囂熱鬧的大都是海鮮雜陳,酒香繚繞的餐館……在他們周圍則是熙來攘往、來去匆匆的遊客……
海外的仙山,不會有眼前的喧囂與熱鬧;遙遠的天堂,不會有這般的繁華與富庶。那裏應該只有清風白雲、冷泉冰石的清幽與清凈。
神仙也喜歡人間的煙火,要不七仙女不會下凡;神仙也懼怕冷清與寂寞,要不八仙怎麼會回來!
號稱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尚且如此,何況秉性肉眼凡胎,難捨七情六欲的蕓蕓眾生。
誰能夠真正抵擋得住世俗的嬌媚與誘惑?誰能夠讓自己真正地跳出這萬丈紅塵?
2003.8.16 蓬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