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風沙星空 > 古道鄉村 > 正文

古道鄉村--黃土峽,烏谷道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9日 16:03

  木頭溝位於吐魯番盆地中部,發源於天山博格達山,經由南坡礫石和黃土地帶,穿越火焰山,流向吐魯番的二堡、三堡鄉,全長不過百餘公里。

  木頭溝水現在的流量極小,穿越火焰山時,寬度不足2米,較玄奘當年憑舟楫渡河並連馬帶經跌入水中要更輕鬆逾越。

  2004年4月17日,週六,氣溫32度。

  我們這天的路線是:烏魯木齊、火焰山勝金口、吐魯番市勝金、勝金艾夏村、七泉湖、二堡、三堡、葡萄溝鄉。

  一、木頭溝谷勝金口

  歷史上,木頭溝水涵養了高昌綠洲,使得高昌故城光照韆鞦。

  木頭溝水流出火焰山峽谷後,在勝金口流向了地勢高敞的高昌綠洲,而勝金口也因位於火焰山谷口以及那座千年佛寺聞名天下。

  勝金口據稱叫“勝金額格子”,“額格子”是突厥語“山口”的意思,而“勝金”一詞據説有兩種民間説法,一是古時叫“滲盡”,木頭溝河水流出天山後,經吐魯番盆地高溫蒸騰並滲入沙礫,流量減少,到了勝金口幾乎滲盡,因此人們叫它“滲盡口”,又因不雅、不吉利,遂改諧音為“勝金”,一直延續至今;二是當年玄奘西天取經路過木頭溝,溝中水流湍急,無舟楫涉河,連馬帶經跌入河中,涉過河後,經卷濕透,便展開經卷在一平整大石塊上晾曬,此石至今仍存于河谷口,人稱“曬經石”或“聖經石”,久之,該谷口改稱“勝金臺”或“勝金口”。

  勝金口地當由東向西行的絲路北道間,兩側山高險峻,主峰勝金峰海拔850米,赤紅金砂,巍峨壯觀,歷為兵家必控之地。

  勝金口現為312國道途徑之地,向西可達北疆南疆,向南可達高昌、魯克沁綠洲和玉門關、羅布泊、樓蘭,向東可達哈密綠洲,向北逾天山可達北疆大草原,歷史上商賈駝隊、兵車戰馬多經由此地。

  二、勝金口千佛洞

  我們原以為勝金口在勝金鄉以北的山谷中,但到了勝金鄉向維族老鄉問詢時才知千佛洞就在勝金口下的黃石崖壁下。以往來去勝金口多次,遠見崖壁下有不少的洞窟,卻沒留意就是赫赫有名、令國外探險家心旌的勝金口千佛洞。於是,再返回勝金口,涉過沙岸,細觀這座建於唐代的千佛洞窟。

  勝金口千佛洞為高昌時期系列佛教建築之一,當時建築規模可與火焰山另一峽谷中的吐峪溝、柏孜克裏克千佛洞相媲美。

  最不能容忍的是斯坦因、“德國吐魯番探險隊”勒柯克等對勝金口的盜挖。1905年3月,勒柯克隨考察隊來到吐魯番盆地,用他卑劣的狐尾鋸對勝金口、柏孜克裏克、吐峪溝千佛洞的壁畫、佛像進行了瘋狂的切割、盜挖。他要把吐魯番的文物寶藏全部帶走,理由是“當地農民的無知、伊斯蘭教徒的愚昧和地震的破壞”,攫取了勝金口千佛洞10余座寺院和2個藏經洞中保留的唐以來形成的佛教等壁畫、雕塑、寫本等,這些遺物反映了婆羅米、回鶻、梵等文化藝術,而最重要的發現莫過於來自波斯、曾流行于吐魯番盆地的摩尼教壁畫,價值不菲。勒柯克的卑劣挖掘,就連同樣卑劣的斯坦因都看不過去,説“德國(探險隊)曾以獨特的方式挖掘過(吐魯番的遺址),並且所有地方都挖掘得很徹底……大寺院、廟宇都是用學術盜寶者的方式挖掘,簡直沒有使用任何考古學週密的方法”(斯坦因《考古與探險》)。

  經德國探險隊的四次挖掘,現勝金口千佛洞僅剩洞窟10個,大多已殘破不堪,如今,過往人們只能隔河相望,火焰山口空剩燕巢般的破敗洞窟。

  三、柏孜克裏克千佛洞

  由勝金口千佛洞沿木頭溝西崎嶇山路向北行9公里,即可達盛名的柏孜克裏克千佛洞。

  柏孜克裏克千佛洞代表著高超的高昌時期的佛教藝術,與庫車的克孜爾、庫木吐拉等石窟具有同樣高的研究價值。從其表現的宗教、繪畫藝術以及壁畫上人種民族的融合來看,多反映了印度、波斯、希臘和中原文化的融合。

  柏孜克裏克千佛洞所在的木頭溝峽谷夾在火焰山陡峭難逾的兩岸崖壁下,過去湍急的河流奔騰如瀉,狹窄的山路僅能容納驢車的通行。這一地區地勢的險峻和夏季的酷熱,使唐時佛徒們意識到在這裡開鑿洞窟、隱藏經卷的秘密性。開鑿洞窟的佛徒們並在這些開鑿好的洞窟周圍圍有一道圍墻遮擋住洞窟,過路人往往被乾旱酷熱、陡峭險峻等蒙蔽,因而也不會被人們所破壞。

  然而,斯坦因、勒柯克之類的還是通過各種方式找到了這個處於偏僻地區的遺跡並加以大肆盜挖。

  勒柯克曾道聽途説柏孜克裏克千佛洞在當地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有繪畫的地方”,實際上,柏孜克裏克千佛洞在維吾爾語中的真實意思是“山腰”。

  柏孜克裏克千佛洞中保存的大量佛教壁畫及雕塑、佛像,形象地反映了佛教自印度進入西域吐魯番盆地後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徵,勒柯克在此“憑藉長時間的艱苦工作,成功地把這些壁畫都切割下來(共計103箱),用20個月的時間將它們運到柏林,整整填滿了博物館的一個房間。這些精美壁畫大多為公元9世紀之傑作”(勒柯克語)。

  我們現在看到的殘缺的柏孜克裏克千佛洞已是被勒柯克等人暴力鏟去壁畫、佛陀寶座不見蹤跡的空窟,壁畫佛像前立起的罩了玻璃的圖片均是從德國等地複製回來的,但,佛經故事壁畫中的袈裟僧侶、婆羅米文字題記、壁畫上的西方人種特徵、敘利亞閃米特風格、中原飛龍及金翅鳥造型、回鶻供養人形象等依然令後人感嘆那個時代的文化燦爛。

  寂靜、溪水輕淌的木頭溝峽谷中隱藏的這一世界級文物遺址中如此美麗、精絕的藝術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對於眼見的、開放的洞窟,人們一直懷有一種“虔誠”和景仰。

  四、伯西哈千佛洞

  跨過柏孜克裏克千佛洞,向東邊的火焰山走去。東北方向的木頭溝谷和勝金鄉綠洲一望無邊。

  不算陡峭的黃土崖壁上,在一條較淺的水衝溝兩側矗立著伯西哈千佛洞遺址。遺址由9個洞窟和一座寺院組成,洞窟分列溝谷兩側,寺院坐落于西側。

  伯西哈千佛洞寺院遺址似一座烽燧,殘高5米,底座寬約20米,呈正方形,寺院面西的佛龕已殘破。

  寺院後有4個洞窟,高約1.5米,寬約2米,窟口連著地面,洞窟券頂呈長方形,四面墻壁上的壁畫一絲不剩,明顯有切割的痕跡,有兩個洞窟券頂的巨大土塊塌落,堵滿洞窟後半部。寺院南側隔河谷的黃土崖壁下的5個洞窟有4個尚有殘存的壁畫,形制與寺院後的洞窟一致,觀望鐵門內的4個洞窟中殘存的壁畫,眼光照射之處,壁畫仍顯精美,大致與柏孜克裏克千佛洞相似,具高昌回鶻時期遺風。進入未加鐵鎖的那個洞窟內,僅見有3處10厘米見方的殘存壁畫,剩餘的已被盜挖,殘存的壁畫用手一摸,顏色即刻脫落。窟前還築有平臺寺廟,兩堵墻長、高約2米。

  伯西哈千佛洞始建於唐代,因人跡罕至、風吹日曬,土制寺院遺址剝落壞損嚴重,又因偏僻荒蕪而無遊人涉足,且無任何考古和參觀的價值。

  千年佛寺遺址臨山面河,靜謐無語。

  五、木爾吐克薩依戍堡、烽燧

  南北走向的木頭溝烽燧線與東西走向的絲路北道烽燧線均建於唐代。絲路北道烽燧的作用遠比木頭溝一帶烽燧重要。此溝為高昌通往天山以北草原綠洲的間道,因而烽燧一線並非車來人往。

  木爾吐克薩依戍堡和烽燧位於火焰山東木頭溝河岸邊1公里處,海拔約350米,戍堡圍墻殘高4米,長約18米,厚約0.5米,呈正方形,東、南、北三面有房屋遺址,西南角為烽燧,烽燧基底略呈方形,高約10米。

  戍堡和烽燧均為黃土築就,因年久、風吹日曬而棱角不分明。

  據史書記載,木爾吐克薩依戍堡和烽燧盛時守兵達“拾貳人”,兼具放烽、盤查、守衛功能,為出高昌後逾天山達北庭的第一個軍事堡壘,同時又起著照應絲路北道烽燧線的作用。

  六、烏江布拉克烽燧和古墓葬

  烏江布拉克烽燧距木爾吐克薩依戍堡不遠,約半公里,在火焰山北麓黃土臺地上,木頭溝從其東側自北向南流過,東南不遠處為勝金鄉烏江布拉克村。在烽燧前尚有一眼泉,周圍有幾棵白楊樹和一戶維族人家的土屋。

  烽燧全部用黃土夯就,基底為方形,基底向上呈梯形,殘高約7米。

  “布拉克”在蒙古語裏為“泉”之意,在乾旱酷熱、少雨、寸草不生的火焰山麓有一眼泉水,不僅令人心沁,而且不解。

  烽燧不遠處是烏江布拉克古墓群。古墓群大多已被挖掘,被挖掘後的土堆、土坑痕跡明顯,高低錯落于臺地上。

  觀古墓周圍,僅有今勝金鄉的烏江布拉克、艾夏等村莊,想必古時這裡就是綠樹連蔭、稼禾繁盛、人口集中之地。

  七、東土墩烽燧

  東土墩烽燧位於木頭溝河東500米處的一條北、南走向河谷中海拔約270米、高6米的黃土墩上,黃土夯就,為我們這一路見到的最小形制的烽燧,由此向西南眺望,可視火焰山麓的伯西哈千佛洞和木爾吐克、烏江布拉克戍堡、烽燧,向北即為逐漸升高的天山沖積扇地帶和皚皚山頂白雪。

  八、煤窯溝烽燧、七泉湖薩依烽燧

  由勝金鄉的烏江布拉克村向天山行進的這段路是艱難的戈壁礫石地帶,碩大的黑色鵝卵石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黑亮的光,像是白晝的星星,幾近洪荒的戈壁灘沒有一絲生命的存在,偶捲起的小股龍卷風,望著它們漸漸的聚攏、遊移、最後消失在空曠的天際邊。

  惟一的參照物是遠處的天山。手握方向盤駕車感覺到一點恐慌:目標還有多遠?

  大約行進20公里,戈壁灘上露出一片綠意,是挺拔的白楊,再細看,還有幾座廠房,廠房背後是天山。我們要找尋的烽燧就在這附近。

  煤窯溝烽燧在勝金鄉煤窯溝斷崖東側。煤窯溝是木頭溝的支流,河床遍佈卵石,距天山峽谷口5公里,這個季節無水,只有不高的煤窯溝烽燧獨立在河岸邊。

  煤窯溝烽燧長寬不足8米,高約6米,為土坯建築,建築形式由基部向頂部呈梯形逐漸收縮,有幾階臺階繞至烽頂。

  沿煤窯溝向東南3公里處是七泉湖薩依烽燧。此座烽燧雖也為土坯結構,但較煤窯溝烽燧要保存的更完好。

  七泉湖薩依烽燧為方形,長寬大約8米,高越7米,底部向上呈梯形,烽頂有一長方形平臺,長寬約5米。烽燧墻基厚約1.5米。

  九、烏谷古道

  上述火焰山裏的千佛洞、戍堡、烽燧均為唐代開鑿或夯就,多在峽谷要隘處,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同時視野開闊,扼守交通要道,其作用為嚴查過往烏谷古道、偏離絲路北道的行人、商販以及預防各種有異謀的人,而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西突厥對唐領地的騷擾。

  南北走向的木頭溝烽燧線是唐在吐魯番盆地設立的三條烽燧線之一(另兩條分別是東西走向的沿天山南麓線及沿庫魯克塔格山北麓線),以今天的鄯善、吐魯番所轄火焰山與天山之間的戈壁荒漠和地勢險要處為主。木頭溝一線烽燧護佑的是絲綢之路上的烏谷古道。

  關於烏谷古道,《西州圖經》曾記載:“右道出高昌縣界(今高昌故城)北烏谷山(今勝金口),向庭州(今吉木薩爾縣境界)四百里,足水草。竣險石危,馬行多損。”

  烏谷古道是唐代西州治所高昌城通往天山北麓北庭都護府治所北庭等大草原最為便捷的道路,相比位於其西側的車師、他地古道更為近捷,因此軍事意義重大,唐時安西都護府郭孝恪曾領軍由此道至天山以北伏擊西突厥的處月、處密部落。

  烏谷古道的大致路線是(因地域多已無人居住而地名多有模糊):高昌、阿斯塔那、勝金口千佛洞、烏江布拉克村、恰勒坎郭勒、恰勒坎貝希、烏瓦塔格峽谷(達坂)、庫魯克峽谷、頭道橋、二道橋、三道橋、薩爾勒克達坂、天山北坡谷地、麻梁溝、半截溝、北庭故城。

  烏谷道在七泉湖附近開始進入天山,向北即達古庭州。由於山高路險,此道現已廢棄,無人馬行進,惟有山前的七泉湖鎮上有一座化工廠和蘭新鐵路的七泉湖火車站,距此5公里的山根,有一片白楊和桑林,住著幾戶維吾爾人家,省道202線由東向西穿七泉湖鎮去了吐魯番。

  由南向北的烏谷古道的歷史已湮沒于戈壁荒灘上,在木頭溝口尚有勝金口、勝金口1、2、3、七康湖、恰特喀勒、幹溝等烽燧、戍堡、古墓。我們的行程也止于天山谷口。遙望巍峨的天山,遙想山北的庭州,古人面對的艱險和他們的堅韌令人嘆服。

  唐代西州境內有絲路古道十一條,現今被人們熟識的有赤亭道、大海道、他地道,而烏谷道只是其中之一。經千百年滄桑變化,這一道路現在已基本無人涉足,只留古老的維吾爾人在火焰山東、北的天山衝擊扇地帶世代耕種,延續著他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安靜恬淡的生活畫面,而遺留在火焰山峽谷中古老的佛教洞窟、烽燧、戍堡則默默無語地矗立在黃土臺地上。

  “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古老的絲綢之路如今天的高速公路一直延伸向遙遠的地平線。遙想當年,奔走于絲路上的各種商隊的繁忙景象、軍事征戰的宏偉氣概,不能不為漢唐的氣魄所折服、感嘆,而如今默默矗立的、鮮為人知的佛窟、烽燧、戍堡則印證了當年西域經濟發展、邊防鞏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繁榮,“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僅是這一繁榮的真實寫照。

  古道久侵湮,歷史永千垂。

  圖:火焰山峽谷中矗立的古戍堡

  (2004/04/23 烏魯木齊)(網絡原創,嚴禁轉載)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

相關文章:

  • 古道鄉村--黃土峽,烏谷道 (2004/09/09/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