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風沙星空 > 古道鄉村 > 正文

古道鄉村--鄯善雜訪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9日 16:01

  鄯善位於東天山博格達山南麓,吐魯番盆地東部,總面積3.83萬平方公里,轄五鎮、五鄉,總人口22萬多人。

  看鄯善的地形,像是一隻巨大的哈密瓜,十個鄉鎮主要集中于西北部,東部和南部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庫木塔格沙漠,北部是天山博格達山。

  來去鄯善無數次,無論是歷史沉重的魯克沁地區還是沙化嚴重的七克臺地區,無論是風吹沙襲的南湖戈壁灘還是井架林立的吐哈油田生産基地,無論是沙山聳立的庫木塔格還是溪水潺潺的火焰山大峽谷,無不顯示出鄯善的古老和沉寂。

  一、“鄯善”的含義

  關於鄯善地名的民間來歷據説有二。一是“潰逃説”。樓蘭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王都在今羅布泊邊,漢昭帝時漢殺樓蘭王安歸併立其弟尉屠耆為王后,將樓蘭改名為“鄯善”。樓蘭廢棄後,居住那裏的百姓四散,一部分向北穿越羅布荒漠到達天山腳下現鄯善地區,將新的居住地起名為鄯善。二是“錯圖説”。18-19世紀,歐洲興起了西域探險熱,有位探險者探險後誤將古代的鄯善國標注在了今天的鄯善地方,於是一直以訛傳訛,延續下來。

  岑參也有錯。岑參在經過火焰山到庭州時曾賦詩一首:“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室”(《經火山》)。一首詩,引出了兩個地名與一個訛傳:“火山”即今吐魯番盆地的火焰山。火焰山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10余公里,高500-800米,當吐魯番盆地東部,為天山支脈,在《西遊記》中被描述為火焰蒸騰的地方。火焰山今為吐魯番市和鄯善縣的共山。“蒲昌”即今鄯善縣,唐設蒲昌縣,現維吾爾人稱之為“辟展”、“皮禪”,意為“芨芨草”、“蒲葦”。岑參的錯在於“火山……突兀蒲昌東”,火焰山是在鄯善(蒲昌)西(即今鄯善縣城南樹柏溝至吐魯番市城北的桃兒溝之間),而不在其東,其東應是南湖戈壁灘。

  二、庫木塔格沙山

  鄯善因了庫木塔格沙漠而名聲大起,而且,鄯善正在打這張旅遊牌。

  庫木塔格沙漠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南起羅布荒漠,北抵吐(魯番)鄯(善)托(克遜)盆地、東至哈密綠洲、西接艾丁湖,面積2500平方公里。

  鄯善縣是離庫木塔格沙漠最近的一座城市,縣城那條筆直寬敞的中央大街一直連接到了沙山下,一條小河將沙攔截在南境,南邊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座沙山公園。

  庫木塔格沙山公園在火焰山的東尾部,與遠處的庫魯克塔格山(維語:“幹山”的意思)相連。沙粒在陽光下金黃燦爛,沙梁刀劈斧削,沙溝、沙坡、沙丘、沙脊滿眼皆是,直達天邊。

  清晨或傍晚的沙山有天地之神韻,沙子在日出或日落時栩栩生輝,落差幾十至幾百米,一浪追逐一浪,實在壯觀。

  庫木塔格沙山千百年來一直蟄伏在鄯善綠洲邊而沒有向綠洲逼近,全因了庫木塔格沙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那條細小的小河。近沙山公園一帶的庫木塔格沙漠是一個三面高一面(西北)低的喇叭形地貌,喇叭口對著鄯善縣城。風因地貌而吹,這一帶常年的西北風通過喇叭口將沙漠西北的沙粒吹至於此,而其運動規律正好和那條小河相反,沿著沙梁、沙坡向上滾動,風越大,沙往高處移動的速度就越快,因此,沙粒絕不會流向小河;而從南面塔克拉瑪乾大漠吹來的東南風夾帶著沉重的沙土越過庫木塔格沙漠中的高山後,風速大減,沙土與沙粒結合,形成了沙與土的庫木塔格沙山。

  流動的沙山與流動的河水就這樣相互依偎、相互攙扶,共生共存著。附近的辟展、東巴扎、東湖等村莊,細沙與黃土粘合后土質肥沃,適宜葡萄、西瓜、哈密瓜的生長。

  三、東大寺

  東巴扎鄉位於鄯善縣城東1.5公里處,處於庫木塔格沙漠以北,綠樹葡園與黃沙僅由一條狹窄的小渠之隔。

  東巴扎是回族民族鄉,居住有回、維、漢等三個民族,種植糧食、棉花、葡萄和哈密瓜。鄉上的回族大多來自於西北地區的陜甘寧青一帶,世居這裡有幾百年的時間,過去只有葦草的荒地現在楊樹柳樹葡園成蔭,是鄯善比較富裕的鄉鎮。

  巴扎意為“集市”,為維吾爾語。東巴扎的來歷可追溯到1873年,當時中亞浩罕軍事頭領阿古柏由南疆入侵吐魯番盆地,為抗拒清軍,就將原來已形成的辟展老城廢棄,另築新城並擴展(即今鄯善縣城)。當地百姓把有買賣的集市都叫巴扎,因老城在新城東,於是人們在老巴扎前冠以“東”,兩個巴扎相距僅三里,涇渭分明,一直沿用。

  東巴扎地處絲綢之路要塞,是絲路東西交通的必經之路,從玉門關進入哈密綠洲再進入吐魯番盆地需經赤亭古鎮(今鄯善縣七克臺鄉附近),而從赤亭古鎮再出發,經過的第一站就是東巴扎。

  東巴扎的東大寺是回族穆斯林寺,始建於1907年,現在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規模較大,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全木結構,可同時容納300多人禮拜。

  一座清真寺,凝聚的是一方穆斯林的信仰,圍繞著清真寺的眾多穆斯林把清真寺視為他們一生中的精神聖地,不僅有頂禮膜拜之的虔誠,還有向外族人介紹的義務。一位陳姓穆/斯/林對我們的到來表示出他極大的熱情和寬厚,帶領我們脫鞋進寺,並詳細介紹了建寺的年代、工匠的來歷、寺的雕梁畫棟背景、一天中五次乃瑪孜的時間、穆/斯/林的禮拜方式等。

  四、赤亭古鎮

  有人説,鄯善縣最東的七克臺鎮是古代“赤亭”的維吾爾語音轉。

  “赤亭”在古代是一座守捉、鎮,現仍有殘留的古城墻遺址。“守捉”是唐代在西域建立的軍事據點,按《辭海》的解釋,“守捉,唐制,軍隊戍守之地,較大者稱軍,小者稱守捉”。而“鎮”的概念也不同於今天的行政建制鎮。赤亭鎮是唐代國防軍鎮,在唐代的吐魯番盆地,還建有赤亭、銀山、柳谷、翟鳥 鴿等四鎮。

  “赤亭守捉”建立在由哈密到吐魯番的南湖戈壁灘一片赤色的丘陵上,古代因地下有煤炭燃燒使丘陵顯紅色而被稱之為“赤亭”。其具體位置在今鄯善縣七克臺鄉東南約5公里處,距312國道南約2.5公里。“赤亭鎮”遺址在其北偏東0.5公里處,現只剩古代軍營的幾段殘壁。

  赤亭守捉和赤亭鎮扼守伊州(哈密)到西州(高昌)的門戶,既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更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岑參的很多詩句都描述過赤亭,如:“赤亭多飄風,鼓怒不可當。有時無人行,砂石亂飄揚”;“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據史書上記載,唐時“赤亭鎮兵肆拾貳人”。赤亭一帶現在是鄯善縣的七克臺鄉,在離其不遠的天山腳下的戈壁灘上,矗立著吐哈油田的石油井架,而由七克台南湖村向東,即進入了著名的百里風區南湖戈壁灘,一直延伸到200公里外的哈密七角井才能見到人煙。

  五、漢墩

  漢墩是一個很小的村莊。

  只要知曉西域歷史的人都會知道,“漢墩”的名字即是漢代的烽燧,在維吾爾語裏,烽火臺叫“吐爾”,“吐爾”的地名在新疆很多地方也都可以看見。

  漢唐時期吐魯番盆地建有很多烽燧,尤其到了唐代,吐魯番的軍事地位更加重要,三十里即立一烽燧,岑參到交河(今吐魯番)時,曾説過“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

  唐代的烽燧一般都設于戈壁沙漠山嶺關隘處,遠離邊防軍營,成為重要的軍事設施,而“漢墩”正位居距赤亭守捉(鎮)與高昌城之間,“晝放煙,至夜即放火”。

  “漢墩”現在是鄯善縣連木沁鄉漢墩村阿克墩莊,南有火焰山,與鄰近的賽克斯、東湖、阿薩協海爾、七泉湖、勝金口、木頭溝、七康湖、雅爾湖等烽燧形成吐魯番盆地重要的軍事防線,形成“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的傳遞軍事信息的形態。

  烽燧在吐魯番盆地有上百座,從東天山七角井到阿拉溝再到銀山磧(今托克遜縣庫米什鎮),15公里就有一座,歷史上曾維繫了邊關、守護了邊民,護佑了絲路商隊。

  六、七女峰

  火焰山的傳説很多,也很神奇。

  由312國道連木沁鄉穿火焰山峽谷(也叫唐溝),兩岸山峰奇立,溝底葡園、白楊掩映,綠色與黃/色、赤色的火焰山形成鮮明的差別。穿越這段峽谷時,看似幹巴、存草不生、猙獰怪異、紋理清晰的光禿峰嶺卻給人一種寧靜、安然的感覺,尤其是溝裏的維族老鄉的質樸和好客--隨意走入一戶人家的黃粘土屋,人們都會似親戚般招呼和款待,並熱情地給客人講述溝谷裏的故事。

  “地設名山雄宇宙,天開仙境透靈犀”。連木沁溝谷中除去流傳千年的民風民俗外,還有不知從哪兒來的一塊巨大的“飛來佛石”、斯爾克甫古墓葬和遠古突厥人留下的石刻等。在穿越連木沁溝快到斯爾克甫村時,火焰山東光禿禿的山岩上立著七個石柱,酷似七個仙女,她們有立有坐,有動有靜,有喜有怒,形態各異,被人稱之為“七女峰”。

  峰下的斯爾克甫村屬吐峪溝鄉,是與麻扎村、蘇貝希買裏一樣淳樸的山村。由斯爾克甫村北可達火焰山北的連木沁,南可抵魯克沁鎮(即古時的柳中城)。

  七、蘇貝希買裏

  蘇貝希買裏位於火焰山北麓312國道邊,現為吐峪溝鄉所轄,與吐峪溝鄉僅一山之隔,相距10公里。

  “蘇貝希”的意思是“水源頭”,“買裏”是“村莊”。山南吐峪溝、魯克沁一帶的水源基本來自這裡。

  蘇貝希買裏雖是一小小村落,但卻是絲綢之路的要塞,史書上記載這裡為“地有小堡,為北境大道驛口,迤去北山口,沿谷澗南行十余裏可達吐峪溝”。經由蘇貝希買裏,會感覺到地理位置的重要:南部隔火焰山與茫茫的庫木塔格沙漠相連,北部是橫亙的天山,僅中間狹窄一帶有良土可耕,因此,歷史上這裡是必控之地。

  八、蘇巴什古墓群。

  離開蘇貝希買裏村,穿火焰山到麻扎村的“連心路”2公里處的吐峪溝大峽谷左側黃土臺地上有座古墓葬。墓葬形成于戰國之後,已為考古工作者挖掘,出土有石器、骨器、木器、陶器、毛織品等,大都是戰國時期延續到漢唐以後的。蘇巴什古墓群現在僅剩座座墓冢,默默地伏于黃土臺地間,不經意的人絕對想不到在8000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

  九、黃黏土房

  火焰山雖是天山的支脈,但相隔卻有上百公里,由天山向南流淌的河水夾帶著黃土流到山南乾燥的火焰山後,黃土發粘,施以人糞便後極其適宜耕耘,因此,山南的魯克沁地區土地肥沃,稼檣殷盛,歷來是一座糧庫,吐魯番的先民高車、車師等大約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根據自然條件,就地取材,結合地形、土質發明了一種用黃粘土曬製成土坯後再建房的方法,建起的房屋冬暖夏涼,對於吐魯番盆地氣候乾旱、炎熱缺水、夏季氣溫高達4、50度、冬季幹冷的居民來説,是一種很好的居住環境。

  這種黃黏土房是吐魯番“三寶”之一(坎兒井、葡萄、黃黏土房),在河流穿行、水花四濺、兩岸赤峰對峙的勝金口和吐峪溝峽谷口的這些拱形黃黏土房連成一片,長達數公里,顯示出一種古樸。當然,在吐魯番地區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見到,但卻沒有這裡集中和古老。徜徉其間,再隨意走入一戶人家與心態怡然的維族老鄉聊聊天,探訪一種遠古的寧靜和安逸。

  在吐峪溝流傳這樣一句順口溜:“土房土房,土坯砌房,不用木材不用磚墻,冬暖夏涼乾淨舒爽”。黃黏土房的材質--土坯是就地的黃土,不需本錢,土坯有大有小,長短薄厚不一,蓋起的房屋造型簡單又別具風格,有的是裏外間,有的是兩層小樓,有的有拱形走廊,有的室內墻壁上有壁鏤(當地人俗稱“窯窩子”),有的壁上、木門上、木椽子上雕有各種花紋,繪有色彩誇張的畫,看起古樸典雅、剛勁秀美。

  即使現在,這種黃黏土房還被火焰山南的維族老鄉鍾情,雖然有很多老屋已殘破,但他們仍以新磚加固,再抹上黃土泥巴,使其保留著原始古樸的風貌。

  十、麻扎村

  麻扎村在火焰山大峽谷南口,依山而建,百姓心態平和--這是我最近常去的地方,因為我覺得那裏的村民很淳樸,另一個原因是鄯善縣已開發了吐峪溝峽谷邊的“七聖人麻扎”和吐峪溝千佛洞,麻扎村就挨此不遠,以前這裡不收費,現在,遊客多了,難免民風不受破壞。

  麻扎村的全稱是“鄯善縣吐峪溝鄉麻扎阿勒迪村”,僅70多戶人家,火焰山大峽谷敞開的南口剛好擁抱了村子,再往南,便是在海拔上下的魯克沁綠洲。

  吐峪溝綠洲的風範大約形成于漢軍的屯田,西方胡人的匯聚以及絲綢之路的興衰,綠洲上的人們千百年來傳下來的寬容、寬厚心態叫人感覺親近。火焰山噴射的岩漿風化為遍地散落的獨特的黃土,加上強烈的日照和穿山鑿灘流來的坎兒井水,構成了這片綠洲特有的氣質,桑、葡、瓜、糧、麻一歲一熟,水甜、瓜甜、葡萄甜。

  十一、洋海古墓葬。洋海古墓葬坐落在吐峪溝鄉洋海村後桑樹、葡萄架西的一片砂石戈壁灘上,尚不對外開放。

  墓葬的主人是幾千年來柳中城的逝去者,他們的成分複雜,對研究吐魯番地區人種的混合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但是不懂考古、人種學,不了解柳中城的歷史,墓葬只是一個個黃沙埋沒的土包。

  洋海古墓葬出土的文物大多與農耕有關,考證了古代柳中城居民的墾田、生活。

  十二、迪坎爾小村。

  迪坎爾是穿越羅布泊的最後一個村莊,向南2公里,沙路連天之處,舉目四望,便是亙古的羅布荒漠。

  由迪坎爾向南可抵達樓蘭古城,向東南可抵達玉門關,向東穿越庫木塔格沙漠可抵達鄯善、哈密。

  立於村中的迪坎爾烽火臺已陳舊不堪,烽火臺的烽鋪已被農人當做曬場,堆滿了晾曬的穀物。儘管高峻的烽火臺已消失,但仍可從厚實的烽火臺墻基體會到古代烽驛相連、烽火直霄的景象。迪坎爾烽火臺是照耀大海道商隊、軍隊的明燈,疲憊的商隊穿河涉沙抵達這片綠洲後,九死一生的感覺油然而生。

  迪坎爾村正當庫木塔格沙漠北侵的關口,這個僅有500多人的小村幾乎已湮沒在沙海中,人們守著村中惟一的一條坎兒井,與步步進逼的沙漠抗爭著,很多人忍受不了這裡的風沙,棄家搬離。然而,留下的有毅力的人在沙包邊緣種植了胡楊、紅柳,阻擋一粒沙,播綠一寸地。

  迪坎爾村的村民幾乎與世隔絕,他們種葡萄、高粱,守著幾畝地過著清貧、平淡而又恬靜的生活。

  4月5日那晚,車友會的朋友宿營庫木塔格沙山公園,看著夜色中那顆明亮的星星,聽著偶有的西北風聲,我將關於歷史凝重的鄯善的這些記憶串成了文字。

  (部分歷史資料參考鄯善縣文史資料)

  圖:鄯善吐峪溝火焰山峽谷

  (2004-04-15 烏魯木齊)(網絡原創,請勿轉載)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

相關文章:

  • 古道鄉村--鄯善雜訪 (2004/09/09/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