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唐紹儀
1908年11月,深秋,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最美麗的時節。寧靜的湖水映出碧藍的天空和金色的山巒,覆蓋著鄉間小徑和城市街衢的黃葉,在霜風裏挽留著溫馨的記憶。
小城春田(Springfield)一反平日的寂靜,維持交通的警察明顯增多,剛出版的《春田共和報》吸引著路人,人們在相互傳告著什麼消息。一座座殖民時代風格的小樓,打開了黑色或墨綠色的百葉窗,向下觀望的主人們,目光好奇而興奮。忽然,人群出現了騷動。喧嚷聲和歡呼聲由遠而近。一輛有軌電車緩緩駛來。這輛電車有如節慶遊行的花車,仔細打量,滿車是身穿錦繡官服的中國人。他們的服飾是如此燦爛,引得觀者嘖嘖驚嘆。市民們得知,這輛車是中國客人包租的。他們看見,一位戴著眼鏡,顯然地位最高的中年官員,正向他們頻頻致意。
這是大清赴美專使兼考察財政大臣唐紹儀。自1881年被“召回”後,他第一次重返美國,重返曾養育他的春田。
康涅狄格河畔的春田,依然那麼優美動人。在中國幼童離開後,1890年,這座永遠不乏活力的小城,又送給世界一份新的禮物:從前鄉間孩子把牛皮縫製的皮球投向廢木桶的遊戲,被春田人發展成了“Basketball”——籃球。春田已是“籃球之鄉”。
但此時春田人更驕傲的是,曾在他們城市的E.C.Gardener先生家生活過的一位中國孩子,今天已經是中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哦,一位大臣!
唐紹儀第一次出任清朝的大臣,是在1904年。繼“留美幼童”中出現了第一個大臣梁誠之後,他被任命為外務部右侍郎,作為“大清國大皇帝特派欽差全權大臣”,奉命赴印度,和英國談判西藏問題。
19世紀末,在英國出現了吞併西藏的主張。英國以防俄保印為名,發動侵藏戰爭。1904年8月,英軍侵入拉薩,強迫西藏地方部分官員,簽訂了實際上使西藏地方成為英國的勢力範圍《拉薩條約》。對這個條約,清政府不予承認,其它國家,特別是俄國也表示強烈不滿。於是英國不得不與中國重開談判。
捍衛中國對西藏所擁有主權的重任,落在唐紹儀肩頭。1905年2月,中英雙方在加爾各答舉行談判。唐紹儀在談判中採取了清朝外交史上罕見的強硬態度,他重申中國對《拉薩條約》的立場,堅持英國必須承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提出廢除《拉薩條約》,由中英兩國重新訂約。在陷入僵局時,他斷然中斷談判回國,決不在聲稱中國對西藏只有“宗主權”的條約上簽字。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4月,中英在北京重開談判。清政府在英國方面有所讓步的條件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續訂藏印條約》。條約規定:“英國允不佔並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國國家應允不準他外國干涉藏境及其一切內治”。儘管它承認了英國在西藏的許多特權,但卻在實際上肯定了中國在西藏地方的主權。
這一年,清廷發佈敕令,任命唐紹儀為“會辦稅務大臣”,這是他獲得的第二個“大臣”頭銜。中國稅務的重心在海關,而海關長期由英籍總稅務司赫德控制。“那一道敕令令人沮喪,”赫德在給友人的信中,稱“我的運氣到了盡頭”,準備“破釜沈舟背水一戰”。因為赫德深知,唐紹儀是“一個非常能幹的人,但是極力反對外國人”!
“庚子事變”後的數年間,唐紹儀平步青雲,深受朝廷賞識。他被稱為“清末外交新秀”,外國人再也不能像上個世紀面對顢頇無知的滿大人那樣,面對這位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才生。他洞悉“洋務”,處事果決,正當年華。這似乎正是曾國藩、李鴻章當年希望栽培的人物:熟悉世界,又忠於國家。
然而,這一批“留美幼童”的內心世界,遠比人們想象的要複雜和微妙。
許多年前,唐紹儀和周壽臣等人搭船赴朝鮮海關上任,輪船行駛在海上,忽聽有人喊“唐紹儀”的名字,只見一個灰頭土臉的青年不知從哪鑽出來,仔細看,原來是同一批留美的同學鄭廷襄。他剛逃出他所在的大沽水雷營,想偷渡出國。他幸運地遇到了老同學。在唐紹儀的幫助下,他轉道朝鮮,重回美國讀書,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著名的工程師,曾參加布魯克林大橋的設計和建造。
唐紹儀1898年秋天回籍奔喪,恰逢“戊戌政變”。一天,唐紹儀正在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身邊,忽然傳來上諭,命令搗毀康有為、梁啟超的祖墳。李鴻章問幕僚們該如何辦理?只有唐紹儀以“似太殘忍,尤礙各國觀瞻”為由表示反對。李鴻章立刻呵斥他“好大的膽子”,背地,卻命人搗毀了兩個無主荒墳交差。
留學美國的經歷,對唐紹儀是刻骨銘心的。他懷念春田,想念Gardener一家。1903年,他把兩個侄子又送到這裡學習,流露出他對第二故鄉的情感。1908年,他終於有機會故地重遊——而他的身份給第二故鄉的人們帶來如此多的快樂!
這是唐紹儀在為官生涯中的第三個“大臣”頭銜。名義上,他代表清廷來對美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表示感謝,並考察財政。更重要的目的,卻是想將美國的資本引入中國東北,借此抗衡日益擴張的日本勢力。為此,他還專程會見了他母校哈特福德公立高中的校友,美國著名銀行家J.P.Mogan。不過,這次精心策劃的外交活動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日本搶在中國之前,迅速開展對美國的外交,使美國默許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利益,不願輕易做出任何支持中國的姿態。
唐紹儀在美國受到“第二故鄉”市民和老朋友們極其盛大的歡迎,享受著最真摯的情感。但和政府的交往卻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而國內的局勢也在發生急劇變動。就在唐紹儀即將到達美國的時候,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駕崩”,3歲的溥儀被立為“宣統皇帝”。唐紹儀立刻致電清廷,宣佈自己的名字改為“唐紹怡”,以示避諱。
唐紹儀憂鬱的面色,留在他和駐美公使伍廷芳一起會見中國留學生的照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