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西北篇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西北篇 > 正文

張 掖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9日 14:14

  張掖,別稱甘州,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1986年國務院公佈張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裡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裡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 (今民樂永固城)它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 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

  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右賢王的領地。匈奴佔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係。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張掖市文物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隋代木塔、明代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古跡享譽中外,特別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現存全國最大的室內臥佛名揚海內外,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博物館館藏《大明三藏聖教北藏》為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經。其中600卷《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用泥金書寫繪製而成,歷史、藝術價值較高,有“張掖金經、國之魂寶”之美譽。

  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乾燥少雨,年平均氣溫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