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是拯救瀕危世界遺産的根本途徑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6日 10:49)
在此間出席第28屆世界遺産大會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門助理總幹事布什納奇 穆尼爾5日在這裡表示,全世界遺産保護工作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通力合作,是保護世界遺産、應對挑戰的根本途徑。
目前,世界遺産項目分佈極不平衡,幾乎一半的項目分佈在歐洲。同時,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遺産地由於戰爭或其他人為因素,遭受到嚴重破壞。面對這些問題,布什納奇説:“許多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由於資金和經驗技術匱乏,無力申報世界遺産項目並對境內的遺産給予妥善的保護。”
他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公約的宗旨是促進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為合理保護和恢復全人類共同的遺産做出積極的貢獻。
本著這一宗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保護世界遺産提供了一系列國際援助。援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預備性援助,幫助成員國制定遺産名錄,準備命名文件,制定保護方案;人員培訓,提高在遺産地工作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素質,幫助他們完善遺産管理和維護體系;技術合作,援派專家小組、提供物資援助;緊急援助,修復由於人為或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破壞。
布什納奇介紹,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遺産地已經從國際經濟和技術援助中獲益,其中埃及努比亞遺址的遷移是發展中國家尋求國際社會援助,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産的成功範例。
20世紀60年代,埃及政府計劃在尼羅河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阿斯旺水壩,但這將使體現數千年前宗教建築藝術的努比亞古代遺址被河水淹沒。接到埃及的求救報告,教科文組織向世界各國發出拯救努比亞的呼籲,51個國家做出了反應。從1960年到1980年,各國的專家們進行了40多次大規模挽救古跡活動。22座廟宇經過測定方位和計算,拆散後轉移到安全地帶組裝復原,努比亞遺址得以保全。
此外,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大佛寺、古巴的哈瓦那舊城、摩洛哥的非斯城以及尼泊爾的加德滿都谷地等遺産地的保護和修繕,都是國際援助與合作的典範。
“是國際援助與合作讓這些面臨威脅的遺産地重獲新生。這是保護全人類共同遺産、應對各種挑戰的根本途徑。” 布什納奇説。(記者王昕)
責編:王卉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