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SilkEye > 正文

留夢徽州——美哉!黃山!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2日 19:15

  ■作者:SilkEye

  黃山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又説“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恒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秀麗于一體。”輕描淡寫地,黃山一覽眾山小。

  關於黃山的介紹太多了,以至於雖然還沒有到過黃山,對於那裏的景色也已經耳熟能詳,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黃山的種種絕妙,籍了文字、圖片、影像等等各種各樣的渠道,灌輸到我的頭腦之中,那感覺就像是賈寶玉初見了林黛玉“眼前分明是新來客,心中只作舊時逢。”

  從屯溪趕到湯口時不過早晨8:00左右的時光,天還早,簡單地吃了早餐,幾個人大致商量了一下在黃山遊覽的路線安排。黃山景區以海為名:東海、西海、北海、天海。翡翠谷就在東海景區。冬天不是觀水、觀瀑的最佳季節,我們決定還是馬上上山,當晚宿在山上。整理了行李,儘量輕裝,背了一些食品、洗漱用品、衣服等,大部分行李連同旅行箱存在了山腳下。

  從雲谷寺乘纜車到白鵝嶺,步行需要約3個小時的路程被縮短成短短的8分鐘。有導遊指點著幾塊山中的巧石説這麼看像什麼,那麼看像什麼,比之雁蕩山移步換景的巧石似乎並沒有太多出奇之處。忍不住問導遊:“就這樣了麼?”心中對於黃山委實期望很多,我很害怕黃山的景色不如期待的美麗,留下失望。導遊請我稍安勿躁,因為我們緊接著要去的地方就是“始信峰”,單從這個名字就可以想見那裏景色的美麗。估計那位古人也和我一樣,心中的忐忑到了那裏才算安下。

  始信峰是領略黃山松的開始。行不多遠,路邊見一蒼松森然。那就是黑虎松。據傳,古時一個和尚去獅子林做功課,見有黑虎俯臥在松樹頂上,課畢返回,不見黑虎只有古松挺立,幹枝氣勢雄偉,一派虎氣,因而得名。我們去的前幾天剛剛下過雪。地上、松上都有皚皚白雪映襯,更顯出黑虎松的威風。再往前,看見一松秀頎挺拔,細看卻是兩株,根部連在一起,上面分開卻相依著生長,一株顯得粗壯些,直直地向上,另一株樹冠部分斜斜地傾向一側,形態裊娜,兩棵樹就像相擁的戀人,那是連理松。很多戀人都喜歡和連理松合影,也是討個“連理比翼”的祝願吧。其實黃山像這樣生在一起的松為數並不少,從北海至排雲亭的路上,有一株松名為“團結松”,也是幾樹共生的,據説它共有大小枝幹56枝,正好與中華56個民族暗和。我沒有一一數過,大家在“團結松”下照了一張“團結相”以資紀念。前行不遠,就是始信峰景區了,又有松從峭壁探身而出,虬枝崢嶸,宛如龍爪。黃山松不同於我們尋常見到的松樹,它松針短,樹冠平,紮根崖壁,探身雲海。我們有時在路上會看到很小很小的松樹從岩石縫中鑽出來,導遊説,你別看那樹小,就這樣,也是生長了幾十年呢。山上無土,黃山松的根就深深地盤紮在岩石中,甚至比樹身長出幾倍,它可以分泌出一種物質,分解岩石,汲取氮、磷、鉀等養分;它平展前伸的枝丫,也承接著山間雲霧中的水分養料。正是這些不屈不撓的根與枝,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黃山松非但沒有消亡,反而長得鬱鬱蔥蔥,遍野滿山。慕名而來的遊客們按圖索驥,忙於探訪那些名列花榜的幾大名松,實際上,任何一株掙扎而出的黃山松都有著同樣美麗的姿態,它伸展的枝丫是好客的熱情,更是強大生命力的張揚。

  從始信峰折回取道北海景區,這裡是黃山腹地,夢筆生花、猴子觀海等黃山標誌性的景觀在此都可以看到。遺憾的是“夢筆生花”中的“花”,也就是筆尖上的那株小松樹已經死掉了,現在是一株塑料樹差強人意地站在上面。其實像“夢筆生花”這樣的景觀,這裡並不是惟一一處,我們在西海魔幻景區遊玩時,就看到一根石柱拔然而起,上面一棵小松傲然挺立,那景致絲毫不輸于大名鼎鼎的“夢筆生花”,只不過它沒有那麼大的名氣罷了。“猴子觀海”的最佳觀賞點是獅子峰的清涼臺。站在清涼臺上,“猴子觀海”近得似乎觸手可及,那猴子若蹲若坐,對著茫茫山谷,形態惟妙惟肖。可惜,我們去時沒有雲海,猴子只好對著山腳的村莊遙遙相望了。導遊説,“猴子”在的那座山峰從來沒有人上去過,那這麼多年,那猴子就是孤單單地獨自守望的啊。

  離開北海,我們去到西海景區,晚上宿排雲樓賓館。西海排雲亭是賞落日的最佳地點,時間尚早,我們辦好入住就到旁邊的魔幻境區遊玩。魔幻景區是剛剛開發的旅遊區,以前西海景區部分到排雲亭就到頭了,只有不跟團的揹包客們才會自由地探訪西海大峽谷,那裏無名的山石們爭奇鬥巧,而正因為無名,你可以完全憑藉自己的想像力而不是追隨別人的指點為它們命名。從始信峰,北海,西海一路行來,名石奇樹一一印證,美則美矣,卻沒有新巧的感覺,倒是到了這魔幻境區,陡然一派天然情趣撩人。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始信”之處吧,于我,就是這西海大峽谷了。沿著陡直的階梯上上下下,階梯上有的是厚厚的積雪,有的則是雪化後的冰淩,側了身,攀了身邊的扶手小心地挪動,好容易轉到一片平坦的地方,長長吁一口氣。路過一個窄窄的山洞,洞壁上結了厚厚的冰,冰雖厚,卻晶瑩剔透,透過冰坨,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見岩壁的花紋,那水該是山中的泉水,順著岩石的縫隙滲下來一點一滴地冰凍在這山洞壁上。我們開始準備下到谷底,半途碰到了兩個從谷底上來的人,他們打量了一下我們身上僅有的小揹包,説,要是你們不希望露宿山中,還是回頭吧。等我們返回到排雲亭時,已經有人在那裏守候落日了。西海峽谷中霧氣昭昭,落日紅紅圓圓地, 流連在天邊的彩霞之中,久久不肯離去。其實日出日落也看了不少了,海邊的,雪山的,飛機上的,尋常都市樓群間的……可就是看不夠,每次看到天邊的紅霞流雲都激動得像第一次見到一樣,那霞是迷醉一樣的顏色,而那迷醉卻總是在瞬間被升起或沉落的太陽帶走。

  在排雲樓的一夜睡得很安逸,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休息不好,是出遊大忌。因為要趕到光明頂看日出,從排雲亭到光明頂大約1個小時的路程。早晨早早起來,我們決定還是先吃些早餐,一來儲備體力,二來減輕負重。早餐就是自己帶的方便麵、餅乾、牛肉乾什麼的,隨身的小包裏裝滿了各色巧克力,收拾停當,覺得心裏還挺有把握的。出門的時候天還是黑黑的,抬頭就看見鑽石一樣的星星,山高,星星仿佛也近了許多,“手可摘星辰”。看日出的人不少,迤迤邐邐地拖了長長的一串,拿手電的前後照著,路邊的積雪閃著瑩瑩的光,上上下下的幾次階梯爬過,腿肚子就像灌了鉛一樣沉,身上的揹包,腰間的水壺,我們抽空就吃吃喝喝,這些東西感覺卻越來越沉。狼狽不堪地手腳並用爬著,走幾個臺階就要站住喘半天氣,想起白天見到的挑山工,他們一根扁擔,一根杠子,擔著黃山上所有遊客的飲食起居。那些挑山工的身材看起來並不怎樣強健,甚至有的看起來還顯得乾枯瘦小,但就是他們,肩上擔著百八十斤的擔子,一顫一顫地從我們的身邊經過,遇到稍微寬敞的路面,就停下稍做歇息,更多的時候,他們只是用杠子稍稍架起沉沉的擔子,算是讓肩膊有些許的休息。

  到了飛來石,大概離光明頂還有一半的路程。那巨石高12米,重360噸,卻挺立在一方平臺之上,天然形成,鬼斧神工。站在飛來石下,親手觸摸那光滑的石壁,讓人不由不感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黃山這樣的景致並不少見,常常就有一石從平處突起,聳然向上,根基處只窄窄地與平面相連,卻挺立得非常穩固。這些大大小小的飛來石們莫非真的是天外來客,默默地傳達著神秘的信息。

  天色漸明了,我們也終於來到了光明頂。一乾人呼嘯不止,叫嚷著要“黃山論劍”,選出個武林盟主。太陽在我們的期待中姍姍而起,艷紅的流雲在黃山奇秀的山峰間穿行,突然間,千萬道金色的光芒穿透了太陽紅紅的外衣,而群山也驚醒一般地明亮起來,一起歌咏嶄新一天的降臨。

  離開光明頂,過鰲魚峰,經百步雲梯,一路上巧石無數,惟妙惟肖。我們因為貪玩,走了一段彎路,等過了好漢坡不遠,就是玉屏樓,這裡是觀賞黃山前海風景最好的地方:看松有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看山有天都、蓮花、玉屏三峰;看石有“松鼠跳天都”,“孔雀戲蓮花”,還有海獅石和海象石。因為決定坐玉屏索道下山,所以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在此流連。

  黃山奇松無數,最有名的當然就是迎客松了,它位於玉屏峰的東面,文殊洞之上,破壁而出,兩根粗壯的枝幹從主幹的中部平展前伸,像是一位熱情的主人伸出歡迎的手臂。據説,迎客松已經有800多歲了,所以,它也不得不拄起了拐杖,人們搭起了鐵架幫它托舉那些枝幹。相比而言,我倒是更喜歡送客松,它樹榦微弓,虬枝蒼翠,像個儒雅的主人正在躬身送客。向松客松的方向看過去,天都、蓮花雙峰爭秀,天都偉岸,蓮花嫵媚,兩峰好像一對情侶,相互映襯,互得風流。

  至此,黃山的主要風景我們已經大致看過,雖然只是浮光掠影,匆匆而過,雲海也無緣得見,但黃山的魅力卻深深打動了我,大美無言,真正想寫一寫黃山的時候竟然有了無從所説起的感覺。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黃山是一定要再來的!坐在回程的索道上,我們甚至已經開始計劃下一次黃山之行了。

  (未經作者本人或CCTV.com專項許可,請勿轉載。)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