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兒》(三集)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4日 09:57
《棒棒兒》(1)
8年前的春天,重慶電視臺曾磊聽説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旦子的棒棒兒會寫文章,已經發表了四五十篇作品。棒棒兒也叫扁擔兒,是重慶話,專指那些以替人搬運東西為生的民工,這些人遊走在街頭巷尾,為一塊錢、兩塊錢的活兒揮汗如雨。這個時候曾磊正年輕,他也和這些棒棒兒一樣,有的是力氣和熱情,以及對紀錄片的夢想。他扛著攝像機找到旦子,其實旦子只是這個棒棒兒的筆名,他的真名叫劉曉簫。
酷愛看書的劉曉簫戴著1000度的近視眼鏡,一位僱主知道劉曉簫會寫文章,對他説,你是個人才,你這個棒棒兒就和一般的棒棒兒不同了!事實上,劉曉簫由於身體單薄,比一般的棒棒兒掙錢少得多。在鏡頭裏,我們看到瘦小的劉曉簫兩手揣兜,孤獨地走在街頭,在那極不自信的背影裏,包含著一個巨大的矛盾:繼續做他的文學夢還是考慮現實的生計問題,他必須作出痛苦的抉擇。
《棒棒兒》(2)
1997年初,劉曉簫給曾磊寫了一封信,説他現在經常打麻將,這樣下去恐怕要"墮落",希望曾磊能給他找個工作。曾磊當時正在拍攝一個民間戲班子,他就把劉曉簫介紹到了這家劇團,劇團老闆專門為他安排了一份清閒的工作,還分給他一個很小的單間,這使劉曉簫有了一個安靜的寫作環境。年輕的紀錄片拍攝者和被拍攝者都不知道,他們的緣分會有多長,未來會有怎樣的變化。
劉曉簫開起了“重慶棒棒軍勞動服務公司”。劉曉簫這樣解釋他的公司LOGO:扁擔加繩子,不過整個形狀像弓箭,希望公司的發展像射出的箭一樣,一飛沖天。這時的劉曉蕭被稱為棒棒作家,大小已經算個名人。他把公司的開業儀式搞得很熱鬧,還請了一位電視劇明星來剪綵。
《棒棒兒》(3)
開辦公司之後,劉曉簫所看的書已經由探討人生問題變成了《松下經營之道》一類的書籍。劉曉簫經常給員工開會,並討論制訂公司的管理章程。在棒棒軍公司開始進入良性運營的時候,劉曉簫組織了一次文學筆會,他痛惜地對前來參加的文友説,自己在文學上是一個失敗的退卻者。
7年過去,劉曉簫由一個月收入100多元的棒棒兒變成了年收入十多萬元的老闆。原棒棒軍公司的員工已有數十人退出,其中有15人創辦了15個搬家公司,他們的員工無一例外都是"棒棒軍"。 2003年,在重慶有了老婆、孩子和房子的劉曉簫打電話約曾磊吃飯,在一家環境講究的台灣火鍋店裏,劉曉簫談起了有錢後的煩惱。曾磊説,套用眼下時髦的詞彙,自己對劉曉簫的拍攝已經到了7年之癢,棒棒兒的故事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