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天壇

世界遺産之中國檔案(二十八):天壇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6日 13:57

  文化遺産: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城的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求豐年的地方,它始建於明初永樂18年,經乾隆年間的改建後,成為今天這一輝煌壯觀的建築群。

  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總面積約為273萬平方米,相當於紫禁城的三倍。因為深綠色在古代表示崇敬和祈求之意,所以,在佔地極少的建築周圍,種植著蒼松翠柏,進入天壇,樹木蔥鬱,把祭壇烘托得十分肅穆。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又叫“封禪”。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

  最初“封禪”活動只在泰山舉行。但宋真宗以後,封建帝王在泰山的封禪活動基本上就廢止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地壇,此後,天地壇取代了泰山,成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嘉靖二十四年,明世宗把荒廢的南郊大祀殿改建成了現在的“祈年殿”,用以正月祈谷、夏日祈雨,冬天來的時候在圜丘上設壇祭天。這三項活動成為天壇的三大祭禮。到此,形成了今日天壇的規模和形制。

  天壇實際上指的是“圜丘”,它和祈年殿,一個用來祭天,一個用來祈谷,是有區別的。但久而久之,人們把“天壇”當成了這組祭天建築組群的統稱。

  清廷入關後,大都沿襲明朝舊制。乾隆12年,皇帝決定將天壇內外墻重建,改土墻為城磚包砌,中部到頂部包砌兩層城磚。經過改建後的天壇內外墻更加厚重,周長十余裏,成為極壯麗的景觀。

  天壇包括圜丘和祈谷兩壇,圍墻分內外兩層,像一個回家的“回”字。

  從平面上看,天壇的內、外墻都是南部見方、北部呈圓的形狀。這是中國古人“天圓地方”宇宙觀的反映。

  置身其間,使人時刻感受到“天”的存在。潛移默化地接受封建皇權“奉天承運”的説教,使老百姓把對上天的崇敬轉化為對封建皇權的認同和服從。

  從具體的建築上看,天壇則受中國古人哲學觀念和封建禮制的規範和影響。

  祈年殿在天壇的建築中,體積最大,高度最高,也是等級最高的主體建築。因它象徵著天,所以,它竟有三重殿頂,比金鑾寶殿——太和殿,還多一重殿頂!

  祈年殿的三重檐頂,所用琉璃瓦全部都是湛藍色,這種與天的顏色相同的色彩用來象徵皇天上帝。實際上,祈年殿初建時,三層殿頂的琉璃瓦是三種不同的顏色。上層藍色琉璃瓦,代表著皇天上帝、代表天;中層黃色琉璃瓦,代表著人間天子;下層綠色琉璃瓦,代表著凡世臣民,代表著世間萬物。

  來自建築藝術之鄉的意大利人馬拉法裏耶,在參觀祈年殿後稱讚道:“完美的形式和光輝的色彩,令人矚目。”

  一條360米長、30米寬、4米高的丹陛橋,把一南一北、一高一低兩個祭壇,通過過渡建築——皇乾殿、皇穹宇,連成一體。

  行走在筆直、寬闊的丹陛橋上,左右都是蓊蓊鬱鬱的林木,面對蒼松翠柏環抱中聖潔的圜丘,人們如同親臨古人“林中埽地祭天”的場景。

  圜丘壇是完全按照《周禮》的要求營建的。三層疊起的平臺,用北京房山特産的、堅固耐磨的艾葉青石鋪砌;三道迴環的石欄,由雕龍刻鳳的漢白玉雕鑿而成;壇心是一塊圓形的“天心石”。

  在圜丘,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座祭天臺石材的尺寸和數量,都是陽數九或九的倍數。

  皇穹宇的回音壁、三音石,加上圜丘壇的天心石,都有著奇妙的聲學現象,但更為奇特的是皇穹宇的“對話石”聲學現象。站在“對話石”上,即使是相隔很遠的兩個人,彼此對話的聲音也會十分清晰。聲音的傳播靠的正是皇穹宇的回音壁。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謂,天壇的祭天文化是通過典章制度來嚴格規範的,它是封建禮制的具體體現。

  到清代,國家專門設置了禮部,統管國家祀典及所有涉“禮”事務。禮部太常寺具體負責壇廟的祭祀。

  祭天大典定於每年冬至的這一天舉行,它分為準備和典禮兩個階段。

  皇帝要在齋宮齋戒三天。齋宮位於西門南側,坐西朝東,是皇帝來天壇祈谷祈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説是一座小皇宮。清雍正時,因怕被人刺殺,改為先在大內齋宮齋戒兩日,最後一天再到天壇齋宮齋戒。

  皇帝在這裡齋戒沐浴,等待著祭天那一重要時刻的到來。

  祭典的前一天,皇帝啟駕出宮,在大駕鹵簿的簇擁下,來到天壇。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前往祭天的儀仗隊,人數達3500人之多,整支隊伍綿延數裏。

  皇帝在祭天臺的昭亨門外下輦,進行一系列的視察活動。然後返回齋宮。至此,祭天大典的準備工作全部就緒。

  淩晨四點一刻,隆重的祭天大典開始了。

  在十位大臣的引導下,皇帝登上祭天臺。齋宮的大鐘敲響了,告誡陪祭的百官、執事人員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祭天大典共有九項儀程,每項都有一套複雜的程式、內容和涵義。

  祭天大典的第一項禮儀是燔柴迎帝神,由讚引官高唱讚歌。隨後,人們將火爐上的柴草點燃,把敬獻上天的一整只牛犢放到爐口焚燒。

  皇帝登上圜丘壇,向上天彙報過去一年中,社稷的情況和自己的功過,希望上天接受自己的盛情款待,恩賜給人間下一年的風調雨順。

  這時,三支九丈九尺高的望燈照亮了圜丘,也照亮了京都東南方的夜空。

  伴隨著專為祭祀演奏的中和韶樂,夾雜著燔柴的香氣,祭天大典結束了。

  明清兩代祭祀的禮節繁瑣而複雜。清乾隆時期,祭祀大典程序的規模宏大,場面更加隆重。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中,親自到天壇行禮59次。他中年時常從紫禁城步行到天壇舉行祭典。

  1911年,隨著清帝退位,祭天制度隨即被廢除。天壇也被移交給民國政府內務部管理。

  1913年新年,天壇第一次對民眾開放,十日之內,任意遊覽。人們像潮水一樣從四面湧來。5個月後,民國政府內務部起草了一份文件,建議把以天壇為首的京城名勝古跡向公眾開放。然而,這項順應民意的提議,卻被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否決了。

  1914年12月23日,身穿明朝服裝的袁世凱,打著“為民請福”的旗號,率領一班人馬,到天壇公開祭天。第二年,袁世凱授意參政會擁戴他為皇帝,並於1916年1月1日正式登基,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

  不過,在舉國上下的反對聲中,袁世凱只當了83天的皇帝,成為了最後一個在天壇祭天的人。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