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峨眉山樂山大佛

世界遺産之中國檔案(二十三):峨眉山樂山大佛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7日 09:14

  自然文化遺産:峨眉山樂山大佛

  在距離現在825年的某一天裏,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乘船來到了古稱嘉州的樂山市。范成大的船來到一處三江匯流的石壁前。在石壁與雲霧的縹緲明滅之間,范成大看到了一個“登臨之勝,自西州以來始見此耳”的雄奇景象,它就是世界最高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所在的這座山,叫淩雲山。山的前面,是三江的匯合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條江奔騰而來,直搗淩雲山的臨江石壁,在石壁前匯合一處後,再浩浩蕩蕩的向東流去。樂山大佛,就在這激流洶湧的臨江石壁上。

  從唐貞元19年,也就是公元803年大佛建成竣工到現在,樂山大佛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像。它比已經被炸掉的阿富汗55米高的巴米揚大佛,還高出16米。這座世界最高的佛像,端坐在這三江匯流的江水之畔,已經有1199年了。它的世界紀錄,也已保持了1199年。

  據唐朝留存下來的《大像碑記》記載:唐開元元年,即公元713年,結茅于淩雲山中的海通和尚,見三江合流,直衝崖壁,沉船沒舟。他認為這是江中有惡龍在興風作浪,只有建造巨型佛像才能鎮住惡龍,平息水患。於是他發下宏願:削壁萬仞,開鑿佛像,借佛力減殺水勢。歷時90年的時間這座巨大的彌勒坐像建成了,水流也確實平緩了許多,沉船事故也少多了。原來,開鑿佛像時打下了大量的石頭,施工者將這些石頭直接倒入江中,填平了河道,使石壁前的水勢得以減緩,從而達到了改善航運的目的。

  樂山大佛是在完全由紅砂頁巖構成的崖壁上,依山鑿成的。紅砂頁巖極容易被水滲透。為使大佛免於風吹雨淋,在大佛竣工之初,設計者造了一座高達十三層的木制大像閣,把大佛通體都罩了起來。這個大像閣在明末的時候被一場大火燒掉了,這些佛像兩側的山體上,密集排列的方形孔穴,就是當年建造大像閣留下的。

  另外,在佛像身上,雕鑿者也巧妙的設計了一些排水系統。

  這開鑿于大佛旁邊山崖上曲折險峻的通道,名叫“九曲棧道”。“九曲棧道”一共有173級,當年就靠這條棧道,上下運送修造大佛所需的材料和器具。現在“九曲棧道”已經成了遊人觀看大佛的最佳通道了。

  在大佛兩側的石壁上,還刻有數以萬計的小型石窟造像。這些石窟造像所刻畫和表現的,多是《西方極樂圖》以及《凈土變》、《三佛龕》等佛經故事和佛教人物造型。

  南北朝時期,依山開鑿大佛的現象就已經出現了,從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到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都能看到這種巨大的佛像。但那時,造彌勒像的還不多。真正使造彌勒像形成風氣的,是中國第一位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認為自己是彌勒佛,各地就競相造彌勒佛像,而且愈造愈大。樂山造大佛時,武則天已死多年,但這座像仍然造成了彌勒佛像。

  不過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彌勒佛,都是大肚笑羅漢的形象,和樂山這尊彌勒佛有著很大的差異。其實兩者完全有不同的含義。

  從樂山往西行36公里,天地間會立即展現出另一片如海濤般壯闊的景象。這片蒼茫沉雄的山體,就是李白詩中“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的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屬邛崍山的余脈。山勢迤邐蜿蜒如少女的一彎秀眉,因而得名峨眉山。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舉目望去,巨大的山體,好像懸浮在浩渺的雲空裏,難怪李白要形容其為“峨眉高出兩極天”了。

  峨眉山奇峰挺秀,高聳入雲;溪流清泉,潺潺緩緩;林木繁茂,鬱鬱蒼蒼。再加上雲霧繚繞,煙雨迷濛,故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譽。

  峨眉山作為宗教重地的歷史十分悠久,東漢時,這裡還是道教的布道基地。公元420年,古印度伽毗羅衛國高僧跋陀羅,來中國與法顯和尚共同譯出《華嚴經》60卷。在該經的《菩薩住處品》中,指出峨眉山乃普賢菩薩“示現”之處。從那時起,峨眉山的佛寺開始大量興建,佛道並存的局面也就形成了。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也就是公元980年,宋太宗趙光義派人到成都鑄造普賢菩薩銅像,並將銅像安置於山中現在的萬年寺內,隨後又興建了華嚴、中峰、靈岩等一大批寺廟。從此,峨眉山即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而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的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

  至明清時期,山上佛教鼎盛,佛教寺廟多達151所,保存至今的著名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洪椿坪、洗象池以及金頂華藏寺等二十余所。

  金頂為峨眉山的精華所在。峨眉山著名的雲海、日出和佛光等幾大奇觀,都産生在這裡。

  峨眉山從山下到主峰萬佛頂,山體相對高差達到了2600米。巨大的高差,使峨眉山區的氣候呈現出明顯的多樣性。從山腳到山頂,亞熱帶、溫帶到寒帶的氣候都有,而金頂更是以氣溫低著稱。

  冬天的峨眉山,具有另一種迷人的魅力。金頂的華藏寺,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重檐屋瓦上都鋪滿了厚厚的白雪。

  峨眉山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樣氣候,為植物生長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峨眉山的植被覆蓋率高達86%。全山森林覆蓋率高達87.2%。樹齡在千年以上的古樹有70多種,一萬多株。

  峨眉山中有觀賞價值的野生花卉多達500多種,其中杜鵑花、報春花、蘭花等150多種都屬於世界名花。

  在峨眉山中還保存著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和其他很多珍稀的植物,例如楨楠,就是通常説的楠木和桫欏樹。

  峨眉山茂密的樹林,也是各種動物棲息繁衍的樂園。其中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的就有29種。蛙類就有琴蛙和樹蛙。

  峨眉山的昆蟲中僅蝴蝶就有53種。最珍貴的是中華枯葉蝶,一遇到危險,它就疾速飛落,偽裝成一片枯葉,緊貼在樹枝上。

  峨眉山給人印象最深的動物還是這裡的猴。早在一千多年前,這裡的猴群就與人結下了親密的關係。山中一直都流傳著“白猿獻果”、“青猿洗缽”和“猢猻為梯”等動人的傳説。

  峨眉山的猴,學名叫藏猴,也叫大青猴、短尾猴。在野生狀態下生活的藏猴,原是以草木的葉和嫩枝、花果等為主食的,但自從養成了吃遊人的食物以後,它們的進食習慣就改變了。峨眉山的猴,現在已增加至8群,400多只,分佈于山中海拔800到2400米的地區。

  峨眉山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名為《峨眉山月歌》的詩,是唐朝的詩人李白寫的。一千多年過去了,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山還是那座山。與以往不同的是,它們已經被列為世界的文化和自然遺産。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