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産之中國檔案(七):雲岡石窟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13日 16:49
文化遺産:雲岡石窟
公元460年,一個名叫曇曜的高僧,奉旨為興盛的北魏王朝,建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雲岡石窟。
到今天,雲岡石窟已存在1500多年。它位於大同西郊約15公里的雲岡溝內。石窟雕鑿于武州山南麓的崖壁,現存窟區自東而西約1公里,其中石窟53個,佛龕約1千多個,佛像5萬餘身。它是中國早期石窟之一,是最先以皇家實力營造的石窟,是少有的完成于一個朝代、一個民族下的偉大創造。
北魏文成帝上臺登基後,繼承父親的遺志,大力扶持佛教,在政治、經濟、軍事都處於最佳狀態之際,把民族的心態寄託在了宗教文化的建設上。雲岡石窟就這樣應運而生。
雲岡石窟西部的第16至20窟,被後人認為是曇曜開鑿的五個洞窟,史稱“曇曜五窟”。它們開鑿于公元460年,被認為是雲岡石窟的第一期工程。窟內雕刻有五尊大佛。
第18窟居於五窟的中部,佛像高15.5米。它左手撫胸,右手下垂。尤其是石像身披一件“千佛袈裟”,上面佈滿了無數的小佛。
第20窟因洞窟早已崩塌,世人便稱它為露天大佛。它的雕鑿技法非常成熟,有光明遍照,普渡眾生之感。被認為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作。
對北魏來説,雲岡石窟是一個浩大的皇家工程。二十幾個大窟中無不浸注了皇家的意願,在表達皇家意願時又無不涉及它的歷史背景,甚至宮闈隱私。
雲岡石窟工程,主要集中在文成、獻文、孝文三朝。可是,在此三朝中卻又橫插入一個文明皇太后馮氏,她在獻文、孝文兩朝攝政,且集大權于一身。這不僅給歷史增加了複雜性,也給雲岡石窟的歷史文化增加了複雜性。
如何表現這種“兩重皇天”的局面呢?人們想起了佛經《妙法蓮花經》故事中出現了多寶與釋迦兩個如來佛共坐一個座位的稀有狀況。它正好可影射太后攝政的兩“皇”並坐一把朝椅的現實,而且當中不含譏諷。因此雲岡中後期的龕刻多出現兩佛並坐龕,有的甚至列為主窟主像。
雲岡石窟開鑿到第6窟時,進入了極盛時期。
第6窟的石刻都在後室,窟內佈局完整,人物形象眾多,雕飾華美秀麗。其中的佛傳故事多達30多幅。是中國石窟群中現存最早的有關宗教的石刻“連環畫”。
雲岡石窟是歷史的産物,它記載了歷史的風範,保留了時代的精神。但同時,它也丟失了歷史的許多謎底,只留下了難解的謎面。
13號洞窟的一尊菩薩像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1986年,佛像右腳面上泥土自然剝落。有一位對石窟文化頗有興趣的遊客,在遊覽時驚訝的發現,佛像右腳面上裸露出了兩塊棕黑色雜石。這引發了他的想象:這座佛像是不是史學家們苦苦尋找的“興安石像”呢?如果不是,那這兩塊黑石又是誰加上去的呢?
採訪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雪芹:興安是北魏的一個年號,公元452年,“興安石像”《魏書》上是有明確記載的。《魏書》上當時就記載説皇帝下了一道詔書,讓“有司”去造佛像,佛像造的過程,要倣照皇帝的形態去做。然後這個佛像做成以後呢,確實和當時的皇上呢特徵相似,包括它的臉上 腳上呢都有黑痣。正好在這個佛像的腳背上,發現了兩顆不規則的褐色“石結石”。但這尊佛像的面部目前還是用清代搞的泥塑包住了,那麼臉上到底有沒有黑痣?現在咱不得而知,又不能鑿開看,文物有它的原則性,所以它不能鑿下去看。所以是不是“興安石像”,現在沒有形成定論。
北魏首都大同舊時的民俗風情,如今已蕩然無存。我們只能依賴雲岡石窟中保留的這些石刻,來復原部分當年的歷史片斷了。
12窟又被稱為“佛籟洞”,它的藝術形象與實物素材取材于現實生活。所以這些音樂舞蹈的形象,再現了一千五百年前中國北方若干少數民族的文化狀況,完整而生動地保留了北朝時期鮮卑人的文化景觀。
舞蹈飛天的風格是濃厚的北魏前期風格。舞蹈發展到能用大型樂隊伴奏,是文化發達的一個標誌。樂伎們所持樂器約有十余種,四十余件可以辨認,多是遊牧民族慣用的馬上樂器。
公元494年,孝文帝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決定把都城由大同遷到洛陽。為此,他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這樣是為了讓鮮卑貴族擺脫保守思想的束縛,更是為了加強對中原人民的統治。
為了遷都洛陽,孝文帝不惜廢掉了太子元恂,原因就在於他反對南遷。父子的情感在國家利益面前,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
當時,一度極盡繁華的雲岡已變得異常淒涼。大同一些留守的官吏和當地的百姓,開始開鑿第三號洞窟,但限于財力、物力、人力,工程並沒有完工,只留下了一個空空的洞窟。現存的三座塑像可能是唐朝初期補刻的。一佛二菩薩,具有典型的初唐造像的藝術風格。
孝文帝看到,許多上層的貴族非常留戀舊時的都城大同。孝文帝特別准許他們冬天的時候在洛陽理朝,夏天的時候回到大同避暑。這一深受歡迎的休假制度,使朝中的大臣們頻繁的來往于洛陽和大同之間,中原的先進文化也被他們帶到了大同。
此時雲岡的許多佛像都是中原式的褒衣博帶,面相清瘦,細脖,削肩,呈現出一派清秀俊逸的南朝形象,人們稱之為“秀骨清像”。
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留居北方的反對勢力日益凝聚,終於在公元523年爆發了“六鎮起義”。雲岡的余暉工程也就不能繼續,第3窟剩餘工程也就只好留下空白而遺憾永世,雲岡的整個開窟造像工程也就此完全終止。
1961年,雲岡石窟,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年後,它與西藏布達拉宮世界遺産擴展項目羅布林卡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産。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