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産之中國檔案(八):九寨溝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13日 16:37
自然遺産:九寨溝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岷山山脈的皚皚雪峰下,有一條縱深40多公里的神奇山溝,山溝裏,散落著大大小小一百多個色彩絢麗斑斕的湖泊,當地的藏族人稱之為 “海子”。這一百多個海子,就是令九寨溝神奇美麗的高山湖泊群。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海子之間,分佈著九個藏族村寨,九寨溝,也就因此而得名。
在九寨溝近3萬公頃的原始森林裏,分佈著2500多種原生的珍稀植物,有十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的珍貴動物,也生活在這裡。專家們因為箭竹開花挽救大熊貓的死亡來到這裡,九寨溝也因此而發現並從此被保護了起來。
九寨溝是因水而神奇的。九寨溝的湖水純凈透明、色彩斑斕。九寨溝湖泊的形態和類型也很多,在九寨溝的樹正、日則和則渣洼三條溝,五十多公里的範圍內,成梯級分佈的大小湖泊有114個。樹正溝的“樹正群海”,由19個大小不同的海子所組成。
一條乳白色的鈣華堤橫臥湖心,像一條長龍狀的,是臥龍海。
清晨,穿過山谷的風停歇了,鏡海的水面倒映山谷,如同傳説中女神的寶鏡。
九寨溝的湖泊之間落差很大,湖水越堤穿林,形成瀑布。九寨溝有17個瀑布群,其中著名的有寬達300百多米的珍珠灘瀑布和諾日朗瀑布,以及寬50米的熊貓海瀑布等。九寨溝的瀑布,數量之多,形態之美,在中國的同類風景區中,是不多見的。
在九寨溝溝頂海拔3060米的地方,有一個九寨溝中面積最大的湖——長海。長海長約8公里,最深處有4000多米,長海的水面很大,但卻沒有地表的出水口。夏秋大雨,也不暴漲;冬春久旱,亦不乾涸。隆冬時節,冰凍厚達60厘米。
五花海位於九寨溝的中心,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湖水的顏色神奇變幻,時而呈現鵝黃、時而呈現墨綠,不過最常見的是清澈晶瑩的寶石藍。繽紛的五花海是座令人難解的湖。90年代,九寨溝地區遭受連年旱災,五花海上遊的熊貓海已經乾涸,但是五花海卻依然湖水豐盈。不僅如此,更令人奇怪的是,地處高寒地區的九寨溝,每到冬季,其他的湖水都已封凍,但五花海從不結冰。
九寨溝村民:“我們當地人都認為五花海是很神秘的。冬天其他的湖都結冰,而它卻不結冰,有的時候,我們仔細的看,會發現湖面有許多的水泡。”
四川省地質考察隊的范曉教授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范曉教授對五花海的秘密做出了如下推測:五花海的湖底有著豐富的泉水,而且存在長期補給的恒溫水源,因此,即使到了冬天或是乾旱季節,五花海的湖水也會一直保持不變。但湖底是否有恒溫泉水,以前從未得到過證實。
潛水員下到水底是深的地方。令人感到驚奇的現象出現了,湖底有許多好似火山口一樣的地方。坑的中心,果然有水不斷地涌出。證實了范教授的推測。范教授和潛水員産生了另一個想法:湖底的泉眼會不會通向其他的地方?
五花海和長海兩湖之間橫隔著一座大山,距離有20多公里。范曉教授也一直想弄清長海的出水口在哪。他們最終發現了一處小洞穴。沿著斷層線,發現有更多的小型溶洞相互連接著。這些溶洞是鐘乳洞,鐘乳洞一般常見於溫帶地區,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寒冷地帶幾乎是沒有的。
科學考察人員測量了地震斷層線的角度,斷層線傾向為45度,傾角為70度。原來,長海和五花海之間通過斷層相互連接著。五花海的湖底泉水也就通過地下斷層從長海流入。在對五花海的水質進行分析時發現石灰濃度是長海的20倍。原來長海流入五花海的水在經過石灰岩岩脈時,使水中帶入了大量的石灰鈣華物質。這些含有鈣華物質的白色砂粒就像是熱帶珊瑚海中的沙子一樣堆積著。這裡的藻類也因為受到了鈣華物質的影響而變成白色。
從五花海流出的含有豐富鈣華物質的水,在下游形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鈣華景觀。在五花海下游1公里多的地方是“諾日朗瀑布”,它寬32米,高25米。九寨溝地處喜馬拉雅山脈的邊緣,由於地震而引起的斷層所造成的巨大落差,是諾日朗瀑布的主要特點。水中的鈣華物質在瀑布頂部迅速地堆積起來,形成了堤壩,逐漸地在堤壩後形成了一汪湖泊。然後,一層又一層,由斷層所造成的瀑布和湖水就這樣産生了,週而复始,最終形成了九寨溝階梯狀般的美麗景觀。
九寨溝山谷海拔從1000多米一直到近5000米,氣候跨越了溫帶到亞寒帶。由於山谷險峻,所以在這裡有很多古代的動物以及植物原種得以保留下來。在這裡,珍貴的藥材多達100多種。
九寨溝的海子與海子之間,是飛瀑和溪流。好些樹林就長在溪流中。樹倒了,倒在水裏好多年,上面鋪滿了鈣華和藻類,水中的魚也以這些密集的樹枝作為嬉戲和覓食之所,而這些樹一點沒有腐爛的跡象。
位於五花海下游5公里處的“臥龍海”,曾經也有生長著鈣華的堤壩,但由於下游的瀑布逐漸擴大,堤壩沉入了湖底。在九寨溝谷地最下游的是長達兩公里的“蘆葦海”,這裡是淤泥集中的沼澤地帶,淺灘中生長著茂密的蘆葦。石灰物質在這裡被過濾並沉積下來。
九寨溝,正是具有了這樣獨特的由鈣華所形成的美麗湖泊和瀑布群,才在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産名錄,並在1997年被評為了世界的生物圈保護區。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