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江源行走

行走江源——有過動搖,但從未後悔(劉源專訪之一)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31日 10:52

  是什麼讓你有了行走江源的念頭?從理想到它的實現,經過了多久?這期間你都做了那些準備?

  2001年8月,我碩士畢業的暑假,作為環保組織“綠色江河”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的志願者,我第一次來到長江源頭地區,不僅工作生活了一個月,而且抽空進行了初步的社會調查,由此,一個念頭揮之不去:在這片具有獨特生態意義的地區,本地人是如何與環境彼此適應與改變的?

  回學校後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並嚮導師提出將這一地區的研究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內容。按照計劃,我應該2003年4月開始田野調查。在這之前,我所作的準備有:蒐集整理國內外生態人類學界的研究成果,尤其關注對於高原高山地區的研究;請教國內在生態人類學方面卓有建樹的學者,請他們對我的研究計劃提出意見和建議;查找江源地區相關歷史地理背景材料;請教我的藏族同學老師,增加對調查地的感性認識;尋找資金支持;等等。幸運的是,2003年4月13日,我如願按照計劃離京奔赴青海,正式踏上調查旅途。

  調查的主題是?涉及哪些內容?將來會有什麼樣的成果?

  調查主題:通過對長江源區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的調查,力圖根據收集到的第一手調查資料,充分描述和解釋當地自然生態、人文心態、社會結構和主位意義之間的互動體系,提出以當地人文價值為懷的環境保護策略和發展思路。調查中通過對牧民和當地政府官員的宣傳引導,讓他們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減少當地人類活動對草原的危害。

  涉及內容:了解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變化的歷史及現狀;記錄當地藏族牧民的生計方式和外來移民開發活動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從人文主體性角度闡釋人與環境、本土人文與現代化進程、文化價值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等;在全球環境保護主義運動即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探討近年來相關環境保護組織在江源地區的工作和影響等工作。

  項目預計成果:1、以唐古拉山鄉調查為基礎撰寫調查報告,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數據和建議。例如,氣候變暖、臭氧空洞對牧民生産、生活的影響,牧民人口增加對草場的影響等。2、通過對當地牧民、幹部和青藏鐵路建設者提供宣傳和諮詢,普及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3、長江源生態環境狀況、牧民的人為活動對環境影響、環境對牧民影響等方面的圖片資料。

  你的預先安排好的路線有過變動嗎?在途中發生過意外嗎?目前來看計劃順利嗎?

  開展調查工作後,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了預先計劃的路線,主要是去掉了原來列入計劃的雁石坪地區。因為原來的計劃是將沱沱河沿與雁石坪進行比較研究,但上來熟悉情況後發現,兩邊分屬青海西藏,進行比較的異質性太強;加之這裡生存條件惡劣,調查艱苦,如果在有限的半年中將精力分散至兩個地方,勢必影響調查效果。所以及時調整了計劃:主要調查地劃定在唐古拉山鄉下屬的各牧業隊。途中,雖然發生過車陷泥地無法挖出,不得不徒步三小時到附近牧民家過夜,第二天再走回去繼續挖車的事;也經歷過狂風大雪中迷途只好在車上靜等;至於饑餓、頭痛、喘不上氣兒、疲憊、陷車、修車……更是家常便飯。七月初我曾因為高原性低血壓和貧血不得不在格爾木休整半個月,其他無恙。如果不算高原缺氧對身體的慢性侵蝕,我起碼還是平安的。我成行前做過詳細的調查計劃。目前調查基本結束,除了對計劃稍作調整外,整個計劃進行還是比較順利的。

  調查期間只是你一個人嗎?

  4月中旬離京,至七月底一直是一個人。八、九兩個月,“綠色江河”志願者楊健、熊楊分別與我共同工作。

  調查期間最吸引你的是什麼?人?風光?還是其他?

  由於我從事的是人類學研究,在任何地方調查,吸引我的永遠是當地生息繁衍的人群。雖然風光也會令我著迷,但能令我心靈震顫的永遠是生活在風光背景之中的當地人。

  在調查的過程中遇到過危險嗎?怎麼處理的?

  沒什麼事關生死的危險。這裡只是艱苦,只要自己預防措施做好,不無故冒險,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在調查的過程中有什麼讓你感動的事發生嗎?

  有,很多。在我的文章 《唐古拉,我的痛我的愛》 中可見一斑。

  在調查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可見的收穫是:我希望憑此寫出我的博士論文,完成作為人類學研究者的成年禮。無形的收穫是:我想自己更成熟了。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挫折坎坷,我會更堅強、寬容、理性,無論今後在學術道路上能走多遠,這些收穫是我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在其中一篇文章中曾有這樣一句話‘我真的要曆盡這些艱辛,調查才能有所收穫嗎?我一定要吃這些苦嗎?上高原後,孤獨與無力感第一次控制了我的意志,伴著窗外的寒月屋內的冰冷,伴著渾身的酸痛疲憊,鋪天蓋地,它們牢牢佔據了我的心靈。 ’你現在是後悔了嗎?為什麼?為什麼要去那麼艱苦的地方?

  不,我有過動搖的時候,但從未後悔。大悲才有大喜,沒有切入骨髓的痛楚,何來發自心底的笑容?這是很公平的。有時候肉體的軟弱會使我意志脆弱,但那是暫時的、也是必須要經歷的。我希望自己的生命是豐厚而堅韌的,歷經苦樂酸甜,看遍人間悲歡,一次次感悟生命與人性的種種。説實話,來前沒有想到這麼多的艱難困苦(所謂的“無知者無畏”,呵呵)。

  至於説“為什麼”,沒有什麼可以列成條目的理由,因為我想去,而且足夠幸運,有一定的條件能夠支持我去。説這裡艱苦更多的指自然條件,我更關注的是如此條件下,依然生息繁衍的藏族牧民,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愁。當關注點超越自然條件的艱苦時,艱苦就不是不可以忍受了。

(編輯:陳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