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椿坪


  洪椿坪在寶掌峰下的一片叢林之中,海拔1120米,由清音閣上行六公里左右可到達。其中,必經九十九折三千二百餘級臺階名為“蛇倒退”的長坡,才能苦盡甘來,抵達峨眉山中最佳的避暑勝地——洪椿坪。

  洪椿坪上建有洪椿寺,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禪師所建,原名千佛禪院,也稱千佛庵。明崇禎四年繼建,清乾隆四十三年曾毀於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雲禪師重建。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樹,重建後的寺廟也因此被叫做洪椿坪。這三棵洪椿,一棵在寺院的南面,在那次大火中被焚,但枯木至今不倒;另一棵在高岩邊,約在百年前的一次岩崩中掉于山下;最後一棵在寺門左側的密林中,至今仍存。此洪椿經專家鑒定,樹齡至少在1500年以上,被視為長壽樹。洪椿,屬棟科落葉喬木,胸徑可幾人合抱,有三、四丈高。傳説,五百年開一次花,五百年結一次果。

  洪椿寺建有殿宇三重,氣勢巍峨,蔚為壯觀。廊廡簡潔,宏闊寬敞。洪椿寺建築面積5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築有觀音殿、千佛樓以及林森小院和禪堂、僧舍等等。

  大雄寶殿中供普賢像,左右為十八羅漢像,雕塑俱佳。藏經樓內中存有一件寶物,那就是懸挂于樓內的一盞七方千佛蓮燈,檀木雕琢精工彩飾。它高近2米,直徑1米,七方翹角,上下刻有幾百尊佛像。七方角柱上有九龍盤柱,上面還刻有雲龍怪獸以及神話故事圖案,八面玲瓏,數百尊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組成一幅幅神話故事圖景,是世間罕有的藝術珍寶。燈上造像佛教、道教和平共處,亦不多見。七方千佛蓮燈設計巧妙、工藝精湛,令人稱頌,是寺內珍藏的藝術珍品之一。據説是法能和尚在清朝末年所制。

  洪椿坪上,觀音殿的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稱“錫杖泉”。相傳,明代時的香火旺盛,僧眾雲集,寺僧人數多時高達千人以上。但寺廟裏缺水,寺院住持德心禪師持杖祈禱,用錫杖鑿岩引水,感動了天池仙女,就給這裡送來了一股清泉。時至今日,錫杖泉依舊四季不枯,甘甜清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