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東胡林遺址試掘現場 根據試掘獲得的考古資料,文物專家已經初步認定北京東胡林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發現,填補了自山頂洞人以來華北地區人類發展的空白,為研究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據悉,文物部門目前正制定規劃,對東胡林遺址的正式發掘即將展開。 東胡林遺址位於門頭溝區東胡林村西,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二級階地上,高出河床25米。專家介紹,早在1966年,在遺址區域內就曾出土過3具人骨架和石器、骨器等文化遺物。當時負責清理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初步認為這是一座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墓葬。 為了進一步搞清楚東胡林遺址的文化堆積情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在多次調查的基礎上,前不久對這一遺址進行了試掘。此次試掘面積70余平方米,考古人員共出土了石器、骨器、陶片、殘存人骨、動物骨骼等多種文化遺物,還發現了早期人類燒火的遺跡多處。 在此次發現的文化遺物中,石器數量最多,包括石磨盤、石磨棒以及石片、石核等,還有數量較多的殘斷的礫石塊,以打制石器為主;一些石片稍加打制即可使用,其刃部還有使用過的痕跡。考古專家介紹,陶器是此次試掘的重要收穫,此次發現的陶片多為紅褐色,均為夾砂陶,質地疏鬆,火候不勻,除個別附加堆紋外,均為素面陶,從斷面分析似為泥片貼築法製成。這是華北地區繼南莊頭、轉年、于家溝等遺址之後又一次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陶器,對研究華北地區陶器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料。 此次試掘還出土了包括鹿類等動物的骨骼以及5處早期人類燒火的遺跡。對於遺址中發現的燒火遺跡,從各種跡象分析,應是當時人類使用的火塘,是人類在此活動的重要證據;大量的獸骨、燒火遺跡以及石磨盤、石磨棒等石器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東胡林人當時的生活狀況,説明在距今1萬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東胡林人的經濟活動仍以採集狩獵為主,狩獵對象主要為鹿類動物,至於東胡林人是否已經發明了農業,還是一個待解之謎。而通過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專家認為當時東胡林人生活的環境應是針闊混交林的植被類型,存在著胡桃屬和鐵杉等相對溫濕的樹種,當時北京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可能與現在相近或略微偏高。由此,東胡林遺址也成為迄今為止,在華北地區發現的距今1萬年前後,惟一一處既有燒火灶址、又見石器、陶器和墓葬的遺址。(完)(趙朝洪鬱金城王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