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説明非典元兇———冠狀病毒變種是由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的,但專家發現,它與禽類的冠狀病毒最接近。另外,據報道,廣東省最早感染非典的人多是在市場裏宰殺野生動物的商販或是餐館的廚師。專家們發出警告説,近年來濫捕濫殺、肆意食用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等現象,將會使原本只存在於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侵入到人群之中。 人類千百年來養成的胡吃海喝的飲食習慣已經給自身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別的不説,艾滋病、埃博拉病這兩大正在肆虐的惡魔就被證明與人類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係。雖然科學家們至今還沒能找到埃博拉和艾滋病病毒的來源,但比較認同的推論是人吃靈長類動物而造成病毒的傳播。這無疑給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以“能吃”和“善吃”著稱於世的中國人敲了一記警鐘。 “吃在中國”,“善吃”始終是中國人引以為榮的飲食文化內容,近些年流傳各地的俗語“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地上跑的除了板凳不吃”就是一個鮮明的寫照。這種肆無忌憚的“食野”、“食生”行為,一方面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使很多地方生態失衡,環境惡化。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有重味道、重營養而輕衛生、輕檢疫的傳統,也無疑為飲食的安全性留下了隱患。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人類長期以來奉行的是自我中心主義:人為天地之尊,萬物為我所用。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科學技術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在繁榮和輝煌的成就面前,人的開拓慾望空前高漲,一種無所不能、無所畏懼的自大與傲慢油然而生。我們總認為,為滿足人類的需要而進行的各种經濟行為都是合理的,也是合乎道德的。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人以技術為武器,以征服者自居。這些思想和價值觀已經滲入現代文明的血脈中,左右了人類的行為,改變了我們對大自然原有的情感和尊重。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本不缺少理性、和諧的自然觀。莊子哲學和禪宗就是這種主張天人合一的自然倫理思想的代表。莊子主張“天人契合”,中國禪宗主張主體與客體合一,人與自然合一。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先哲提出的忠告被“人定勝天”、“戰天鬥地”、“喝令三山五嶽開道”等豪言壯語代替。沒有對理性自然觀的承繼和傳揚,自然也就沒有了對自然界哪怕一絲一毫的敬畏,缺少敬畏行為自然也就肆無忌憚了。於是,對自然資源掠奪性的開採和使用,對野生動物的濫捕濫殺、肆意食用,對自然的任意改造和變動就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廣泛。 兩個世紀前,恩格斯就在《自然辯證法》中告誡我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而今天,我們依然在交學費。此次非典毒魔的盛行只是自然的一個報復,一個警告。比非典病毒更加兇猛和猖獗的還不知還有多少,懸在我們頭上的遠不止非典這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還有成千上萬的“非典型性毒魔”尚未出籠。這才是“人與自然”的真相。 現實迫使我們反思自己的行為。誠如2001年世界環境日主題“世間萬物,生命之網”所揭示的那樣,大自然中的萬物構成了地球上互相關聯的生命之網。人類來自於大自然,只是生命之網中的一個結點。一旦生態鏈條斷裂了,生命之網支離破碎了,人類將無法生存。人類屬於大地,而大地不屬於人類。人與自然萬物唇齒相依,息息相關。資深環保作家、第一代環保活動家唐錫陽先生曾經這樣寫道:“人類要謙虛一些、慎重一些、節制一些,……倡導生態文明的關鍵是我們要尊重歷史,尊重自然,尊重現實,擺正‘人’在大自然中的正確位置。‘人’字現在寫得太大了,應該寫小些,小些,更小些,把‘人’寫在應有的位置上。”(吳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