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古代的計時“鐘錶”:漏壺
05.14 14:34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鐘錶是不可缺少的,它為我們提供了準確的時間。但是,在古代還沒有鐘錶的時候,人們是怎樣測定時間的呢?在遙遠的過去,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出沒估計時間,他們觀察到陽光下樹影、房影的移動,進而用“立竿見影”的方法創造了最初的“表”,時間不停地前進著,“表”的影子從早到晚不停地移動著,由此人們可以了解時間。隨後,古人又創造了“圭表”、“日晷”等,但是這些儀器只能在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工作,那麼夜間、陰天又怎麼辦呢?人們又發明了漏壺,漏壺又叫“滴漏”、“刻漏”,傳説黃帝時即已出現。《周禮》記有“挈壺氏”,專司其職。
    
    中國最早的漏壺是在壺中插入一標桿,稱為箭。箭下用一隻舟承托,浮在水面上。水流出壺時,箭下沉,指示時刻,稱“泄水型漏壺”或“沉箭漏”;另一種為水流入壺中,箭上升,指示時刻,稱“受水型漏壺”或“浮箭漏”。泄水壺多為一隻貯水壺,即單壺。這在中國和埃及都有出土。在陜西興平、河北滿城和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均發現過西漢初期的單壺。西漢末,已發展到疊加漏水壺,用上面流出的水來補充下面壺的水以提高流水穩定度。東漢張衡的漏水轉渾天儀裏已經使用二級漏壺。晉代時又出現三級漏壺。到唐初,已經設計出四隻一套漏壺。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收藏有一件元代延三年(1316年)漏壺,這套銅漏壺由日壺、月壺、星壺和受水壺4部分組成,通高264.4厘米,依次放在階梯式的座架上。在受水壺中央立一銅尺,上刻十二時辰,銅尺前插一木浮箭,下為浮舟,隨著受水壺中水位的升高,舟浮箭升,以銅尺刻度測定時間。日壺的外側有元代延三年的刻銘,並刻有工師和監造及主管官員的姓名。這套銅漏壺原置於廣州城拱北樓上,清咸豐七年(1847年)拱北樓失火,漏壺略有損壞。咸豐十年修復。這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和最為完整的一套漏壺。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也收藏有兩套銅漏壺,一為交泰殿清乾隆九年(1744年)制,另一為皇極殿清嘉慶四年(1799年)制,時代都晚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這一套漏壺。
  


發表評論 


責編:王卉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