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遠足旅遊不方便,但並不妨礙您在地圖上“沖浪”尋找旅遊的樂趣。 在黃果樹和貴州省省會貴陽之間,在長達150公里、面積大約1340平方公里山巒疊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上,有許多屯墻、垣壁和石板蓋頂的屋子,以及高聳的碉堡組成的石頭村寨,那裏居住著一群特別的人群,他們身穿寬袍大袖的長衫,説著特殊的語言,衣食住行、婚嫁迎娶、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節日儀式,統統按自己的一套“老規矩”行事。 據考證,就這樣一個“古舊”的人群,原來是黔中高原上戍邊者的後裔。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曾經寫了一個和諧恬淡的世外桃源,那裏“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筆者在貴州安順,也參觀過另一個“世外桃源”。那裏的人們身披一襲艷麗的明朝漢族服飾,操一腔濃郁的江南口音,生活恬靜。這一切,都令人們有仿佛穿越時光隧道,來到600多年前的大明朝的感覺…… 屯田戍邊,屯堡人真正是住在了“土著”居民的火山口上,所以家家戶戶在蓋房建屋時首要的考慮就是其具有牢固的防禦功能。 高原石堡 持續了數日的大晴天終於陰了下來,涼風習習。在貴州這樣一個喀斯特岩溶地貌世界裏,這樣的天氣讓山群看起來更像是寫意的中國山水畫,山形陡峻卻含柔和意蘊。在這樣的山水畫之間,我們從安順出發,朝著城東20公里處的雲山屯堡進發。 七轉八拐之後,來到一個稍微平坦的空地。一座威嚴的城門立於兩山峽谷之中,飛檐翹角之下“雲山屯”三個大字遒勁有力,城門兩邊大石塊築就的城墻緊緊將兩山連接起來,形成一道極為堅固的防禦工事。據當地人解釋,他們是明初時到此地戍邊的軍士的後代,世代屯軍於此,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他們的村寨都安紮在山勢險要之處。細看之下,已經有些風化的城墻上依稀可辨當年的箭眼和弩孔,一場刀光劍影仿佛就在昨日。登至城墻之上,放眼望去,視野開闊,山下景物盡收眼底,顯現了雲山屯堡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 史載:1371年,肩負開疆拓土使命的傅友德,率領30萬大軍抵達今貴州安順地區。大軍很快佔據了最能控制周邊的山頭,之後建起了一座座石頭堡壘。從此,屯堡誕生了。 屯堡人正是當年明代屯軍的裔嗣。為了穩定邊陲,當時的統治者把軍人們留在了這個異鄉,實行屯田制、衛所制。大約因為地處邊陲,又深藏在大山之中,近、現代文明和種種變遷較少地沖刷到它,所以舊貌破壞不多,使雲山屯堡這樣的軍民聚集的村寨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其實,專家們説,屯堡人的建築並不是一下子就定格成今天的式樣,初來乍到的屯軍,僅僅是修建了一些圍欄式的簡單建築,定居下來以後,又演變為明代封閉式的“燕窩式”建築,到了後來,又演變發展為清代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與屯土建築結合的建築群體,再發展下來,又有民國封閉式城堡與碉堡式結合的建築群體。確切地説,今天人們可以從屯堡建築群體中,看到從明代以來歷朝歷代屯堡民居建築的發展演變狀態。 在地無三尺平的黔中腹地,在清鎮、平壩、安順一帶,受命于天的軍旅族群,經過了幾番血雨腥風、刀槍廝殺後,駐留了下來,後來入黔的漢人,稱他們為“屯堡人”,在這樣的稱謂裏,“屯堡人”似乎有了一種既區別於漢族而又不同於少數民族的特殊身份。 明朝裝束 屯堡內外的人們,近在咫尺,卻仿佛遠在天邊。歷史,分成了兩條平行線,毫不相干地往前延伸著。 在村中,所見婦女均身著藍色長袍大袖、絲綢繫腰、繡花翹頭布鞋,一身地道的大明朝江南漢族女子裝束。村中人説,她們世代服飾都是這個模樣,固守著當年由江南文明地帶初到滇黔邊寨時的風采。女人們均戴銀耳環,梳形似鳳凰頭的三綹頭,身著藍色長衣,衣襟與大袖口處,飾有好看的花邊。由於裝束與本地人不同,他們曾一度被誤認為是“鳳頭苗”,但屯堡人則自稱“老漢人”,甚少與當地人通婚,保持著一種中原文明的優越感。 一道青石鋪就的小路將我們從城門送往屯中,兩邊略顯破舊的房屋是明時所建,由於主體結構是青石所築,建築物仿佛有一種內發的威嚴和冷峻;青石路又在不同地方分出多個小巷,那些屋宇大多依山而建,起起落落,參差不齊,但大多比較矮小。路極乾淨,也許是因為天陰的緣故,村寨顯得特別安靜,仿佛整個村子包括這些數百年前的建築都已熟睡一般,走在這樣的路上,內心便生怕自己冒失的腳步聲吵醒了歷史老人。 據一些當地人説,村裏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太喜歡穿老祖宗傳下來的藍色長衣,也不太願意老是呆在這個存在了幾百年的屯堡中,而是更想到外面的世界,摩托車、電視機這些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也正在走進屯堡。 然而,生活在屯堡裏的人們依然還有著這份恬靜。只是,不知道在這個人人渴望更好的物質生活的現代社會裏,這份恬靜還能保持多久? 地戲是屯堡軍隊進入貴州時就帶來的。它的來源是古時軍隊中用來振奮軍威、恐嚇敵人、保證出師勝利的軍中儺儀,又被稱作“軍儺”。外面的人知道“屯堡人”,大多是從“地戲”開始的。 地戲表演 屯堡地戲屬古代儺戲的一種———軍儺,演出只用一鑼一鼓伴奏,因而鑼鼓師在劇中顯得十分重要。地戲演出無需專門的舞臺,只要有一塊平整的地即可,故名“地戲”。露天平地上,演員頭頂“臉子”(一種面具),面罩青紗,背插靠旗,手執刀、槍等兵器,穿著簡單的布袍或戰裙,時而角逐開打,在鏗鏘的鑼鼓伴奏中,靠旗搖動,雉尾擺動,異常熱鬧。人們則站在高處觀看。 地戲是典型的軍旅文化,其表演者皆為男性,所戴面具被稱為“臉子”。“臉子”是地戲的靈魂,沒有“臉子”就跳不成地戲。地戲的“臉子”都是用堅韌的丁香木或白楊木雕刻而成的,風格古樸狙獷。地戲面具賦色與京劇有相似之處,一般粉面表示少年英俊,紅面表示忠勇剛正,黑面表示威武勇猛,白麵黑紋表示奸詐,黃面表示英勇無畏。道具有刀、槍、扇、帕等。而地戲的表演內容以“楊家將”、“薛家將”等居多,注重忠義、尚武精神。(王暉輝)(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