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動物的“奉獻”
05.12 14:05


    海豚為了不讓生病的同伴窒息,齊心協力把喘不過氣的朋友頂出水面換氣。非洲有一種以蜜露為食的螞蟻,採食歸來後,如遇到挨餓的同類,就將蜜從口中吐出與之分享。當斑馬群遭到敵人襲擊而又來不及逃跑時,一頭老斑馬會不顧一切地迎敵而上,為保護同伴而獻身……動物間種種團結互助及獻身自己、保全集體的精神真可令人類刮目相看。
    
    在加拿大南部和美國中北部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種體型較小的草原狼,獵人圍捕狼時往往放出鷹鷲,當鷹鷲發現目標時,會對狼實施追逐,引導獵人進行圍捕。但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被鷹鷲發現的狼一邊大聲狂叫通知同伴躲避,一邊拼命奔跑將鷹鷲吸引到自己身邊,讓同類得以逃脫獵人的包圍。西雙版納有一種模樣像烏鴉的鳥,一旦發現某處山林著火,便會喚來成千上萬隻同伴,向火頭吐唾液,大火止住後,又不惜用自己的翅膀撲打殘火。
    
    動物的這種“獻身”精神用傳統的進化理論是很難理解的,因為只有盡一切可能保護最強壯的個體存活,才能在殘酷的篩選過程中留下適應能力最強的同類,並由它們繁衍出更能適應外部環境的下一代。
    
    美國動物學家漢彌爾頓認為,動物的“奉獻”精神説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動物中存在“血緣淘汰”進化現象。漢彌爾頓觀察到,北美草原狼在親子和其它幼狼共同遇到危險時,往往是先救援其它幼狼而非自己的親子,這種看似“捨己救人”的行為其實從遺傳角度上看是有道理的,因為親子身上的遺傳基因有相當部分和自己是重復的,而先救助其它小狼對保持狼群整體遺傳基因絕對數量是有利的。“血緣淘汰”進化理論認為,進化的核心應該首先著眼于種群的利益而非具體的個體,好像這些動物早就意識到———“沒有集體,哪來個人”的道理。
    
    許多人知道,一隻蜂巢裏只有一個蜂王,而工蜂、雄蜂各司其職,全體蜜蜂辛勞採蜜喂養的並非自己的親子,充其量只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弟妹而已,然而,不通過蜂群群體繁殖又怎能保證蜂群群體的進化呢?漢彌爾頓認為,蜜蜂是屬於雄性單倍體的昆蟲,即雄蜂體內只有一組染色體,而雌蜂體內和大多數高等動物一樣,具有兩組染色體,因此,雄蜂體內的遺傳基因只有雌蜂的一半,同一蜂巢中,雌蜂之間遺傳基因有3/4是重復的,這種重復率比一般動物要高許多,正因為如此,從遺傳基因絕對數來看,通過個體基因遺傳來促進蜂群進化的意義已經不大,於是,蜜蜂選擇了大部分不孕,而僅留下個別雄蜂的特殊的血緣淘汰進化方式。這些看似很難理解的“血緣淘汰”的“奉獻”行為,其實是動物在進化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一種本能,只不過這種本能在激烈的為生存而競爭的環境中漸漸迷失了,只在特定的條件下偶然重現罷了。(徐寶德)
  


發表評論 


責編:紅立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