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荔浦縣境內有一處“世外桃源”,由幾個水中小洲組成,漓江支流環繞其間。每一個小洲就是一個自然村,村裏生活著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 遊客們乘小篷船前往覽勝,先是順著河流穿過一個大大的溶洞。溶洞雖不深,十幾分鐘便可穿過,但洞中鐘乳遍佈,涼風習習,有蝙蝠、水鳥等棲息其間。 出洞口,便見左、右各一小村,如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述,翠竹夾岸,桃柳成林。紅紅的花蕾正含苞欲放。時至冬日,居然還有桃花? 正疑惑間,導遊説,這是特意從台灣引進的農業高科技品種,四季開花,只是不一定都會挂果。雖無法上岸看個究竟,但願這一切都是真的。洲內四季落英繽紛,這該有多愜意呢! 穿過了這個村莊,前方左手邊有個水寨。遠遠望去,一個簡易的吊腳亭隱現于雜草間。導遊説,那是土家族的瞭望臺。正説話間,忽的一聲尖叫,一群下身圍著土布,上身以闊樹葉遮蔽的男、女“土著”紛擁岸上。先有個別男子作投梭標狀,口中吆喝以嚇人。接著梆子聲傳遍村寨,繼而有女性高歌迎客。最後,當我們繞行小洲行將離開時,又見岸上一群年輕男女手持牛角或捧著牛頭道具載歌載舞,讓遊客們歡喜不已。 河道彎彎曲曲。所過村莊兩岸柳枝低垂,飄拂水面。不時看到岸上有菜畦、水田,男女老幼,耕作其間。又見岸邊小水艇繫於柳樹下,導遊説,村裏人管它叫水上摩托,是村民對外交通工具,主要用於水災時逃生用,平時村寨裏的人很少用它。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主要靠種糧種菜種麻謀生,作物從不施化肥農藥。他們生活在水邊幾乎不吃魚,但喜吃田螺、泥鰍,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從不為外界的紛擾所吸引,世代男耕女織,怡然自樂。村民並不喜歡遊人打擾,故導遊囑咐:見了在耕作的村民不要大呼小叫。果然遊船經過時,村民們兀自不輟勞作,全然沒看見我們似的。導遊還告訴我們,前面表演的土著,幾乎都不是當地人。我們恍然大悟。 這裡植物茂盛,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空氣新鮮。人均壽命80多歲,百歲老人比比皆是。 離去前的最後一道風景,是風雨橋。風雨橋若長廊,迴環曲折。橋面寬敞,橋兩邊每隔一段都建有木樓或亭臺,約有十幾座,座座古樸典雅。其實,這是好幾個少數民族的水寨,毗連而築。有一家木樓里正上演著具有濃郁民族氣息的婚禮。兩邊門柱上的對聯是:水寨碧湖堤邊楊柳,煙村紅樹洞口桃花。還有一家的對聯是:黃鳥不能言往事,桃花依舊笑春風。都沒有橫批。一群身著民族盛裝的姑娘向遊客遞水丟荷包,一邊唱著高吭悠揚的民謠夾道歡送。兩邊回廊上擺滿了各種民族服裝和手制小工藝品。還有一些小夥子、姑娘在壓模、刺繡、紡織,那刺繡領帶尤其精緻。 離開世外桃源,那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悠揚高吭的民歌旋律久久縈繞在我們的腦海裏……(吳友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