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海內外文物界廣泛關注的廣西寧明縣花山岩畫,日前啟動修復工程。 據悉,廣西寧明縣境內的花山岩畫因裂隙滲水,岩畫遭受灰白色或黑色及黑白相間的水痕遮蓋變得模糊不清,而且由於日久,一些地方山體生出的鐘乳石覆蓋岩畫,另一些地方岩畫出現開裂蹺起,並整塊剝落和圖像褪色等現象,壯族先民的藝術傑作受到了侵蝕。 廣西文物部門稱,寧明花山岩畫保護工作正按部就班進行,而此前,國家文物局為該保護工程首期劃撥的七十萬元人民幣已悉數到位。為使該次保護工作得以有效順利進行,文物部門正在做風化病害及文物岩畫清洗課題研究,由於部分新技術中國內地沒有先例,是攻關的“硬骨頭”,文物部門考慮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目前,岩畫病害機理已進行材料分析,預計今年底可進行現場實驗。 寧明花山岩畫位於廣西寧明縣馱龍鄉耀達村,距寧明縣城一百四十點五公里。花山海拔高三百四十五米,其西面為明江,花山岩畫集中在臨江陡峭崖壁上,畫面長二百二十一米,寬約八十米,距地面最高處的畫像為八十米,在高高的山崖上,岩畫如何繪成至今仍是千古之迷。岩畫共有各種圖像一千九百多個,圖像內容主要有曲肘半蹲等男、女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另外還有動物和其他圖像。岩畫的作畫年代為一千六百八十至四千二百年間,是戰國至漢代壯族先民駱越人涂繪的岩畫,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的科學價值。一九八八年,寧明花山岩畫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蘭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