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我國第二大濕地資源的青海省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這個高原省份境內的各類濕地資源由此得到有效保護。 青海省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這裡湖泊與沼澤眾多,是國內海拔最高、濕地面積最大、分佈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目前,青海高原上包括高原湖泊、河流濕地、沼澤化草甸濕地三種類型在內的天然濕地資源面積達313.45萬公頃,是僅次於西藏的國內第二大濕地資源分佈區。這裡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僅棲息在青海高原各類濕地中的脊椎動物就有123種。 青海省林業局負責人説,隨著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強,青海高原上的濕地資源也正在得到有效保護。目前,青海省已在省內重點濕地分佈區建立起了隆寶、青海湖、三江源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可魯克湖-托素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前不久剛剛被提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5.8萬平方公里,其中1.5萬多平方公里面積的濕地被列為濕地資源重點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尤其是各類濕地保護區的建立使當地的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區域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存條件隨之有效改善。據悉,現在青海高原上濕地資源的保護問題不僅引起了國內社會各界的關注,也引起了國際有關組織的重視。國際濕地保護組織已將青海境內的當曲沼澤、約古宗列、星星海、年保玉則、果宗木查濕地和阿尼瑪卿雪山、格拉丹冬雪山以及扎陵湖、鄂陵湖等19處濕地初步確認為潛在的國際重要濕地。(張進林) |